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颜氏家训之十七成长的道路上要敬慕贤才(3)

 墨香笙樵 2017-12-11

    第三,选择好的朋友和伙伴,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且要端正心态。

    颜之推接着又指出,我们跟贤人交往的时候,常常容易犯几种毛病,应该特别注意。

    首先,常人每每有一种“贵远贱近”的倾向。所谓“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近在身边的贤人却看不到,不懂得敬重。

    他说:“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世上的人大多有一种盲目性,即对传闻的事很看重,对自己眼见的事却很轻视;对远方的人很重视,对近处的人则不当回事。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人,如果其中有贤士智者,人们往往轻侮怠慢,而不加以尊崇礼敬;异地他乡的人,只凭借一点名声,却伸长脖颈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去仰慕。其实,考察两者的长短,核实两者的优劣,也许远方的人还不如身边的人呢。所以,鲁国的人不把孔子视为圣人,而称他为“东家丘”。)

    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西谚说:“仆人眼中无伟人。”仆人离伟人太近,反而看不到伟人的伟大,只看到伟人也跟常人一样吃饭睡觉拉屎拉尿。孔子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孔子说的“小人”就是仆人,“女人”则是妻妾,这些人也是离得太近,所以看不到伟人的伟大,只看到伟人跟常人相同的一面。我们周围的人,尤其是那些很熟稔的朋友,有些人学问很好、才干很高,或是品德很高尚,但因为我们跟他们太熟了,常常会忽略掉这些,又因为是一起长大的人,往往不甘心承认人家比自己高明很多,这是我们都很容易犯的错误。其结果往往是,就算我们身边有贤才,我们通常也不会虚心去向他们学习,这是很可惜的事。

    其次,在跟贤者交往的时候,人们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以地位论人”。一个才德高尚的人,可能职位并不高,常常就会被我们忽略。

    颜之推举了一个例子,在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个叫丁觇的人,庶民出身。那时“士”“庶”的分别非常严格,非士族出身的人即所谓“庶民”,又称“小人”,比士族阶层地位低很多。有些高门大族出身的人根本不屑于与庶民交往,东晋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清谈家叫刘惔,做过京兆尹(首都市长),他曾经说过:“小人都不可与作缘。”(见《世说新语?方正》第51条)这话的意思就是“普通人根本不值得跟他打交道”。丁觇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好,书法尤其精妙,后来做了梁元帝的书记。但当时的士族仍然瞧不起他,不让子弟跟他学习,甚至说“丁君十纸,不敌王褒(另一个出身贵族的书法家)数字”。其实丁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比王褒高得多,后来丁觇死了,大家才认识到他书法的精妙:“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现在不是有同样的情形吗?有些书法家、画家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才,可是因为年轻,或者因为社会地位不高,便不为周围的人所看重,等到成名之后,想求他的字画都求不到了。

    有人说,艺术界离平常人的生活有些遥远。有才华的人在自己身边时,我们不懂得发现和学习,等他们离我们远去,我们再想近距离接触和请教时,就太晚了。常听人说:“我和某某名人是街坊”“某某领导是我小学同学”。可惜当年这些名人、领导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却浑然不知,从来也没有想到要向这些人学习。

    最后,颜之推告诫子孙,在与贤者交往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掠人之美”。

    他说:“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采用了一个人的意见,却不任用这个人,古人认为这是很可耻的。凡是一句话或一个行为,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都应该公开加以称扬,而不能掠人之美,把它看作自己的功劳;即使这个人地位低下,身份卑贱,也应该归功于他。窃取别人的财物,要受到刑律的处置;窃取别人的功劳,则会受到鬼神的责罚。)

    颜之推这个告诫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今天,特别是在学术界,如果我们采取了别人的观点而不加以注明,这就是剽窃,是学术界的大忌。古代没有“著作权”“智慧财产权”的概念,颜之推尚且告诫子孙“不可窃人之美”,而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居然有人公开剽窃抄袭,实在是非常可耻的事情。不仅学术界,扩而充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任何人的功劳、贡献、发明创造,都要公开赞扬,不仅不能窃取,也不可以埋没,这才是对待贤者应有的态度。

    现在,因为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达,检索资料特别方便,而文章一旦上了网络,就等于公开在全世界面前,如果我们没有严肃的“著作权”“智慧财产权”的概念,有意想窃取人家的劳动成果,那是一点都不困难的。我自己做大学教授很多年,常常发现学生的报告和论文部分抄袭自网络上的现成资料,别人的、古人的、外国人的都有,有的甚至全篇都是拼拼凑凑,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情形现在在很多大学都非常普遍,十分令教师头疼,因为教师也无法去篇篇搜索核对,有时怀疑是抄袭,却又拿不出确实的证据,只好不了了之。而这样又更加助长了抄袭的风气。

    中小学因为不牵扯到学术问题,所以这样的事不会表现得那么显性,但是我们有理由推测,在大学里抄袭论文的学生,往往是在中小学时代就抄作业、抄试卷形成习性的孩子。家长或者是心疼孩子课业重,或者是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作弊行为,有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极不可取的。因为一路“抄”过来的学生,在学校的温室里还好,一旦到了社会上,要凭真本事说话时,就无从抄起了。那时候,凄风苦雨来袭,家长就是想帮也帮不到了。与其在孩子成年后后悔,还不如从小就培养他自觉、自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孩子去分辨他的“小社会”里的是与非,让孩子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领会向别人学习的重要性,也掌握向别人学习的正确方法,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上的一门“必修课”。

                                                  ——摘自《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

 

                     解读颜氏家训之十七 <wbr> <wbr>成长的道路上要敬慕贤才(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