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剧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吗?

 yushi823 2017-12-13

源丨传媒十(chuanmeijia007)   文丨柴桑

现阶段的青春剧恐怕离经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小美好》为例,目前《小美好》的播放量已超20亿,豆瓣评分7.5。贴近90后、00后学生时代的服道化,还有懵懂、莽撞,却又勇敢而甜腻的情感故事,让“小美好”式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似乎找到了打开的正确方式。


青春剧的起落沉浮


从《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到如今《你好,旧时光》《小美好》等作品,细细数来,国产青春剧已经在电视荧屏上走过了近30年。


1990年播出的《十六岁的花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校园青春剧。该剧把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教育制度问题、早恋问题搬上了荧屏,获得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喜爱。之后,《十七岁不哭》也因写实的校园场景、接地气的台词,引发众多观众对校园生活的追忆。



2002年,《十八岁的天空》播出,并火爆荧屏。该剧在2000年初,将当时极具社会代表性的问题(出国、单亲、少年神童、助学金男孩的艺术梦等)赋予在班级的学生身上,剧情涉及每个同学,描绘出他们不同的烦恼。虽然没有爱情故事那么曲折,但却很真实。


直到2000年以后,《流星花园》《红苹果乐园》《星梦缘》《极速的浪漫青春》《一起来看流星雨》等偶像青春剧出现,服装场景越来越华丽,但剧情却越来越“狗血”,老梗更是一用再用。一定程度上,青春剧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但口碑却在慢慢“变坏”,打动人心的作品也越来越少



而青春题材的电影市场却一路高歌猛进,《小时代》系列、《匆匆那年》《同桌的你》《栀子花开》等片,无一不揽下了高票房。但与票房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青春片惨淡的口碑。在此类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堕胎、车祸、打群架、三角恋等情节广受观众诟病,似乎只有“作死”才是青春的唯一内涵,再也难以重现《致青春》时期的票房辉煌。


国产青春片颓势初现的同时,青春校园题材的影视剧却出现了不少。2014年的《匆匆那年》,为国产青春剧打响了头炮。2016年,接连几部青春剧的走红,让这一类型剧进入了爆发期。其中,《最好的我们》《一起同过窗》两部网剧,让国产青春剧达到了新高度。看起来,这些青春剧都逐渐告别了“狗血”,还原了普通人的青春生活,开始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之中。


《小美好》中的女主陈小希是一枚普通少女,长的普通,要用可爱来形容,成绩一般,甚至偶尔还会垫底。但不同的是,她爱慕着邻家哥哥,也是同班同学江辰,在获取江辰“芳心”这件事上,百折不挠。于是,从青梅竹马到女追男,从拥有爱情到错失后又再次牵手的“小美好”式的青春故事有了。



可以说,《小美好》中男女主的高中生活和感情线是主要的,辅助简单珍贵的友情、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冲突、磨合,还有“今天你以晨曦为荣,明天晨曦以你为荣!”等每个人高中都会经历的时刻,青春剧里开始有贴近现实的呈现,但要想成为经典,远远不够。


如何走向经典?


贴近现实生活的剧情、选择年龄气质合适的主演、突破青春剧谈情说爱的老格局,再加之颇具年代质感的服道化,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在趋向于写实的过程中,也触动了观众的怀旧情怀。但严格来说,这样的青春剧只是合格了。


以《小美好》和韩国经典青春剧《请回答1988》为例,两者的剧情中同样都有“丢”班费这样的情节,但严格对比来看,两者的意义却是大不相同的。前者得出的结论是班主任教育同学们要懂得宽容?后者体现的却是家庭条件的差异,并为接下来班费被抢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埋伏笔(狗焕、娃娃鱼被社会青年收“保护费”,狗焕名牌鞋被抢),从而映射出剧中各个主角的性格。



更有意思的是,小混混拦住学生要钱的桥段也出现在这两部剧之中。但《小美好》中陈小希不知为何会路过那个此前剧情中并没有出现过的小巷,并且在看到小混混收保护费时,一丝犹豫都没有就冲上去和两位高马大的男青年对峙,“青春怀旧”之余,逻辑似乎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但同样的情节出现在《请回答1988》中,他们就把小混混可能出现的地点、主角们为什么会不小心去到小混混的“地盘”,都讲得一清二楚。最为关键的是,想想狗焕看见娃娃鱼被小混混“控制住”时,他第一反应是想掉头就走,这恐怕更像是正常人的本能反应吧?


所以,当我们看完了这么多青春校园剧之后,突然发现,其实它们完全可以重合,因为复述不出任何一个故事的独特之处。难道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只能怀旧了吗?其实不然。


关于青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很多,校园霸凌、早恋等,青春剧要拍,但除了怀旧之外,更应该思考给予观众什么样的启示?而且也正因为是看似轻松的青春题材,才更应尝试讨论严肃深刻的主题,把青春故事拍出深度


今年十月,泰国电影《天才抢手》在国内揽获近三亿票房,它讲述一个青春故事,但高明之处,也在于此。它并没有拘泥于讲好一个青春故事,而是通过展现环境改变命运及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过程,批判了教育的失败,阶层的不公,成年人的虚伪、不作为,并表达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还有国外很多关于青春题材的作品,大多是将深刻的意义付诸于作品之中。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一部颇具社会意义的青春片,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在大学期间的种种经历和见闻,批判了印度刻板僵化的教育制度;日剧《人间失格》《人生》等,毫不避讳地展示了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剖析人性中的某些现实,诱发观众进行对比和思考。


相比来说,国内青春题材的影视剧仅仅做到合格,但这是不够的。只有真正通过青春剧给出正确的深思,引导他们如何面对爱情、友情、亲情、学校、社会等问题,不断以小见大地为青春剧赋予更大的意义,才能让“经典”的青春剧有出现的可能


E / N /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