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邹碧华观后感
2017-12-12 | 阅:  转:  |  分享 
  
《邹碧华》观后感《邹碧华》观后感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与对邹碧华法官的哀思,观看电影《邹碧华》。电影讲述了邹碧华法官是全国知名的审判专家和学者型
官员,他将“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当做信仰,让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对每一个人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和保护”;他在审判管理、
信息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为追求改革理想,殚精竭虑,不计毁誉;工作中他关心每一个同事、下属的行为,让人倍受感动,
电影围绕官民情、律师情、司改情、师生情等,真实地再现了邹碧华法官“燃灯者”的崇高形象。邹碧华,生于1967年1月18日。1984年
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198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市高级法院经济庭http://www.zhlzw.com/cy/Inde
x.html工作。1993年至1999年期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就读,获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之2
012年间,先后担任上海市高院研究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和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2012年11月,
就任上海市高院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在赴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邹碧
华同志长期在人民法院工作,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司法事业中,为人民司法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的感人事迹在法律界
和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形成社会广泛关注的“邹碧华现象”。邹碧华法官践行了一个优秀中共党员的本色,践行了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干部的
风骨,践行了一个真抓实干、惩凶扬善法官的气度。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他勇于承担
重任,工作精益求精,办事雷厉风行,作风细致入微,从不抱怨、计较个人得失。邹碧华法官曾说过“走上这个岗位,就得承担起这个岗位的使命与
责任”、“不要让我们现在的改革努力,变成未来的改革对象”,在担任院长期间,他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成立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
”,设立便民电话,方便群众,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为了一位患病的儿童的医药费,他带领法官们开了两天会,研究法条,最终开创了未成人起诉亲
生父母的先例,让一个无助的孩子坚强地活下去;在法官与律师的冲突中,他耐心地开导法官尊重律师,并推动出台了《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
在律师界引起了轰动。他鞠躬尽瘁,最终累到在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上,累倒在他挚爱的司改工作上,累倒在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用生命诠释了“
燃灯者”。邹碧华将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结合,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基层法院可视化管理》等10多部著作,其中《
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全国民事法官和律师办案的重要指引。他简直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推动法院的改革。如果不是亲自到他工作的现场看看,
是无法体会以邹碧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他真的是用生命为法院的改革前行助力加油。改革这份事业那么艰苦,他47岁的黄金年龄去世,他为法院
、为司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是法院的英雄、法官的骄傲。他在以一种强有力的http://www.zhlzw.com/Spec
ial/znl/正能量,感动中国!邹碧华同志是审判业务行家,管理专家,授课导师学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著书写诗,样样精彩。邹碧
华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法官为中国的审判事业和改革之路奉献出更多的热情与力量。学习
邹碧华,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忠于我们的事业。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群众的积
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办好每一件事,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学习邹碧华,就是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改革先锋的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献花(0)
+1
(本文系果果向日葵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