分享

风水格局与园林规划(二)

 昵称30812926 2017-12-11




“水口”效应


    水口,又称水口山或水口砂。“水口砂者,水流去处两岸之山也。且不可空缺,令水直出;必欲其山周密稠叠,交节关锁”。实际上,水口砂所居地位不啻天然门户,故中国风水学又称之为地户”,并对其极为重视,既须险要,又须至美,以壮观瞻。一般在“水口间有大桥、林木、佛祠”,“建台立塔本相宜’。现代风水学又常把水口理解为小区入口,巷子口。

    就水口来说,俞孔坚教授曾在《“风水”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一文中提出“豁口及走廊效应”的观点,指出满意的闭合空间并不是绝对封闭的,它们都有一些与外界相联系的豁口,这种豁口沿河流谷地延伸,成为构通各闭合空间的走廊,它们一方面是动物迁徙的通道,因而是狩猎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原始人自身迁徙的必经通道,当部落人口增加或目前环境内资源枯竭时,部落就可以通过走廊向新的空间扩展,从而保证了部落的延续和发展。”但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却有不同的理解。

木文所提的“水口效应”其实很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描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方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以水口山为障景,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使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它所引发的景观设计手法:一种是空间对比,欲扬先抑;另一种是藏而不露,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










空间对比


在古典园林中,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相当普遍。将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毗邻空间安排在一起,可借两者的对比突出各自的特点。例如使大小悬殊的两个空间相连接,当由小空间而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江南一带私家园林,由于多处市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经营,为了求得小中见大,多以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即在进入园内主要空间之前,有意识地安排若干小空间,这样便可以借两者的对比来突出园内主要景区。例如留园在运用空间对比手法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它的入口部分,其空间组合异常曲折、狭长、封闭,处于其内人的视野被极度地压缩,甚至有沉闷、压抑的感觉,但当走到了尽头而进入园内主要空间时,便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藏而不露


    传统的造园艺术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为忌浅露而求得意境之深邃,则常采用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总之,古典园林,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景”部分地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现,若有若无。

    这种手法往往在园林的入口处理应用比较)广泛,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古典园林入口一般都处理得小巧、朴素、淡雅,而忌华丽、张扬。进入园门后则常常以影壁、山石为屏障以阻隔视线,不使人一览无余的看到全园景色。例如《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所描写的大观园入口处理就是这样:当贾政领了一批人进入园门后,“只见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这种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入口处理中也极为常用,如泰安东湖公园、南湖公园的主入口一块巨石赫然而立,遮挡园内视线,使公园显得深邃,引起游人探幽的情趣。

    藏和露不仅仅在园林入口有所应用,在园林中,不论是高大的楼阁或小巧的亭榭,全然坦露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深远。例如苏州壶园,由于藏厅堂于花木深处,园虽极小,但景和意却异常深远。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初级环境科学的风水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有其广泛的应用,不仅对后来的诸多景观设计手法有深刻影响,也对园林美学及城市规划学影响深刻。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发掘、研究、应用风水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