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作者菠萝:写好科普不容易

 关前月岁月静好 2017-12-12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作者菠萝:写好科普不容易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菠萝本名李治中,清华大学本科,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现在某制药公司做癌症新药开发部实验室负责人,业余时间写有关癌症的科普文章。

“写科普和做科研是两种思维方式,并不容易。”李治中表示。对于他是怎么开始写科普,又是如何写的等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李治中。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作者菠萝:写好科普不容易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李治中(菠萝)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从科研转换到科普

《中国科学报》:你的文章微信点击量累积超过千万,可见受欢迎程度。你的文章很好读,这点从标题上也能看出,如彻底消除癌症,人类寿命能增加多少;拼命工作会累出癌症吗;不吸烟为什么也会得肺癌等。怎么才能写出让读者愿意读的科普文章?

李治中:我反复强调,科普里面有一个陷阱,意思是说有两种科普,一种是写给读者看的,这是我们的目标;另一种是写给自己看的,作者显示的是自己有多少专业知识,写完后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可这样的文章普通人读不懂也没兴趣读。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科普是这类。

所以,我认为,科普写作要完全转换思维,即从做科研的思维转换到写科普的思维。

《中国科学报》:你是如何经历过这个转换思维的过程的?

李治中:要自己慢慢琢磨。我最初写得比较专,写得比较全面,一篇文章什么都谈,后来发现做不到这一点,当你写得面面俱到时,大家就已经看不懂了。

后来请一些写科普比较好的朋友指导,和他们交流,并和读者多一些的交流,这样才找到了写科普的途径。

《中国科学报》:请举例谈谈。

李治中:比如写免疫系统怎么识别癌细胞的,这足以写一本书的。我将之简化成警察和黑社会的关系。一个免疫系统就像一个警察,癌细胞像黑社会,警察根据黑社会的外貌等来获取、识别谁是黑社会,同样,免疫系统也会根据癌细胞的特征来识别。

用比喻的方式就是一种转换思维。但用比喻带来的问题是,从非常严谨的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说法不完全准确。不过对科普来说就够了,因为90%都是这种情况,而大众更能理解。

《中国科学报》:会遇到专业人士的批评吗?

李治中:有。前段时间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我。我有一篇文章提到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携带了一个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导致她得癌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00倍。研究论文上的数据是30~100倍。批评者说这不严谨。其实对普通患者来说,知道会增加很多就足够。

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就不一样,我自己也要经常转换科研与科普的思维。这或许就是有人说的,好的科普作家不一定是最好的、顶尖的科学家,而科研做得好的人,绝大多数不能成为科普作家。

《中国科学报》:是有这种说法,也有人因此打击做科普的科研人员。你会不会在意?

李治中:这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我的愿望是,做科研时希望做到自己的最好。科研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也要一些运气。

同样,我也希望科普尽自己能力做到最好。

为患者而写

《中国科学报》:科学研究在不断发展,你如何选择写的内容能够不过时?

李治中: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从最开始打算写一系列与癌症相关的科普文章时,考虑从最简单的开始写,比如癌症是什么、癌症和肿瘤的区别,以及治疗的进展,我会更专注在那些已公认的研究结论上。对于新颖的观点是点到为止。

《中国科学报》:开始写癌症方面的科普文章是因为这是你的专业?

李治中:有这个因素。2013年底,我看到周边一些家人、朋友在传播有关预防癌症、治疗癌症的消息,其中多是伪科学。这时我想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派上用场了,写点什么让大家对癌症有更准确的认识。

最初这些文章发在人人网上,读者都是家人、朋友。得到认可后,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将这些文章发到微信圈。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传播出去后反响不错,这些年就一直写下来了。

《中国科学报》:4年出版了两本书,100多篇文章,写文章要花不少时间,你是如何安排写作时间的?

李治中:我基本上保持平均一周写一篇的频率。每篇文章差不多要花10个小时。每天写2~3个小时,晚上9点后开始写。

每篇文章看起来没有多少字,但其实我习惯开始写得比较长,内容复杂一些,要花6~8个小时,再花1~2个小时把文章删短,更简单,确保普通读者能读懂。

《中国科学报》:能不能简单介绍下你写作的过程?

李治中:首先是选题,即写什么,有的是我认为在科学上很有价值的,有的是从后台读者、患者提出的问题中得到。

第二步是收集材料。虽然我是专业人士,但写科普和做科研不一样,写科普不是件容易的事。做科研对某个细节钻得非常深,而科普要求广,因此要读许多平时不太读的英文文章,要了解并熟悉相关的历史,即整个研究领域在过去几十年做过的事情,最后用相对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时写一篇文章查阅的英文资料多达20多种。

《中国科学报》:你的文章中,有的是当下新闻热点事件,有的则是读者的问题,如“菠萝,必须杀光每一个癌细胞吗?”能否谈谈你与读者的互动。读者反馈对你写作有什么影响?

李治中:后台会有很多读者给我写信,说看了我写的有帮助,降低恐慌,更好地认识这个疾病是什么,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帮助,等等。每次作讲座也会见到很多的患者,都是积极的反馈。让我感觉做这件事比较有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的反馈让我知道现在最值得写的内容。怎么说呢,有些内容从科学角度来看是很有意思,但对患者来说不一定很重要,或者说患者非常关心的东西,其实我们科研人员想不到。

通过他们的反馈,对于他们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我会作为选题。

《中国科学报》:看来,读者的接受度都很高。

李治中:我做过简单的调查,我的读者群集中在25~45岁,一般是高知人士和年轻白领。他们慢慢学会如何看待这个疾病。

读者群中年纪大的人相对少一些,可他们是受伪科学影响最大的人群,类似吃红薯可以防癌的思想,要让他们接受有点难度。

《中国科学报》:现在国内有不少医生写科普书,你和医生的区别在哪儿?

李治中:我做的是药物研究,临床医生天天接触病人,视角会有一些不同。我在美国接触比较前沿的东西多一些,希望给读者带来科学上的也是比较前沿的内容,以及一些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背后的故事。

我认为我们的相同点是,都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而写。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写患者想看的内容。

《中国科学报》:癌症现在还不能完全治愈,可你这本新书的副标题是“科学终结恐慌”,要表达的是什么?

李治中:癌症的特殊在于,会让人产生极大的恐惧,其科普涉及的面很广,有营养学的,有心理学的,等等。其实我希望读者能了解到的是,如上本书的书名——真相,知道疾病的真相,预防的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不再恐惧。

消灭癌症不现实,治愈所有癌症也不现实。如果用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把癌症变为慢性病,无论是延长患者生命,还是降低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都是极为重要的。这就是我对“成功战胜癌症”的定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