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在暖阳的午后,捧读一本书,忘记时光流转,邂逅沧海桑田。不久前,我看了一本关于明朝的书,看完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明朝的痛。谈起明朝,我的心里头笼罩了一层乌云,皇帝昏庸,宦官专权,贪污腐化,严刑峻法……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穷和尚,他的骨子里流淌着小农思想的血液。朱皇帝像个乡下来的喜欢多疑猜忌的老头子,为了他那份不知道怎么传之万世的大明江山,他像防小偷一样防着朝廷大臣和曾经浴血奋战的将士,终于把他们一个个铲除,造成继位的长孙皇帝允炆无人可依,历史上便上演了一场“靖难之役”的悲剧。这是朱元璋的人格之痛。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生长在高墙之中,勾心斗角,刀光剑影,在皇帝幼小的内心埋下了邪恶的种子。正德皇帝从小缺少母爱,性格乖张,纵情声色,最后玩死了自己。万历皇帝想做的不能做,不想做的却不得不做,无奈又无助的他为立太子一拖再拖,与臣工对抗,最后发展到30年不上朝。可怜的崇祯皇帝,自知明朝气数已尽,在歪脖子树上上吊。可以说,明朝的皇帝没一个正常的。这是明朝的人性之痛。 明朝人不仅没有任意批评政府的自由,甚至连独善其身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一句话不对皇帝胃口,大臣就可以被拖出去打屁股到死,连审判都不需要。从朱元璋清洗过的大臣,到力挽狂澜的于谦,再到崇祯年间的袁崇焕,熊廷弼,大明王朝的忠臣良将多不得善终。反而是那些低贱的太监,为虎作伥,翻云覆雨。人才的奴化,直接导致了人才的凋敝。以至于“朝庙无一可椅之臣,天下无复办事之官”这是明朝的人才之痛。 掩卷深思,心中隐隐作痛,不是我走不出历史,而是那段历史太刻骨。 文字:古仪 编辑:范睿文 图片:来自于网络 审核:金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