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相】人造奶油真的等于反式脂肪酸?

 零壹贰012 2017-12-11


经常听见有人说,人造奶油主要是从食用油脂当中提取出来加工而成的,含有较多油脂,尤其是反式脂肪酸。如果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对于青少年来说,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反式脂肪酸长期过量积累,还会诱发哮喘、肿瘤、糖尿病等严重疾病。



    摄入反式脂肪酸真的存在健康风险吗? 


前不久,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联合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公开对此辟谣。食品辟谣联盟声明: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烘焙食品原料并不等于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说法也尚无定论。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曹雁平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如果需要,食物制作者完全可以把反式脂肪酸去掉;不过,那样做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口味。

 


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介绍,除加工食品外,反式脂肪酸广泛存在于牛羊肉、脂肪、牛奶等天然食品中,根据2013 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 《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 报告,我国人均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为0.39克,供能比为0.1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小于1%),也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不过,为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食品辟谣联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多留意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的食品,尤其是婴幼儿食品,要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此外,要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不要为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摄入动物脂肪,同时,要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