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3194)巍山古城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7-12-12

祖国风光(3194)巍山古城

大理:巍山古城



    巍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古城而言,巍山比大理要更名副其实一些。这里是古时南诏国的发祥地,现存的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被认为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上图是巍山古城中心的地标性建筑:拱辰楼。这个楼就是洪武二十三年所建,原本是当年的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早先是三层的,南明永历年间维修时改为两层。这样高大雄伟的明代城楼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的,也是比较少有的了,这座楼现在是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楼上悬挂的巨幅匾额出自清代乾隆时人手笔,北面这幅写的是“万里瞻天”,南面那幅写的是“魁雄六诏”,文辞和笔锋都浑厚磅礴,很有气势。

大理: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的街道以拱辰楼为中心,基本保持了600多年前的棋盘式格局,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完整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我在的时候还没有留意,后来看到网上的资料说,巍山古城里的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并认为这是当地的最佳采光方式,可以弥补“四合五天井”格局中光线不好的一面。

  
祖国风光(3194)巍山古城(转自流光)



古城中还有玉皇阁、文华书院等多处古建筑群,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有些气势颇宏伟,细节也很精致,如木刻雕花之类。因为没有过度的旅游商业开发,很多老房子现在都是作为办公场所正常使用的,如巍山县的外事办、旅游局、工商银行或学校等等。当然也有不少是私家住宅或营业店铺。整体的感觉,巍山的游客很少,当地人开店也并不急着卖钱,只守着现成的铺子,散淡度日的感觉。


大理:巍山古城 

巍山少数民族众多,这可能是火把节之类庆典的照片。



大理:巍山古城 


县城不大,几条路我都走得很熟,因为地方偏西,太阳升得晚落得迟,这里的人过得很悠闲,沿街的当地店铺,基本都跟城里大商场似的,要10点钟才会正式营业。每天早上九点多我沿路走过去吃早餐,两边街上的人也都在喝茶,吸烟,逗狗,聊天,看着我走过去——那样的环境里,一个外来人,一眼就能分得出来。


大理:巍山古城


    我走过国内很多地方了,东部的,西部的,富庶的,贫穷的,大到北上广,小到集镇村落,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巍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还是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我此前从未见过这样静谧安详的县城,从容稳健地走在自己的时光里。它甚至还保留着父母过世守孝三年的习俗。

    其实,我也真的不明白,今天所谓的快节奏社会与生活,拼了命地往前赶,到底是急着到前头去找点什么——反正,你急不急,终点不也都在那儿等着你吗?难道真能赶到光速之前,进入一个异次元?



大理:巍山古城

 

扎染是巍山的一大特色,这个小城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扎染艺术之乡”。产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


大理:巍山古城


 我在巍山宾馆住了一晚,然后换到非常舒服的蒙舍驿站,是几进式的古典庭院住宅,临街的房子是茶馆和服务台,上图是第一进的庭院里,一间竹木搭成的茶室,幽静闲雅。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茶客来,茶室常是空静安闲,管家似的老伯,有时午后就把竹躺椅放在这个院子里,躺在上面打呼噜,前面大门洞开,毫无安全上的疑虑,这也算是昼不闭户了。



大理:巍山古城



 这里的老房子都有很高大醒目的白色照壁,上面是工匠精心手绘的各种图案,称不上很强的艺术美感,但很有装饰性。这是蒙舍驿站里的一面照壁,照壁下面是一个小花坛,驿站的老板养了两只猫,每天走来走去,自得其乐,只不太理人。阳光温煦的午后,两只猫玩累了,就躺在花坛里,相拥而眠,睡得很舒服。我住在这第二进院子的老式木雕大床房里,窗前还有原木的桌椅。天很蓝,阳光很暖,我泡一壶味道很好的滇红,坐在那里看赶集时淘来的1987年版的《读书》杂志,院子里很安静,只有鱼池的流水声和猫们的呼噜声。

巍山是一个会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


大理:巍山古城


这是院子里另一个角落里的鱼池。我有点奇怪,猫们每天在这个院子里闲溜达,但似乎从未对池子里的鱼儿表现出兴趣——家教真好。



大理:巍山古城


巍山的小吃在云南省很有名,他们还专门办小吃美食节。这是当地的米糕,里面有豆沙或其他的馅料,有点像江南一带的定胜糕之类的口感。





这是巍山的饵丝,当地人常用来当早餐。还有一种比这个更高级的,叫过江(过桥)饵丝,几种配套的配料,是单独用碟子另外一份份盛放的,井然有序,饵丝细软甜润,肉汤鲜香扑鼻,非常好吃。当地还有“一股面”也很有名,但我还是觉得,过桥饵丝是最好吃的,到了巍山,不可不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