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3151)喜州董家大院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7-12-11


喜洲董家大院主人董澄农,大理喜洲传奇商业巨子。1890年生于大理喜洲,白族。幼年丧父,不忍母亲劳瘁,“力请辍学,以减家累”,来到舅父李执中开设“联发号”内当学徒。因刻苦钻研业务而受到重用,升任“联发号”经理。1910年,董澄农在昆明等地,广交了社会各界名士。在昆明独自开设了“德润生”号经营进出口货物。滇越铁路开通后,他抓住时机,积极采办大理石及其他商品,经河内、海防运往香港、广州等地销售。一战期间,董澄农又从四川会理一带选购白铅,趁欧洲战争爆发后铅价上涨之时才出口,一时暴富。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喜州四大家之一的董家。董澄农,他开办了锡庆祥商号和昆明商业银行。如今董家大院被改造成了懂苑迎宾馆。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董家大院内的董泉。1934年,董澄农了解到滇南一带所有产钨矿常与黑钨(即钨锰铁矿)伴生,冶炼极为困难,当时人们不知道它的价值,把其当废渣处理。董澄农将矿砂带到南京化验,证实这类矿砂中钨锑含量高后,董澄农亲赴香港推销。当时英国和德国商人,对此物颇感兴趣,董澄农一面在香港与英美资本家签定合同,一面呈请云南省批准。1936年8月由官商合办的个旧钨锑分公司成立,隶属云南省财政厅,从事采购个旧钨砂,准许自由出口销售,董澄农任经理后,以低价收购附近各厂的毛矿,进行擂碾淘洗,提成品位较高的纯净钨砂直接外销,年最高产量达数百吨,特别是1940年以前由公司自由外销期间,获利上百倍,董澄农也因此重又东山再起。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董家大院内还有一处园林。 1939年,董澄农与上海施嘉干商议,由云南省财政厅资助资金三分之一,董、施二人各出资三分之一,筹建“云南大成实业公司”,先后在昆明市区及近郊筹建嘉农面粉厂、利工电石厂、农村纺纱厂、联谊钢铁厂、大昌营造厂、新成炼油厂及复兴亚水泥厂等工业企业。1940年8月起,各厂相继投产,生产面粉、电石、各种液体燃料、机油及亚水泥等产品供应市场。这时,董澄农不仅在昆明、重庆、上海、香港等地恢复“ 锡庆祥”商号;在缅甸、印度等地也开设商号,直接与英、美商家进行贸易。董家大院前两院为传统白族民居,第三院是法式洋楼,抗战期间宋希濂和陈诚曾在洋楼住过,被称为将军楼。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董澄农大院一侧,是他的儿子董仁民的大院。

1941年,董澄农又和一些社会人士合资组建昆明商业银行,被推举为董事长。还投资成立澄和企业公司、云南实业银行、工矿银行、兴文银行、劝业银行、永丰银公司等,对推动云南的工商业和金融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大力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出资修建云大西郊医院、病菌学院、大理县立中学和大理图书馆;还设置大理县中学奖学金和助学金,捐助云大及女中开办经费;与严子珍倡建五台中学,捐资赞助中山学社、大厦大学及各乡村小学。并同严子珍设喜洲医院,修建镇川桥,大力捐款赈灾。慰劳将士,支援抗战。正当他准备再为民族经济发展大干一番事业时,不幸患病于1945年2月逝世。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董家大院系喜洲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董澄农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所建。大院原占地面积674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1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组建筑群,第一组是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院及4幢角房组成,建于1940年。中正厅一方为西面照壁,楼上楼下均有回廊,可串联各个房间,大门楼设东北角,采用白族传统的飞檐串角式三滴水造型,砖石结构,配有泥塑、石雕、彩画、大理石屏等主体图案。照壁外面石脚墙上端,曾镶嵌有大理石精品“双猫图”、“鸳鸯戏水图”等。此石的稀奇之处在于石面上,两只一虚一实呈土红色的猫,还有头对头在嬉戏的鸳鸯,形象十分生动,图案逼真。董兴明宅。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由此进去是董书普宅。

第二组建筑在西侧,是一座法式别墅洋楼,建于1942年。造型别致,墙体是灰沙装饰,外伸护栏阳台,室内有夹墙取暖设备,楼座围有大理石栏杆、花台、台阶。法式洋楼被称为“将军楼”,因在滇西抗战时期,一些高级将领常住此楼而得名。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董家大院吸收了中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小厦有廊,二楼均设回廊,连成了“走马串角楼”,精雕细刻的门窗,外加美人柜的玻璃,自备电力照明设备,建筑材料方面引进了钢筋、水泥。尤其在建筑技术上把白族民居推向了富有时代感的新高潮,又不失白族民居的特色,成为白族民居建筑中中西结合的精品。


喜洲 <wbr><wbr>董家大院

 

 董书普宅上的“亚魁”匾额也是相当的霸气。


       解放后,董澄农后人将整个宅院捐献给政府,1987年改建为田庄宾馆。2003年,大理州、市委、市政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本着保护与利用并重,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董家大院进行修复和扩建,并将田庄宾馆改为“董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