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兵三十万,一生有四次机会称帝,但他都拒绝了!

 山地之仔 2017-12-12

明读历史

由于这几年曾国藩热,所以曾国藩就不过多介绍了,晚清名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

曾国藩拥兵三十万,是满清入关以来最大的汉人官员。由于《曾国藩家书》的出版,让曾国藩家喻户晓。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曾国藩率领大军攻破南京,由于曾国藩谋略出众,众人一致推荐曾国藩称帝,因为德高望重,他在此时称帝的机会相当大,但是面对这样的诱惑,曾国藩十分冷静地说:“共患难时大家是朋友,共富贵时就成了仇敌”。

咸丰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

咸丰二年(1852年)正月,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调集大量清军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咸丰三年(1853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组建了湘军,湘军在江南占据优势,清军在长江上游据守,天下局势未明。

此时称帝也是有机会的,但能不能做长久就不知道了。

不仅仅是湘军将领劝他称帝,连太平天国里也有人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达开说曾国藩是韩信,“何不率众独立?”,李秀成被俘后,也对曾国藩说:“愿以他的手下,拥戴他称帝。”

但曾国藩递出一张纸条表明自己不会称帝,众将领失望而归。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人劝过曾国藩称帝,曾国荃、彭玉麟等人都劝过曾国藩称帝。

这多人拥立他称帝,为何曾国藩不称帝呢?

第一,曾国藩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的忠君思想很严重。

第二,称帝的条件不具备。曾国藩的势力只控制着江南,但北方地区是他不能够左右的。

对于曾国藩而言“功成身退”是一种境界,可更多时候,则是一种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