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8号下午, 已有127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业绩预告, 约占上市企业总数(3468家)的三分之一。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业绩不好的企业在衬托出别家企业的好。 业绩预告中,企业对自身业绩有“略增”“预增”“扭亏”“续盈”“预减”“首亏”等11种称呼。本文将其分为三类,见下图。 不论选择哪一类型的公司,展开便有着与其业绩相关的各种故事。 一、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概览纵观上市公司预告数据,多可喜,亦多可悲。 好消息是979家上市公司业绩预期向好,包括170家公司继续盈利,347家公司业绩增长,还有79家公司扭亏为盈; 不好的消息是45家公司出现首亏,101家公司业绩略有下滑,9家公司继续亏损,5家公司亏损减少但仍处于亏损行列。 二、首亏的45家公司首先我们看下这45家公司的名字。 我们要介绍的是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企业有30家出现首亏, 占首亏企业总数的66.67%; 占制造业企业总数(2245)的1.34%。 从数量上看,制造业企业是亏损的主力军; 但想到我们的经济结构,从比例上看,制造行业不至于太差。 如下是首亏制造企业的名单。我们按照上市时间排序。 凤形股份是国内耐磨材料细分龙头, 直到今年9月份的时候还有研报将其上调至“买入”评级, 可是10月23号公司在三季报中说, “2017 年度预计的经营业绩情况:业绩亏损”, 公司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耐磨球段生产企业,又有什么用呢? 2015年6月份上市,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到2017年终究要亏损了,所以只能靠收购雄伟精工来增厚公司利润。 若是收购之后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真的大幅增厚了公司利润,那么披露年报时公司业绩会不会变脸? 三、扭亏的79家公司如下是名单。 对于扭亏的法子, 我们看下ST股票是怎样做的。 企业的利润是怎样得来的?我们分3步解释。 ①利润=收入-成本; ②收入=价格×销量; ③营业外收入,如政府补贴、变卖资产的收入,都可增加利润。 也就是说, 企业要么靠卖产品来赚取利润; 要么不务正业炒房炒股票或卖资产来赚取利润; 但不管哪种方式,它们都会让利润表上的数字很好看。 下面是对ST股票扭亏原因的梳理。 虽然企业不一样,但扭亏的原因逃不开上面的框架。 四、其他公司名单单薄的页面盛放不下名单的丰满, 所以这1000多家公司的名单我就放到云盘里面了, 附上下载链接,有需要的可以自行下载查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rWOUig 密码:0q79 哪家公司赢了亏了,这不是重点, 我们要知道的是这家公司盈亏的原因, 所幸这个表格里面都已给出。 如果有人问你,某家公司盈利的原因有哪些? 那么,不管它是预增的、续盈的、扭亏的还是略增的, 我们分析问题还是从利润=收入-成本这个公式入手。 |
|
来自: yh18 > 《2017经济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