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学习团队作为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基本单元,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建设和管理学习团队呢?作为一线班主任,班级学习团队的建设我是这样来做的。 一、科学组建团队 1、团队组建原则 团队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这种管理模式实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学习团队的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各团人数均衡:在我的实践当中每团6人较为适宜,这样便于座位安排,特殊情况可以5人一团或7人一团; ②成绩均衡:团内成员成绩我会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做到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比例适当,以中等生为主体,有利于团内以优带劣,同时要做到各团队之间总体成绩基本相当,便于各团之间开展竞争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 ③性别均衡: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男、女生优势学科也存在差异,团内成员性别我会尽可能的做到均衡,这样有利于团内成员各学科的全面发展; ④性格搭配:外向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也要尽可能平衡搭配,以达到以外向带动内向的效果; ⑤每团配备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负责人,在我的团队建设中我会给每个团队配备至少一名学生干部,可以有效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 ⑥团长选定:我会选出每个团队中成绩中等偏上、性格外向富有正能量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团长,起到全团领头羊的作用。 2、团队凝聚力形成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竞争机制形成的重要保证,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①发挥团长作用:团队人员确定后,先由我组织召开团长会议,给明确团长的任务和职责,肯定团长在团内的突出表现,鼓励团长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带动全团不断进步,激发起团长的工作动力。 ②形成团队文化:我通常会利用班会课时间统一召开团队会议,各团队商讨出属于团队自己的名称、口号、制度和奋斗目标,且名称、口号要有富有正能量,具有号召力,催人奋进,形成各自的团队文化,达成统一认识。明确各团内成员的分工任务和学习师徒帮扶结对。并将团队文化和分工以公示牌的方式树立在团长课桌上,做到文化引领。 ③形成团会制度:我将团队会议形成制度,定期召开,交流团内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增进团内成员的友谊,逐步形成团队凝聚力。 ④开展团队活动:我通常会利用文体活动和课余时间,举行各团队之间的竞争比赛,增进团队内部凝聚力,逐步形成团队利益共同体。 二、精心组织 创新管理 科学合理的组建团队是团队建设的第一步,而团队竞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团队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驱动力所在。如何构建团队竞争机制,我的做法是以班规为核心,囊括各项常规,适当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借助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力量,努力营造全班竞争的大氛围。我是按以下步骤具体来开展措施的: 1、班规初稿拟定:由我和班干部商讨拟定班规初稿,初稿具体可细分为学习、卫生、纪律、出勤等几大项目,每项目分若干条款。条款应力求精简,每条具体到加、减分的分值,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做到量化评分有理有据。 2、班规定稿落实:拟定后的初稿我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全班的集体讨论,大体保持不变个别地方修改,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心认同,减少实施阻力。 3、班规上墙:全体通过后的班规我会张贴在班级醒目位置,营造制度管理的文化氛围。 4、学生干部培训:因加减分项目的操作划分到了各个学生干部身上,在班规具体实施前应我会集中对学生干部培训,明确各自任务和要求,强化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对学生干部提出希望,鼓足干劲。 5、任课老师参与:班规实施前我会及时与任课老师及时交流,借助任课老师的力量,建议任课老师将课堂教学与团队竞争相结合,鼓励课堂开展团队讨论和团队比拼,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6、班规实施:我会在教室醒目位置张贴各团队的班规各项目加减分登记表,班规的各方面内容具体加减分落实交由相应的各学生干部负责。如作业问题由各课代表负责登记反馈,课堂问题由值日生负责登记反馈,学习委员负责核对加减分项目。各项目每天统一登记一次,每周汇总公布,每月公示排名。 7、落实监督: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干部登记遗漏或出错,我会建立由非学生干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监督每日加减分登记情况,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规具体的操作中,当班级的主人,也可很大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8、及时总结:及时的总结有利于各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我会将总结形成制度,每日总结由值日生负责,每周各团进行团内会议分析讨论本周团内情况,发现闪光点,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将这些内容形成文字,最后由班长全面总结。每周的各团和全班的总结公示在家长微信群中,让家长也参与集中,发挥家长的家庭教育作用。 9、每月评比:根据每月得分情况,我会对排名靠前的团队和个人进行隆重的表彰。如根据学生个性特点颁发奖状、奖品(如坐垫、水杯、电影票等),排名靠前的团队和个人名单在家长群再全班公示,取得每月最佳的团队和个人在全班做经验发言,照片张贴在班级醒目位置,树立典型,发挥其带动效应。并要不断完善奖励机制,尽可能扩大奖励面,如靠前团队拥有优先选座权,每月颁发纪律之星、学习之星等单项奖励。定期“打一针鸡血”充分激发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团队竞争的欲望。 10、期末评优挂钩:学期末由学生干部将本学期各项评分内容得分归总,最终结果与期末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使评优评先更有说服力。并据此评选出优秀团队、优秀团长、最佳师徒等奖项,举行隆重的颁奖。 三、及时调整 根据以上步骤逐步开展,班级团队竞争机制就基本建立完成了。但由于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团长处理问题缺乏经验,班规操作中可能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还需要班主任及时观察,适时进行干预调整。具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措施: 1、不定期的召开由班主任参加的团长会议,团长及时反馈团内情况,团长相互交流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体交流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班主任及时指导并加以鼓励,使团长们逐步形成小主人翁意识,成为各个团队的主心骨。 2、班规实施过程一些不适用的条规我会及时修改,新出现的问题也会及时加以补充完善。 3、我会不断观察各团队整体情况变化,对多次排名靠后的团队进行及时指导,适时召开单个团队内部会议,与团内个别学生交流谈话,适时将多次排名靠前的团队成员与其成员部分对调以实现跨团帮扶,削弱过强团队扶持较弱团队,缩小各团队之间的差距。
魏书生说:“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学习团队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使学习团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