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涌现系列 | 西方古典音乐简史(中)

 RK588 2017-12-13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音乐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让我们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期小编带着大家继续学习,穿过中世纪的迷雾,寻找文艺复兴的曙光,看看人类用自己的创作智慧为音乐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领域与前一时期的切割较为明确,如绘画等。但是在音乐的领域却不完全如此。也就是说,我们要对文艺复兴前与文艺复兴后的音乐作出分割。


同时,音乐部分的文艺复兴也不同于其他艺术领域,它并非像绘画一样起始于意大利,而是在欧洲北部,更精确的来说,是现在的法国中北部、荷兰、和比利时。


十五世纪勃艮第的一批宫廷作曲家形成的乐派(Burgundian School),同法兰德斯乐派(后文有详细介绍)一样,是最早对于十四世纪时期,过度复杂且矫饰的Ars subtilior曲风作出回应的一方,清晰、可唱的旋律与平衡的复调形式是它的主要特点。此学派著名的作曲家有十五世纪尧姆·迪费、班舒瓦和安托万·比努瓦。


历史背景:勃艮第乐派的音乐风格,标志着音乐史从中世纪晚期向文艺复兴时代的过渡。1477年,南锡之战勃艮第公国败于法兰西王国,此后勃艮第公爵的继承人玛丽嫁给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样勃艮第公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形式上归于了奥地利王室,而原属勃艮第的皮卡底(Pacardi)地区则归于法国。


这一年是纪尧姆·迪费死后的第三年,也意味着音乐史上勃艮第时代的结束。此后活跃于欧洲音乐舞台的一大批作曲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这就是法兰克-佛莱芒乐派。



勃艮第乐派


到了十五世纪中期,来自低地国家如荷兰、比利时一带的作曲家与歌手开始往欧洲其他地区迁移,主要前往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他们可以在当地的教堂里工作,或是寻求贵族们的资助(例如美第奇家族、在费拉拉的埃斯特家族和在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他们以平顺的复调音乐为名,并且适用于圣乐与世俗音乐。此时期的音乐学派很多,而其中较为著名的宗教音乐学派有MotetLaude;而世俗音乐学派则有香颂(Chanson)、Frettola和较晚期的Madrigal


复调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调音乐。复调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巴洛克时期,巴赫被认为是该时期作曲家的主要代表,我们后文还有介绍。


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是并行发展的,从早期的相互分离到后期的碰撞融合。世俗音乐不断地从宗教音乐中汲取技术营养,在结构、织体、记谱法等方面都受到宗教音乐的深刻影响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同时,由于欧洲各地的地方语言和方言诗歌的发展,促成了法、德、意、英的世俗歌曲的繁盛。这个过程中,除了最早以法国《罗兰诗歌》为代表的英雄业绩歌和演唱它们的流浪艺人外,主要代表便是法国游吟诗人和德国恋诗歌手。



佛罗伦萨




十六世纪时,音乐理论家葛拉雷努斯(Glareanus 14881563)于公元1547年出版乐理著作《十二调式论》(dodecachordon),主张在原有的八种教会调式里,加入民间音乐使用的艾奥尼亚调式(ionian mode)与伊奥利亚调式(aeolian mode)及其副调式。



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音乐形式的传播,再加上法兰德斯乐派音乐家的大量迁移,造就了从七百年前格利果—查理曼时期以来的大统合。


中世代的法兰德斯乐派的作曲家们,包括以复杂的对位法创作而闻名的Johannnes Ockeghem、以精细的卡农(Canon)手法及多变题材为名的Jacob Obrecht及在Giovanni Pierluigida Palestrina以前最有名的Josquin des Prez在内,都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们。


 

名人简介

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s Prez)法国作曲家,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代表人物。出生于1440-1445年间,1521年卒于埃斯科河畔。为后世留下18首弥撒曲,100首经文歌和70首尚松,被认为是“在迷蒙的历史中显现出来的第一位个性完满的作曲家


Josquin des Prez世代之后的音乐家们,对复杂的对位法或旋律配合法有很深入的研究及探索,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Nicolas Gombert,他对于后来的演奏音乐如CanzonaRicercar有深远的影响,最后在巴洛克赋格曲(Baroque fugal)时达到高峰。


到了十六世纪中叶,统一的国际曲风开始崩解,曲风分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分为这么几个派别,其一为由反宗教改革天特会议(CounterReformation Council of Trent)所主导的圣乐简朴化趋势,以帕莱斯特里那(意大利语: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1594年2月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被广泛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为宗。

天特会议
天特会议指1545至1563年期间,罗马教廷于北意大利的天特城召开的大公会议。 这次会议是罗马教廷的内部觉醒运动之一,也是天主教反教改运动中的重要工具,用以抗衡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冲击。


其二为复杂且富有变化音的情歌小调,在费拉拉学派中的先锋派(Avantgarde)风格和较晚期的情歌小调家Gesualdo da Venosa将其推向高峰;


而最后是浮夸且洪亮的威尼斯学派,他们利用圣马可教堂学派(San Marco di Venezia)的结构为基础,发展出轮流吟唱的乐曲,与过往的乐曲有极大的不同。Venetian学派的音乐也可以在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顶峰看到踪迹。


另外,管弦乐编制法(Orchestration)、装饰乐器演奏部分(Ornamented instrumental parts)和Continuo parts都在1600年前后发展形成。



欧洲各地都有活跃且歧义度高的音乐传统。


西班牙曾发展出独树一格的乐器演奏和独唱形式,其中有Tomas Luis de Victria,创作与Palestrina相似但更精致的乐曲,还有一群为数不少的作曲家为新的演奏乐器—吉他—作曲。


法国则是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发音法称为Musique mesuree,适用于世俗歌曲,著名的作曲家有Guilliaume CosteleyClaude Le Jeune


在英格兰有创作形式相近于欧陆圣乐的Thomas TallisWilliam Byrd,但仍有另一群土生土长的情歌小调作家采用偏意大利创作形式,著名作曲家有Thomas MorleyJohn WilbyeThomas Weelkes


而德国则钻研以新教众赞歌(Protestant chorales)为基础的多音调乐曲形式,来替换过往罗马天主教格里高利素歌(Roman Catholic Gregorian Chant)形式的圣乐,并且引进威尼斯乐派(Venetian school)的全部曲风。此外,德国作曲家也大量创作管风琴乐曲,并替后来的巴洛克管风琴乐曲打下基础,并且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时期达到顶峰。



关于大神巴赫,今后还会着重介绍。

此时期最具创新的改革运动之一起源于1570年代与1580年代的佛罗伦萨,其代表为佛罗伦萨乐团(Florentine Camerata)学派。


有趣的是,他们其实具有另一个反动的意图。有鉴于他们对当时音乐发展感到相当不满,且认为是艺术的堕落,于是他们的目标是将音乐回复到古希腊时期。(果然还是文明认同在发挥作用)


他们的领导人有Vincenzo GalieiGiulio Caccini。他们的成果是著名的独唱抒情挽歌(Monody),兼具演说口吻与优美音调的歌唱形式,以及有戏剧性的音乐形式,其中包含舞台表演,渐渐演变成现今的歌剧。第一出歌剧完成于1600年左右,刚好落在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交接点上。

 

1600年以前的音乐是形态上的而非在调性上的。在十六世纪晚期有许多理论发展成形,例如Gioseffo ZarlinoFranchinus Gaffurius的音阶调式,将潮流带往主调或者调性上的方向发展。于是不论主要或者次要的音阶调式主导了整个音乐的发展,更胜过以往的教会式音乐调式,便渐渐成为主流。


1600年后的音乐

就是以音调发展为主的巴洛克时期的天下,

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音乐天才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他们像君王般为后世建立了一个伟大的音乐王国,

人类文明从此改写。


感谢阅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