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鹤洲花鸟画作品集萃

 书画雅苑 2017-12-11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蔡鹤洲,(1911-1971),福建福州人,又名颐亨,字学享,号狄芦令二郎,原名蔡学亨,号白羽福建省福州市人。生前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兼舞台美术设计,红蓼画苑负责人。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民国21年鹤洲开始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同年应聘赴南京,为福利剧院搞舞台设计,翌年回福州为闽剧戏班设计、绘制舞台布景。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民国26年他赴上海,参加“上海书画会”,开始研习国画,师法任伯年、八大山人、吴昌硕等名家,在写实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技法,继承传统画法,力求新变,自成一家。

民国33年鹤洲返闽,先后在福州、南平、永安等地举办画展。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鹤洲与兄鹤汀、弟子林金秀、蔡鹤如等4人赴香港举办画展,受到热烈欢迎,香港出版单位还将鹤汀、鹤洲的作品印成《狄芦画集》出版发行,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南洋一带,颇有影响。返闽途中,他们还应邀在澳门、广州举办画展。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鹤洲和鹤汀一道在仓山区创办“狄芦画室”,传授国画技艺。1950年鹤洲应邀赴上海、济南、北京等地从事国画,1953年定居陕西省西安市,在陕西省实验剧团工作。此后,他以从事舞台美术设计为职业,业余坚持国画的研究与创作活动。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他们的作品风格南北融合,反映生活美和艺术之美,格调高雅,气息清新。他们在五十年代定居陕西后,艺术之根深扎在西北地区,在陕西生长、发展并影响全国。中年以后,尤喜于用极薄的皮纸泼墨作画,擅长以色粉画花卉,酣畅淋漓,水韵天成,给人以“清馨出尘妙香远”的美感。

蔡鹤洲: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

他在《作品手记》中写道:“作画多随机遇,不拘形式,在养性、涤烦、破闷、释躁之间,不计名与利也”,“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他的画和作画心得,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艺术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