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谷旻蜀中写生纪行(蜀中写生之峨眉山课程已上线)

 大陈的图书馆 2017-12-12


打开搜索引擎,在键盘上敲下“张谷旻”这三个字,跳出来的页面显示:

“张谷旻,1961年生于浙江杭州,先后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画系主任,西泠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其作品曾获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获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省展银奖,为中国文联“97中国画坛百杰”称号,数十次参加全国学术邀请展、双年展。

出版有《张谷旻画集》《中国美术家·张谷旻》《中国画领军人物·张谷旻》《张谷旻山水画集》等数十种画集。”


文/ 李杉

跟拍张谷旻老师四川写生团便是我们这次的任务。

此次四川行的开头,伴着些许颠簸,带点好事多磨,深夜11点才抵达张谷旻老师写生团下榻的酒店,夜深自是不便打扰,见到张谷旻老师本人是在隔天早晨的餐厅,在黄勤老师的引荐下,我们怀着期待和紧张的心情跟张老师打了第一声招呼。当百度能搜到的人鲜活地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心里感觉还是挺奇妙的。我悄悄打量了一下这位坐在餐桌的艺术家,深灰色系的外套里面搭着一件暗红的毛衣,戴着一副深色的眼镜,对着我们微笑点头示意。

嗯,随和,戴着墨镜还有点酷。这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一印象。

早餐后的阳光暖暖的,空气里带点秋意的凉,上了开往峨眉山的大巴,正式开启了我们这次四川跟拍张谷旻老师写生团之行。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素闻峨眉山俊秀之名,唐代诗人李白也曾对它流连忘返赞叹有加,写下诸多流芳千古的诗句。古有诸多文人骚客为它写下千古名篇,今有众多名人览胜迹,赏秀丽风光,寻创作灵感,如谢稚柳、张大千、陆俨少等人都先后多次为峨眉形诸笔墨。而金顶更是峨眉山精华所在,景致最佳。我们从缆车下来后拾阶而上,还没走到金顶便被这山间缭绕的云雾吸引住了,眼前的美景似画如诗,顿有“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之感。



到了金顶后视野更加开阔,金佛金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空是纯粹干净的蓝,白色的云海翻涌皆在脚下,仙境,真当仙境!怪不得有诗云:“虚无缥渺天地间。云游四海三十年,至此方知天地宽。”此时如此美景在目,何须涉海寻蓬莱。



张老师见到眼前此景也大为赞叹,游览一遍后便寻了一处视野佳的地方准备写生,我们与老师沟通交流了一下拍摄事项后架起机器开始正式录制。张老师虽说是第一次参与我们艺课的教学视频录制,但老师毕竟是老师,本身深厚的绘画功底加上一直身处教学第一线,边画边讲自是得心应手,他细细讲解了该如何画好山水画并进行写生示范。天气实在太好,山顶的气温没降反升,我们所在的地点又恰好是向阳的,强烈的紫外线长时间照在身上脸上火辣辣的,靠着打伞挡住阳光避免画纸反光,老师在这种条件下画完全程且没有任何怨言,而且一画便沉浸其中不知时间流逝,待到下午接近两点才停下来简单吃了下山上买的午饭,歇息片刻后又继续投入一整个下午的拍摄当中。

认真,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二印象。



第二天写生我们去了有峨眉山第一胜处之称的清音阁,上午到得早,只有三三两两游人,张老师领着我们寻了清音阁下的“双桥清音”作为写生之处,群山怀抱中,只见中间有一亭,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两条清澈的溪水从桥下奔流而过,两溪交汇处有牛心石,溪水撞击巨石,发出巨响,音似雷鸣。浪花飞溅,激起层层水雾,令人爽心悦目。晋人左思有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说的正是此情此景。



录制中,张老师不疾不徐,先是蘸墨挥笔勾勒轮廓,再细细绘出亭台桥榭及一草一木,或浓墨或淡写,一幅清音双桥图便跃然于纸上。我发现张老师在写生创作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他经常把一张纸巾握在手上,时不时用来擦毛笔,通常一幅画画下来,手里的纸巾已被墨汁浸透,连同手指也沾满墨色。张老师后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跟我们解释道:“我这个习惯就是不好,但这样画比较快。”写生结束后我递上水和纸巾,示意老师冲洗一下手然后擦干净,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张老师拿过纸巾跟我说:“用纸巾沾一下水擦手就行,这样才不会浪费水”。闻言我有些羞愧,何谓细节见人品。

节约不浪费,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三个印象。



下午的写生同样让我见识到张老师的敬业程度,他从一坐下来边画边讲解,直至画完,就没停歇休息过。待他画完我们按下摄像机的停止键,张老师欲起身却发现起不来了,连续作画加上画架及坐着的折叠椅比较低矮,全程实际上是蹲坐的状态,长时间保持不动整条腿都麻了,后来还得身旁两人帮忙扶起来才行,着实辛苦张老师了!

敬业,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四个印象。



每天早出晚归,时间也就过得飞快,转眼我们来到了第三天,这一次去的地方是鼎鼎有名的乐山大佛。“凸壁摩空悬栈道,凹岩抱像矗崖墙”,亲眼见到大佛的人莫不惊叹及好奇凿像人是如何雕刻出这庞大的佛教石刻造像,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这天恰逢周六,前来大佛观赏的游人如织,我们没跟随大部队下栈道观赏大佛全身,而是就近在大佛头顶周边的平台寻了一处方便观景的地点开始写生。张老师的眼光向来不错,选的地依旧是最佳赏景角度,很多游客都挤到这边来,只为拍得一张好视角的大佛照。熙熙攘攘的游客里也有不少驻足围观张老师写生的,还有外国朋友询问张老师名字并请求用中文写在他的本子上。张老师今日写生与往日不同,用了颜料画了一张设色大佛像。




画至下午已临近三点,收摊后本以为今日就不画了,不想张老师行至另一处画兴又起,带来的纸张已用完,便借了别人的画纸凭栏而立,对着面前的密林开始画作,笔到之处自然而然,从夕阳余晖至天色渐暗,一幅幽静深邃的画作渐渐现于纸上。

热爱且精益求精,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五个印象。



乐山大佛归来后隔天我们便转移阵地出发都江堰。不料下午下了些小雨,待雨停已是三点半才至二王庙。二王庙古木参天,林荫蔽日,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叠落而筑,层层楼台,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转,而又主次分明,负山面水,极为幽静。



张老师充分利用笔墨的表现力,用笔或轻重刚柔,或正侧逆转,以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刻画密林万树,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楼阁屋舍之间的空间错落感,用笔之精到,让观画者感受到这一笔一画的神奇的之处。



在都江堰的第二天上午,我们选择在离堆的伏龙观附近写生,今日天气晴好,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落下来,真是个宜作画宜拍摄的好天气。



张老师挥洒笔墨,将山水画的作画要点一一娓娓道来,边画边讲,却一点都不耽搁创作的速度。虽不是一挥而就,却也行云流水,把眼前景色逐一纳入这方寸之间。



张老师休息闲暇之时,他就上午画的这幅画跟我们分享他对中国山水画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山水画不像国外那种写实的油画,景物布局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中国山水画注重意境,应灵活处理景物之间的排布,既注重师法山川自然这个客观世界,又需体现画家思想情感的主观世界。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张谷旻老师继承了20世纪的写生传统,但更注重于笔情墨趣,在写生中提炼笔墨,传达出自己的气质、学养和内心感受,以致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师古不泥古,是我对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六个印象。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后来也成了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而“鱼嘴分流闻虎啸,宝瓶灌溉见龙腾。”说的正是我们下午进行写生的地方——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当年李冰父子率领百姓在山壁上硬是凿开一个瓶状的大口子,把岷江河水引入川西平原用于灌溉,这才有了后来的天府之国。眼前的江水清澈碧绿,两岸绿树成荫,远处群山连绵,近处楼台亭阁,不由令人心旷神怡。



身边游客络绎不绝,不管诸多纷纷扰扰,张老师专心致志地画画连带讲解,毫无松懈。熙熙攘攘的游人映衬张老师稳坐一旁专心致志作画的身影,我当时只恨自己摄影技术不够,没法及时按下一张慢速快门的照片,定格这一动人的画面。

专注,是我对张谷旻老师的第七个印象。



后面几天接连去了享有 青城天下幽 美誉的青城山和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

“山径清幽连远峰,水喧谷底树葱茏。”青城山诸峰环峙,状若城廓,丹梯千级,曲径通幽。而其中位于梓潼县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庙山势雄奇,峰回路转。巍巍庙宇,依崖而立,乔木垂荫,风光秀丽,素有“蜀道明珠”之称。一路行来,古柏森森、满眼苍翠。

张老师到后面这几天录制越发娴熟,写生状态更上一层楼。他丹青妙笔、墨洒青山,精益求精、接连创作,对自己青城山两张、梓潼大庙三张的写生作品表现也更为满意。云雾缭绕中,从万树密林里露出亭庙一角,有肃穆的庙堂,也有高耸的山门,幽寂深远之感顿时扑面而来。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太白说的是成都,说的也是巴蜀。此次有幸跟随张老师写生团亲身体会巴蜀的雄险幽秀,尤其是亲眼目睹张谷旻老师写生过程,真的特别难得。他曾十入巴蜀,对四川名胜古迹早已如数家珍,下笔自然而然,也皆能侃侃而谈,可谓妙笔名山两相悦。张老师的画能厚重也能清逸,幽静也兼空灵,有大局有细节,笔笔精到,讲解又细致,观者定能受益匪浅。

让学者学有所成,让教者桃李满园,是我们的艺课的初衷,也是我们艺课一直坚持的目标。

学艺术,上艺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