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泉这样的女人,怎么能不迷人?

 昵称18154423 2017-12-12

文 by 唐小川

虽然《我的前半生》已经变成《人人都爱罗子君》,接下来还将演变成《逆袭的罗子君》,《闺蜜和前男友在一起我该怎么办》,但这部剧我还有继续追下去的动力,因为袁泉。

不仅唐晶这个女强人加好闺蜜的角色讨喜,她的服装打扮也颇受好评,与前期罗子君的红配绿形成强烈反差,被赞这才是真亦舒女郎会有的打扮。

昨天看到新闻,原来剧里的服饰大部分是她自己的私服。

简单、优雅,确实是袁泉本来的风格,白衬衫都可以被她穿的格外好看。一直被奉为“文艺女神”不是没有道理的。

看她过往的采访,说话声音总是轻轻柔柔,慢条斯理的,是安静也是拘谨的。但好友姚谦这样说她,“沉静并不是她的全部,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她总会有股力量,而且是很狠的力量,就像窗外看似安静却下得大地苍茫的大雪”。

这样的女人,怎么能不迷人?

————————

袁泉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体委母亲是老师,不算富裕,但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看袁泉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就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好看。

袁泉11岁时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去到家乡招生,她因为喜欢文艺就参加了考试,没想到才上四年级的她被破格录取。之后她便独自一人离开老家去了北京,开始了长达7年的京剧学习。

在戏校的时光,袁泉说自己的状态是“非常自卑,非常孤单”。这或许是她年纪小小就远离家乡的原因,而且因为跳级,同学也都比她长几岁,这种孤独感是难以消解的。

她把对家的思念都转移在了写信上,在戏校7年时间写了足足297封家信。从生活小事写到成绩汇报,至今都被父母好好收藏着。

很多美女都有过对自己美貌不自知的阶段,袁泉也有。因为长相偏欧化,上了戏妆之后曾被说扮相奇怪,像外国小孩。那时候的她真是对外貌一点优越感都没有,只是刻苦地练功和学习。

她在京剧上的开窍始于《霸王别姬》,从此开始琢磨京剧手眼身法里的韵味美,以至于后来老师劝她去北京舞蹈学院改跳舞,她都不情愿,说“这么精彩的东西我怎么能放弃呢?”

戏校毕业后袁泉考上了中戏,成为星光熠熠的中戏96级的一员,和章子怡、梅婷、胡静、曾黎、傅晶、秦海璐并称“七朵金花”,刘烨也是她的同学。

因为多年唱青衣的功底,大三时袁泉就在自己的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里初露头角,一开嗓就惊艳,撑起影片的后半部分,也凭此获得金鸡奖的最佳女配。

刚毕业就因为电影《蓝色爱情》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的提名,她饰演的刘云美如受伤的精灵,因为不完整的而家庭心灵受到伤害,而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内心。

毕业两年后又因为电影《美丽的大脚》再获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这时候袁泉也不过25岁而已,放到现在和90后小花们年纪相当,但成绩足以让那些空有话题流量而无奖项的小花们汗颜。

大银幕上成绩斐然,在小荧屏上也有佳作,《小鱼儿与花无缺》里精通医术的苏樱,性格古灵精怪,扮相也是美的,应该是很多人对袁泉的最初印象。

2005年,袁泉和老同学刘烨搭档主演了孟京辉的话剧《琥珀》,他们也是这部经典话剧的第一代演员,后来者们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演出了50多场。当时该剧的演出门票在香港三天内预售达到3000张,创下香港话剧的销售纪录,经典不言而喻。

袁泉那首有名的《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就是在《琥珀》里唱的,她在唱歌上有和郝蕾一样的灵气。

至今袁泉和刘烨的《琥珀》海报还挂在北京的蜂巢剧场墙上。刘烨之前还在微博上回复网友,有可能再演《琥珀》,实在是让人太期待。

从袁泉的演艺经历中能发现,她付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话剧舞台上。相比影视剧,话剧是一个更为直接的舞台,它没有影视剧的后期加工处理,也不能随时喊cut,对演员的演技、台词功底都是巨大考验。

而袁泉在这个舞台上找到了她的归属感。

除了《琥珀》,袁泉的话剧代表作还有田沁鑫导演的《狂飙》。排练时偶尔太兴奋,她还会和田沁鑫一起在黑胶皮垫上翻跟头。


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袁泉是剧里“最纯美的桃花象征”云之凡。该剧的电影版本中云之凡是由林青霞饰演,赖声川评价袁泉是“半个世纪以来继林青霞之后最有气质的女演员”。

2009年由国家大剧院排演的话剧《简·爱》,主演是袁泉和王洛勇。徐帆评价袁泉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简·爱,观众评价她是“闲静处如娇花拂水”,爆发力部分的呈现又如“绵里藏针,柔软里透着强韧”。这部话剧已经复排多次,今年4月刚刚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一期演出。

还有和黄渤的《活着》。

和同学秦海璐的《青蛇》。

袁泉曾分享自己演话剧时的小习惯,即每次上台前会做三件事,洗手、刷牙、喷香水。如果少了一件,在跳出侧幕那一刻就会隐隐不安。

洗手和刷牙是为了将自己抽离出现实的生活,唤醒自己开启角色的世界。而香水,则是为了促进和角色之间的默契。比如演《简·爱》时会用自己多年习惯的香水,以示归属;演《青蛇》时用的是气味偏香、外放的类型;在演《活着》时,什么都不用,带着满手香皂味上台,因为这才是生活里最朴实的味道。

在话剧上,袁泉成绩斐然。十年前的2007年她就入选了《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随后又凭借《简·爱》先后获得国内话剧艺术唯一的专业奖项“金狮奖”,还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表演奖”。有人评价她是天生的演员,为舞台而生,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仍在舞台上表演富有张力的袁泉,也曾遭受过重大打击。在2003年排演田沁鑫导演的《赵氏孤儿》期间,不慎从舞台上摔下来,锁骨断裂,整个肩膀塌陷下来,连续五个月只能在床上平躺,也让她的演艺事业停滞,意识到健康格外重要。

她并不觉得自己选择话剧是所谓别人眼中的“坚守”,好像自己有多高尚。实际上她是一个守着上门的戏来选择,挑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演的演员。在她看来,她不过只是选择自己心动的角色,就像孩子按自己喜欢的口味选择棒棒糖一样

如果非要说舞台比片场好在哪里,她说是在和角色的告别上。影视剧的角色在杀青那一刻就会离开自己,拍摄现场不可能再现。但话剧不同,还有可能在新一轮演出时重新遇到那个角色,如果在同一个季节,没准还能穿着同一件T恤,再次因为同一个笑点笑翻在地.....

这是把演戏当热爱的事情,才会有的柔软的心思。

她选角色的原则,是不出演拥有自己不认同的价值观的角色,这样一来自然拒绝的本子多,接受的少,产量也低。

但每次出现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袁泉从来算不上“走红”,还曾经开玩笑说,自己不属于一、二线演员,是“偏离在线外”的。对红从来没有刻意的追求,一步步走的缓慢。

也不想被定义为女文青,因为演员是职业,演戏是本分、是私爱,没必要附加其他东西。

——————

袁泉和夏雨,名字就很般配的两个人,也是娱乐圈明星夫妻里让人艳羡的一对儿。

夏雨成名早,在上中戏前18岁的他就因为主演《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威尼斯影帝和金马影帝,22岁就又凭《西洋镜》提名东京电影节影帝。

袁泉比夏雨低一届,在她大三时两人才正式确认关系。

夏雨曾在《鲁豫有约》里自曝和袁泉定情的过程。一天他约袁泉到长城赏灯,结果遇上大雨,长城上只有他们两个。开车回去,结果开车像开船一样,于是夏雨说:“我们也甭’泰坦尼克’了,就在这儿停会吧。”随后,夏雨放了一首歌《今夜我有点坏》,他们就应景的在一起了.....

夏雨和袁泉一样,作品少而精,为人也很低调,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因为他们都是好演员又没有负面新闻,所以一直被媒体和公众视为“金童玉女”,以至于感情的动态也备受关注,2007年那场风波是他们感情经历过的最大波折。

2007年4月,高圆圆和夏雨两人因为合作话剧《艳遇》生了暧昧,被媒体拍到高圆圆连续两晚夜宿夏雨家,瞬间成为头条新闻,高圆圆也被扣上“小三”帽子。

马上,双方公司都出面否认。

但之后袁泉在接受采访、出席活动时,每每提到夏雨都伤心落泪,默认了分手。在《静距离》上和李静聊到感情时,袁泉一度失声哭泣,中止访问,再次录影时说,“如果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个结果了,这段感情在我们心中已经开花结果了”。

出席某活动时被问到夏雨,也哽咽说,“我知道过去大家都非常祝福我们,将来不管我们结果如何,各自都希望仍被你们祝福。”

于是高圆圆就被视为他们分手的罪魁祸首,对此她回应说自己“问心无愧”。

随后几个月高圆圆和夏雨都来往亲密。比如再次被拍到一起过夜。

出席活动被指是穿“情侣装”。


夏雨高调宣称已经找到心上人,有些默认和高圆圆关系的意思。

然而神转折的是,10月份夏雨和袁泉就在街头拥吻,高调复合。

另一边高圆圆的回应则是,“没什么可说的,事情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夏雨则说,自己没伤害过任何人。


还有自称是高圆圆圈中好友的人爆料说,当时高圆圆和夏雨还是“互存好感”的阶段,是听说夏雨花心才斩断情丝。

总之在绕了一大圈后三个人各自归位,又回来了原来的轨道上。真实情况如何恐怕也就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感情这种事界限最模糊,是劈腿在前还是分手在前,可能也只有夏雨心里的小蛔虫知道。

这场风波只是袁泉和夏雨在结婚前的一个小拐点而已。

就像袁泉后来在采访里说的,他们一起经历的,是换一个人替代不了的。

“虽然感情有瓶颈期,但是仔细想一想,你有那么多珍贵的东西,往前走一步就是豁然开朗。”

2009年,袁泉和夏雨结婚,在大学相识的他们又回到母校,夏雨穿白衬衫,袁泉着白色连衣裙,拍了一组清新文艺的婚纱照。

阳光打在他们脸上,真的是美极了。

2010年他们的女儿出生,小名夏哈哈,大名夏悠然,都寓意着快乐知足,这也是他们俩共同的生活态度。就像夏雨微博简介里写的,“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总之就是“悠然”。

有了女儿之后,也许只是她在他们两个人中间爬来爬去,都会让袁泉觉得无比幸福。

两个这么内敛的人,在微博上互动起来也很有爱。袁泉称呼夏雨是,“酷爸”,“夏先森”,“亲爱的”,“晴天”….

夏雨则称袁泉是,“哈哈的妈妈”,“这姐”,“女神”….

他们的生活平静又温和,没有那么多曝光度,但自得一份美好和满足,对身处娱乐圈的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

袁泉是悲观主义者。

六年前,袁泉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人生而孤独”,认为人跟人再亲近都是不可交流的。“这种孤独感的存在也让人不奢望,不依赖,让人冷静。就是这种冷静会让你更有信心去过你后面的日子,嗯。”

这种冷静和与周遭的疏离感,也许就是袁泉身上独特的气质,当这和她富有张力的表演结合在一起时,足以让观众的眼睛不忍从她身上离开。

对待爱情她也既直白又悲观,否则当年不会在媒体面前失态。她特别喜欢廖一梅的一句话,“爱情,即使是一件悲哀的事,也是所有悲哀的事中,最美好的。”

而所有悲观主义者其实都是乐观的。“有了悲观这杯酒垫底,姿态不会太难看”,和最近常见的那句亦舒女郎的“最要紧是姿态好看”不谋而合。

但并不想给她强加一个所谓亦舒女郎的标签,她就只是袁泉。

从八卦中探索生活真相

两位资深媒体人创办

以理智严谨的态度看八卦

最有料有价值的娱乐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