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小P民的书房 2017-12-12
蜂群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蜜和粉,所以养蜂地必须拥有适量的蜜粉源植物。对于定地养殖中蜂的朋友来说,蜂场附近有充足的蜜粉源植物,显得更加重要。但各地的蜜粉源条件不同,有的地区春季蜜粉源丰富,夏、秋季蜜粉源不足;有的地区夏、秋季蜜粉源丰富、春季蜜粉源不足。就是在同一地区也有主要蜜粉源植物和辅助蜜粉源植物,蜜源和粉源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想养好蜂就应该有计划地栽培蜜粉植物,创造连续的丰富的蜜粉源条件,以适养蜂生产发展的需要。

       蜜粉源植物以泌蜜量的高低,分为主要蜜粉源植物和辅助蜜粉源植物。主要蜜粉源植物是指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分泌花蜜量多、蜜蜂爱采、能生产商品蜜粉的植物;在主要蜜粉源植物开花期不相衔接时,可用以补充调节蜂群饲料供应,特别是在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到来前可以培育出大量青壮年蜂,为充分发挥主要流蜜期的优势,提高蜂蜜产品的质与量创造条件的蜜粉源为辅助蜜粉源。

                       一·主要蜜粉源植物有

    1.油菜。油菜属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种植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12~4月开花,花期30~35天。油菜有粉有蜜,泌蜜量大,一般年份,每群蜂可采集20~40斤蜜。油菜蜜呈琥珀色,有菜花香味,极易结晶。油菜白天开花,多集中在上午,并以7~10时为最多。

   油菜开花温度范围一般在12~20℃,早熟种开花早,开花温度要求较低:晚熟种开花晚,开花温度要求较高。开花前1~2d如气温高,开花数多而整齐,当气温降至10℃以下,开花数显著减少,5℃以下则多数不开花。至0℃或0℃以下大量落花,幼蕾黄化。气温超过30℃对开花也是不利的。油菜开花相对湿度以70%~80%为适宜,如果相对湿度降至60%以下或升至94%以上,均不利于开花和泌蜜。油莱在7℃即泌蜜,以18~25℃为适宜。油菜花期蜂群管理中,应注意早春要紧缩蜂巢,加强保温,补足饲料,奖励饲养,蜂群复原后,逐渐适时加牌扩巢,重点抓好繁殖;要注意防止粉压卵圈,影响蜂群繁殖;做好蜂群保健和防病工作。

   2.紫云英。紫云英属豆科一年生草本,适合江南地区种植做绿肥。2~4月开花期30天。紫云英的流蜜与气温关系甚大,25度为流蜜最适温度。紫云英开花时,常被耕掉沤肥,只有留种田面积较大的地方才可以丰收。每群蜂可取蜜40~80斤。紫云英蜜呈淡白色,不易结晶。如果结晶,则非常细腻。我们湖北赤壁地区的紫云英开花流蜜始期正好紧接着油菜花流蜜末期。

   3.柑桔。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乔木、果树,分布于我国南方。2~5月开花,柑桔开花初期蜜多,末期无蜜。每群蜂可采蜜20~40斤。柑橘蜜为特浅琥珀色,易结晶。

   柑桔花期流蜜有大小年现象,但无明显规律。正常年份花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蜜粉丰富,柑橘花为总状花序,花多为白色.开花期要是遇上多云或晴天,温度在20℃以上,泌蜜很涌,天气好时可一天蜜满箱。单一品种流蜜期15天,涌蜜期10天,此季节雨水较多,常常造成绝收。若有早、中、晚柑橘品种同场则整体花期20天,大流蜜期15天。从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胡柚花大而厚实、香气浓、流蜜涌;柑橙次之;柑桔流蜜虽不如前二者,但其面积大,只要场地不拥挤可高产稳产。我们湖北赤壁地区柑桔的初花期正好接油菜花末期、紫云英流蜜中期和草莓棚出棚的蜂群。

  4..益母草。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益母草蜜含有多种维他命、氨基酸、天然葡萄糖、果糖,益母草蜜来自西南高原无污染药用益母草产区,有祛瘀生新,调经活血,非常适合产及前产后女性使用,对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痛经、经闭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蜜颜色为浅琥珀色,清香怡人,品质优良,含有含有蜂蜜特有的活性酶、多种维他命、氨基酸、天然葡萄糖以及天然果糖。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益母草的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陕西西北部、甘肃等地。野生的到处都有,是我们长江中游两岸的大蜜源,我们赤壁市陆水河流域两岸都有。正常年份花期5月初至6月中旬,蜜粉丰富,花多为红色.开花期要是遇上多云或晴天,温度在30℃以上,泌蜜很涌,天气好时可一天蜜满箱。单一品种流蜜期20天,涌蜜期15天,收蜜较稳产。有放牛羊的地区易形成早、中、晚流蜜现象,中蜂意蜂都能采集。因花花瓣较长,意蜂采集量是中蜂的几倍。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5.荔枝。荔枝属无患子科乔木、果树,南方种植。2~5月开花,花期20天。荔枝泌蜜时,刮南风蜜多,刮北风蜜少。每群蜂可采蜜40~60斤。荔枝蜜呈浅琥珀色。香味浓。  

  6.龙眼。龙眼属无患子科乔木、果树,南方植物。4~5月开花,花期20天。可采蜜20~30斤。夜间气温20度以上,早上有雾,白天晴,蜜多。龙眼蜜呈琥珀色,有芳香。

  7.刺槐。刺槐属豆科落叶乔木,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蜜源植物之一。4~6月开花,一般花期7~10天。一个刺槐花期,每群蜂可采集20到40斤蜂蜜。晴天、无风的天气刺槐蜜可以大丰收。刺槐蜜呈白色,不易结晶。

  8·白刺花。白刺花属豆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西北。5月上旬开花,花期30天。每群蜂可采蜜40~80斤·。流蜜后期常出现大批死蜂,需注意。蜜呈浅琥珀色。有芳香,结晶细腻。

  9.窿缘。窿缘桉属桃金娘科乔木,分布于华南、西南。5~7月开花,每群蜂可采蜜50~90斤。蜜呈琥珀色,储存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浅,有桉醇味。

  10.乌桕。乌桕属大戟科乔木、木本油料树,南方树种。6~7月开花。每群蜂可产40~50斤蜜。乌桕蜜呈琥珀色,结晶粗。我们湖北地区5月20日已经开花。

  乌桕又名木籽树、蜡子树、木油树,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湖北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一是沿鄂东大别山南麓向西至大洪山麓的广大丘陵地区,包括黄冈、孝感、荆州和襄樊的部分县市;另一片是鄂西南山地河谷地带,包括恩施和宜昌的部分县市。在十堰市的郧县等地也有较大面积栽培。乌桕品种划分为葡萄桕、鸡爪桕、凤尾桕、铜锤桕等四种类型。乌桕经济寿命40年,种子含油率40%左右,经榨取、酯化精炼,可生产出生物柴油。据统计,湖北现有乌桕成林面积12万亩,乌桕籽年产量1.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2%,居全国第一位。

  (1).山乌桕。(野乌桕)各地山区普遍分布,以南平、尤溪、顺昌、邵武、三明、永安等地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为山区夏季主要野生蜜源植物。⑴山乌桕蜜源的花期山乌桕(图7)开花期因所在纬度、海拔高度、树龄、树势等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开花期6~7月中旬,群体花期长达30~40d,盛花泌蜜期20~30d。⑵山乌桕的开花泌蜜习性山乌桕泌蜜适温28~32℃。山区林间环境中大气湿度较大,只要晴天温度高,泌蜜较涌。若刮干燥酷热的西南风则不泌蜜⑶山乌桕蜜源的特点①山乌桕花序多而大,花期长,蜜腺发达,泌蜜丰富,对蜜蜂的引诱力强。②花序上雄花多,花粉丰富,对华南地区采完荔枝、龙眼蜜源后的蜂群恢复群势有重要作用,可边繁殖边生产。③山乌桕无明显的大小年现象,花期间正值南方进入高温季节,中蜂和意蜂均可进山区采集。④开花期间正值南方雷阵雨季节和有时近海山区还受台风的影响。⑤山乌桕新蜜浅琥珀色,结晶黄白色,颗粒较粗,浓度较低,味淡香。⑷山乌桕花期蜂群产蜜量山乌桕花期长,比较稳产,常年每群意蜂可产蜜15~20kg,丰年可达25~50kg。每群中蜂可产蜜10~15kg。⑸山乌桕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项①采蜜生产的同时注意蜂群的繁殖,并腰留足饲料。②防暑降温、遮荫,防止山区胡蜂危害。
   (2).乌桕(人工栽培)。以清流、连城、永定、浦城、政和、福鼎等县数量最多,其次是南平、泰宁等。栽培于公路旁、山坡荒地、田地埂、沟边等。⑴乌桕蜜源的花期乌桕开花期在6~7月上旬,花期约30天。⑵乌桕的开花泌蜜习性乌桕一般达5~7龄就开花,雄花多,雌花少或无。以10~30龄的壮树形成的花序多,泌蜜量大。通常是雄花先开放,后开雌花,最后再开雄花结束。高温高湿的天气泌蜜量最大,气温25℃以上开始泌蜜,30℃以上泌蜜多。因开花期正值高温季节,雷阵雨过后次日晴天,泌蜜量最大。若干旱、酷热天气或刮西南风,则不泌蜜。⑶乌桕蜜源的特点①乌桕树冠大,花序多,蜜腺发达且显露,蜜粉均丰富,对南方夏季蜂群的繁殖和生产有利,尤其华南地区对采完龙眼蜜源后的蜂群恢复群势有重要作用,可边繁殖边生产。②常受雷阵雨、干燥的西南风影响,近海地区的乌桕有时还受台风的影响。③有的年份乌桕生蚜虫严重,不仅影响开花泌蜜,而且常因蜜蜂采食蜜露后而引起中毒。④新蜜为浅琥珀色,结晶后呈暗乳白色,颗粒较粗,浓度较低,味甘甜稍淡。⑷乌桕花期蜂群产蜜量乌桕集中分布地,常年每群意蜂可产蜜20~30kg,丰年可达50kg以上。中蜂每群蜂可产蜜10~15kg。⑸乌桕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项①向阳背风处的乌桕泌蜜多且稳定,故放蜂场地要选在背风处,蜜蜂采集效率高。②乌桕蜜多花粉丰富,根据群势,可取蜜、造脾、育王和分蜂。③注意防暑降温、遮荫,留足饲料。④防病、防止胡蜂或蟾蜍危害。⑤蚜虫严重的乌桕一般不宜利用,防止蜜露中毒。

  11.荆条。荆条属马鞭草科野生灌木,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蜜源植物。6~8月开花,一般流蜜期为30天。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沟,谷地。喜欢生长在石灰质的土壤里。生长在含碳酸钙丰富的石灰山区和风化煤层的荆条,泌蜜量最大。荆条泌蜜量大,强群每天可进蜜10斤左右(指的意蜂,下同),一般年份,每群蜂可采蜜40~90斤。荆条蜜呈浅琥珀色,有草香味,容易结白色结晶。

   12.枣树。枣树属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北方6月初开花,花期一个月。一般年份,每群蜂可采集30~60斤蜜。如开花前下透雨,开花期间又下了几场小雨,可获得丰收。枣花后期,干旱地区会出现大批蜜蜂死亡现象,需注意。枣花蜜呈琥珀色,甜度大,不易结晶。

   13.椴树。属椴树科落叶乔木,称得上蜜源植物的有东北的糠椴、紫椴,西北的华椴。七月上旬开花,每群采蜜20~30斤。天气闷热,湿度高时泌蜜量大。西北地区的华椴,常与漆树长在一起,成为当地的主要蜜源。椴树蜜呈水白色,有薄荷的清香。结晶蜜白色、粒细。

   14.橡胶树。橡胶树属大戟科乔木、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两广、海南。每群蜂可采蜜10~20斤。蜜琥珀色。

   15.芝麻。芝麻属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油料作物。7~8月开花。花期45天。每群蜂产蜜20~30天。芝麻蜜呈浅琥珀色,略有酸味。

  16.胡枝子。属豆科灌木,分布于华北、东北。7~8月开花,一般年景可采够饲料,好年景可采蜜30~60斤。蜜呈琥珀色,结晶白色、细腻。

  17.棉花。属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栽培作物,主要分布于北方、西北。7~9月开花,每群蜂可采集30~70斤蜜。棉花有四种蜜腺:花内蜜腺和三种花外蜜腺,花内蜜腺整天流蜜,蜜蜂喜欢采集。棉花蜜呈水白色,易结晶,香味淡。

  18.向日葵。一年生菊科草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8~9月开花,每群蜂可产蜜30~60斤。蜜呈浅琥珀色,味芳香,易结晶。

  19.荞麦。荞麦属一年生粮食作物,全国分布。8~10月开花,花期30天。白天高位高湿,昼夜温差大,流蜜多。每群蜂产蜜80~120斤。荞麦蜜为深琥珀色,有异味,质量次。

  20.野坝子。属唇形科野生草本或亚灌木,分布于云南、四川。9~11月开花,每群蜂可采20~60斤蜜。新蜜浅琥珀色,结晶洁白细腻,此蜜放置以后会发硬成块,素有硬蜜之称。

  21.大叶桉。属桃金娘科乔木,南方树种。9~11月开花,花期100天。此花蜜水分过大,含糖量低,蜜蜂酿造比较困难。每群蜂可产蜜10~20斤。蜜呈琥珀色,有桉醇味。

   22.柃木。属山茶科灌木,长江流域及以南生长。10~3月开花。每群蜂可产10~30斤蜜。柃木蜜呈水白色或特浅琥珀色,结晶细腻乳白,极芳香。

  23.枇杷。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枇杷品种很多,开花期10月下旬~12月上旬,开花迟早因地区、品种、树势和环境条件等不同而异。树势强壮的开花早,树势弱的开花迟。顶生的夏梢结果母枝开花早,侧生的开花迟。开花泌蜜期约30~35d。枇杷花序为顶生的聚伞圆锥花序。花序大小差异大,大的花数可达200~300朵,小的花数30~40朵。气温11℃以上开始开花,13~14℃开花最多,15~16℃开始泌蜜,泌蜜适温18~22℃。相对湿度60%~70%,夜凉昼热,南风天气泌蜜多。种植10年后开花多,泌蜜量大。刮北风、寒潮低温不泌蜜。蜜蜂采集活动主要在中午前后。
    枇杷蜜源的特点:①开花泌蜜有大小年现象,若加强农业技术管理措施,如合理整枝、疏花疏果、加强肥水管理等的果园,大小年现象不明显。②花蜜含糖量可达30%~65%。③枇杷新蜜浅白色,浓度较高,有枇杷香味,结晶后呈乳白色,颗粒略粗,为优良上等蜜。
    枇杷花期蜂群产蜜量:中蜂常年每群蜂可产蜜5~10kg。枇杷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项①要选择向阳背风的放蜂场地。②做好防寒保温工作。③注意繁殖,酌情取蜜,留足饲料。④防止胡蜂和巢虫危害。

   24.鸭脚木。鸭脚木属五茄科乔木,南方树种。11~1月开花。鸭脚木蜜呈琥珀色,结晶后白色或淡黄,尾味稍苦。

                      二·辅助蜜粉源植物主要有

  1.华北、华东的榆(家榆、白榆)3-5有粉;2.华北、华东的油松4-5有粉;3.南方丘陵的马尾松3-4多粉;4.南方各地的杉木4-5多粉;5.东北、华北的柳树(河柳)4-5较多蜜粉;6.东北、华北的山杨(杨树)3-4多粉;7.全国各地的胡桃(核桃)3-4有粉;8.东北、华北的榛(榛子)3-6有粉;9.全国各地的板栗(栗子6-7月较多蜜粉;10.东北的葎子8-9有蜜粉;11.南方各地的5-6月较多蜜;12.全国各地的莲(荷花)6-8月有蜜粉;12.全国各地的白菜(黄芽白菜)3-5月有蜜粉;13.全国各地的萝卜3-4月较多蜜粉;14.全国各地的女贞(白蜡)7月有蜜较多粉;15.全国各地的小蓟(刺儿菜、小蓟草、祁州漏芦)5-6月较多蜜粉;16.全国各地的矢车菊(和尚头)6-9月较多蜜粉;17.全国各地的蒲公英(婆婆丁、黄花地丁)3-5月较多蜜粉(新蜜呈琥珀色,具有草香味,分布集中地区可取蜜);18.北方各地的大藓(刺藓、猫藓、千针草、野红花)8月较多蜜粉;19.北方各地、山东、河北最多的苹果4-6月较多蜜粉(一般每群可产蜜5千克);20.全国各地辽宁、山东、河北最多的梨(沙梨)蜜粉较多;21.全国各地的梅(干枝梅、春梅、红莓花、酸梅)3-4月有蜜粉;22.南方各地的枇杷10-12月较多蜜(条件好可取蜜)有粉;23.全国各地的樱桃4月较多蜜有粉;24.全国各地的李(李子)3-4月较多蜜有粉;25.全国各地的杏(杏子)3-4月较多蜜有粉;26.东北、山东的玫瑰5月有蜜粉;28.全国各地的山桃(野桃、花桃)3-4月有蜜粉;29.东北、华东的山楂5-6月有蜜粉;30.东北的山荆子(山荆子、木荆子)5月有蜜粉;31.全国各地华北最多的穗槐(棉槐、紫翠槐、穗花槐)5-7月较多蜜粉;32.河北、江苏、江西、广东、四川的合欢(绒花树马婴花)5-6月有蜜粉;33.全国各地华北、东北南部最多的(中国槐、槐花树、紫槐槐龟子)7-8月较多蜜(条件好可取蜜);34.全国各地的大豆(黄豆)3-7月较多蜜有粉(只有少数地区被蜜蜂采集);35.南方各地的蚕豆(南豆)2-8有蜜粉;36.东南沿海的田青6-8月较多蜜粉;37.全国各地的豌豆(南豆)5-6月有蜜粉。38.陕西的锦鸡儿(柠条)4-5月较多蜜粉(条件好可取蜜);39.华北、华东、华中、四川的瓦松(瓦花)9-11月较多蜜粉;40.全国各地的芫荽(胡荽、香菜)5-7月较多蜜粉;41.全国各地的胡萝卜(红萝卜、丁香萝卜)7月有蜜;42.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的小茴香(茴香、谷香、小茴)6-7月较多蜜(蜜呈琥珀色芳香);43.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的乌饭树11-12月较多蜜;44.福建南部的甘薯(地瓜)9-11月较多蜜(开花流蜜因地区品种而不同);45.华东、华北、东北新疆的百里香(山椒、蚊子草)6-7月蜜粉较多(分布集中地区一般毎群可产5-10千克);46.全国各地的薄荷(仁丹草、蕃河菜)4-6月蜜较多(蜜质次、有异味、蜜色浅、含薄荷味);47.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宁夏、东北的枸杞(仙人掌、狗奶子)5-6月蜜较多有粉(条件好毎群可取蜜10千克);48.全国各地的烟草8-10月蜜粉较多;49.全国各地的金银花(忍冬、双花、二宝花、银花、银花藤)5-6月有蜜粉;50.全国各地的西瓜7-8月有蜜粉(集中地区可取蜜);51.全国各地的黄瓜5-7月蜜粉较多;52.全国各地的甜瓜(香瓜、果瓜)6-8月蜜粉较多;53.全国各地的南瓜(香瓜、饭瓜)6-8月蜜粉较多;54.广西、福建的柚子(抛栾)5-6月有蜜;55.广东的黎檬(柠檬)5-6月有蜜;56.东北林区的黄檗(黄菠萝)6月蜜较多有粉;57.全国各地的臭椿(红椿、白椿、樗树)5-6月有蜜粉;58.华北及南方各地的楝树(苦楝子树)3-4月有蜜;59.东北、华北、甘肃、河南、陕西的文冠果4-5月蜜较多;60.华北、内蒙、西北、东北林区的酸枣5-7月有蜜;61.东北林区的山葡萄5-6月有蜜粉;62.全国各地的葡萄(薄陶草龙珠)5-6月有蜜粉;63.中南各地的10-11月蜜粉较多;64.南方各地的山茶10-12月蜜较多有粉;65.全国各地的柽柳6-8月蜜较多有粉。

  三·有毒蜜粉源植物有

 ⒈钩吻。别名胡蔓藤、断肠草。全株剧毒。分布于福州、永泰、闽候、仙游、永春、德化、南安、同安、南靖、平和、永定、上杭、连城等地。多生于阳光充足的灌木林中或山地路边草丛。此植物数量少且分布星散,虽有蜜蜂去采集花蜜,至今尚无发现中毒现象。开花泌蜜期与鹅掌柴同,大致10月~次年1月。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⒉茶和油茶。种植面积较大,湖北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开花期10~12月,花期50~60d。油茶(图12)开花就泌蜜,蜜、粉均丰富。开花泌蜜受低温、寒潮和霜冻影响。 

   蜜蜂采油茶蜜多在上午6时至下午4时,以10~14时采集最盛。蜜蜂采食油茶和茶花蜜后常发生中毒,幼虫腐烂,群势下降。尤其是干旱年份较严重,但不一定每年都有发生。在同样条件下,意蜂比中蜂严重。据报道,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中含有生物碱和寡糖、半乳糖等多糖类引起的。但油茶和茶花蜜对人无毒。茶花期蜂群饲养管理上应通过采取补足巢内饲料,提出巢内有毒的蜜、粉脾,同时补喂糖浆和中毒严重时迁移蜂群等措施防止蜜蜂中毒。
  3.雷公藤。(断肠草、红药、菜虫药)卫矛科。全株剧毒。分布于建宁、泰宁。开花期建宁于5月底始花,6月中下旬盛花。1972年7月建宁县客坊公社留田段张家村曾发生33人食含有雷公藤(图13)毒蜜的蜂蜜而引起33人中毒的事件,其中5人死亡。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41.常见蜜粉源植物花期、蜜粉量、流蜜规律及蜂群管理
   1972年夏季大旱,该地其它蜜源较缺乏而雷公藤大流蜜,蜜蜂大量去采集,出现蜂箱里的蜜蜂和蜂蜜都特别多的反常现象,同年湖南城步县和黔阳县、广西龙胜县也发生人食含雷公藤毒蜜的蜂蜜中毒事件。雷公藤主要有毒成分是雷公藤碱。

 ⒋昆明秋海棠。(白背雷公藤、山砒霜、鸭子药)卫矛科,雷公藤属(图14),形态特征与雷公藤相似,主要区别点是叶下面粉绿白色。福建分布于顺昌、崇安等县。数量较少且呈星散分布,尚未发生过蜜中毒现象。据报道,1972年7月广西龙胜县马提公社中洞大队岭坪生产队人食蜂蜜中毒是含有昆明秋海棠毒蜜中的雷公藤碱引起的。

   有毒蜜源植物的分布地区并不是每年都有发生中毒现象,所生产的蜂蜜不一定都是毒蜜。通常是个别年份因气候异常,无毒蜜粉源植物开花泌蜜差,而有毒的雷公藤开花泌蜜量大,诱使蜜蜂去采集,使蜂蜜中含大量有毒物质成分。这种植物生产的蜜对人有毒,而对蜜蜂无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