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阳还五汤

 xcaq 2017-12-13

补阳还五汤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6342人已读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为治疗中风后遗症而设。近几年来,笔者活用该方,用治周围神经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面神经麻痹
张某,女,35岁,教师。1993年11日4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睡觉吹电扇,致晨间醒来出现右眼流泪、闭合不能,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说话、露齿时尤为明显。某人民医院诊为面神经麻痹,经抗炎、抗水肿、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近2个月,效果不显著。后又改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3个多月,仍无明显进展。余询知患者平素体质虚弱,易感冒。察其面色萎黄,舌淡、苔薄润,脉细缓无力。此乃气虚邪中,脉络痹阻。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90克,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各6克,当归、葛根各15克,地龙、白附子各10克,水煎温服。5剂后,病情大减,连服10剂,顽症得愈。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多系脉络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头面,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纵弛不收而发病。本案病人久治不愈,实乃由于气虚邪侵,络脉痹阻。故治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加葛根、白附子祛风通络。诸药配伍,正气回复,驱邪有力,病遂获愈。

腓神经麻痹
张某,男,25岁,工人。1993年11月1日初诊。患者昨晚睡觉时右足露在外面,今晨起床时,突然出现右下肢无力、麻木,右足上抬困难。查:右下肢小腿外侧及足背区感觉减退,右足下垂,背屈不能,行走时足尖先着地,呈拖拉步态,诊为腓神经麻痹。经肌注维生素B12、硝酸——叶萩碱,口服维生素B1、复方丹参片、氟美松等,并配合针灸治疗1个月,效不显著。余视其舌淡胖、苔薄润,脉沉细弱。辨为气虚络阻,下元虚损。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90克,当归、赤芍、怀牛膝、石斛各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各10克。水煎温服。服药5剂,下肢较前有力。继服5剂,足趾能够背屈,但力量稍弱。上方黄芪改为120克,继服10剂,右下肢行走基本恢复正常。嘱继服10剂以资巩固。
腓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实为下元虚损,外邪侵袭,致下肢痿软不用。故取补阳还五汤补气通络;牛膝,张锡纯云其“善引气血下注”,善治“腿痿不能任地”;石斛,《药性论》称其“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合用则能补气活血,通经舒络,壮腰起痿,麻痹解除,病自向愈。

桡神经麻痹
李某,男,35岁,农民。199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半月前饮酒后入睡醒来,突然发现右手腕下垂不能抬起,拇指不能伸直外展,上肢外侧感觉减退。急赴地区人民医院,诊为酒精压迫性桡神经麻痹。经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以及兴奋神经药治疗半月,诸症如前,无明显变化。余见患者右手软弱,不能抬起,舌淡稍胖、苔薄润,脉细缓。此系气虚络阻,筋脉失养。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90克,当归、赤芍、石斛、山萸肉各15克,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川芎6克。水煎温服。服药5剂,上肢能抬起,但力量稍弱。上方继服10余剂,诸症皆除。
桡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的“血痹”、“痿证”范畴,多为气虚推动无力,经络阻滞,血虚筋脉失荣,致肢体痿软无力。治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加之石斛可“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日华子本草》),山萸肉可“逐寒湿痹”(《本经》)。诸药同用,邪去正复,病患自愈。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的瘫痿论篇,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之症。以“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若忽然归并于上半身。不能行于下,则病两腿瘫痿”,故当以补益既亏之五分元阳之气为治,遂立名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剂。
  补阳还五汤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扩充,其临床应用范围已日益广泛,治疗疾病主要涉及以下几种: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痴呆、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等;2.神经系统疾病。如后遗神经痛、神经炎、神经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等;3.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肝炎、肝硬化等;4.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5.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6.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7.外科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滑膜炎、肌损伤等;8.妇科疾病。如子宫出血、盆腔瘀血综合征、痛经等;9.儿科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所致小儿急性偏瘫等;10.男科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11.眼科疾病。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12.耳鼻喉疾病。如突发性耳聋等;13.皮肤科疾病。如皮肤瘙痒、斑秃、结节性红斑、网状青斑等。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气虚血瘀证为多,或在此基础上兼夹其他证型,气虚血瘀贯穿于胸痹心痛的全过程。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临床治疗时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为大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常取得满意疗效。
  如张某某,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4年,近一月加重于2007年4月3日初诊。证见心悸、胸闷、气短、背痛、少寐、乏力、活动后尤甚、面色紫暗,舌淡紫,边有瘀斑,苔白腻微黄,脉沉弱而涩。析其病机为气虚血瘀、闭阻心脉。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处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赤芍20g,当归10g,川芎15g,枳实15g,茯苓15g,甘草1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自觉心前区疼痛减轻,气短、乏力、胸闷好转,但仍感睡眠不实,又增口干。上方去茯苓,加夜交藤30g,生龙骨30g,7剂。
  三诊:诸症状基本消失,告愈。
  胸痹心痛多见于年迈体虚的中老年人,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气大衰,九窍不利”。或劳倦内伤,损及中州,脾虚转输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养心,或为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累及于心。上述原因均可导致心气虚衰。气与血互相依存,“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心的主要功能之一为心主血脉,即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环周不休地运行,把水谷精微输注全身,发挥营养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全身血脉能否正常运行,全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即心的精气,为“心脏血脉之气也”,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血属阴而主静,气属阳而主动,血不能自行,必须靠气的推动。《血证论》曰:“运血者即是气”,“气行乃血流”,一旦气虚帅血无力,则血脉瘀滞,正如《医林改错》所说:“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瘀不通则痛,故引起胸痹心痛的发生。概之,本病不出虚实两端,或心血瘀阻,闭阻心脉,“不通则痛”,或心气虚衰,心失所养,“不荣则痛”,总属虚实夹杂为患。
  本方以补阳还五汤去地龙、桃仁、红花,加党参、枳实、茯苓而成。方中黄芪味甘,微温,补益脾肺心之气,“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医学衷中参西录》谓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大气旺则气滞行,血瘀通,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之谓,故为君药;茯苓甘淡平,燥湿健脾,党参味甘、性平,健运中州,益气血生化之源,黄芪与党参相配伍,补气升陷之效益显,使胸中大气得补,贯心脉、司呼吸、行气血之功得以正常发挥,共治心气虚弱,正气不足之本;川芎味辛、性温,温通血脉,活血行气,行血并能和血,行气之中兼以散郁,《本草汇言》谓:“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无所不至。当归辛甘温,补血和血,赤芍酸苦微寒,养血和血,活血散瘀止痛,且赤芍酸收可防川芎辛散走泄耗血之弊;赤芍与川芎相伍,则行血而不破血,补血而不滞血,上六药配伍,使心气充沛,运血有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共奏益气活血之效;枳实苦寒,行气化痰,宽胸利膈,为佐药。枳实与黄芪、党参配伍,补气而不滞气,气行则补乃得力,与赤芍、川芎配伍,使气行则血活,以上诸药配伍,使气虚得补,乃行血得力,血行络通,无留滞之患,则疼痛自止;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补益中焦脾胃之气,益气血生化之源。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今之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其故何也?盖人之肢体运动原脑髓神经为之中枢,而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之斡旋。乃有时脑中血管充血过度,甚或至于破裂,即可累及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遂失其司运动之常职;又或有胸中大气虚损过甚,更或至于下陷,不能斡旋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亦恒失其司运动之常职。此二者,一虚一实,同为偏枯之证,而其病因实判若天渊。设或药有误投,必至凶危立见。是以临此证者,原当细审其脉,且细询其未病之先状况何如。若其脉细弱无力,或时觉呼吸短气,病发之后并无心热头疼诸证,投以补阳还五汤,恒见效。即不效,亦必不至有何弊病。若其脉洪大有力,或弦硬有力,更预有头疼眩晕之病,至病发之时,更觉头疼眩晕益甚,或兼觉心中发热者,此必上升之血过多,致脑中血管充血过甚,隔管壁泌出血液,或管壁少有罅漏流出若干血液,若其所出之血液,粘滞左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右半身即偏枯,若粘滞右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左半身即偏枯。此时若投以拙拟建瓴汤,一二剂后头疼眩晕即愈。继续服之,更加以化瘀活络之品,肢体亦可渐愈。若不知如此治法,惟确信王勋臣补阳还五之说,于方中重用黄,其上升之血益多,脑中血管必将至破裂不止也,可不慎哉﹗如以愚言为不然,而前车之鉴固有医案可征也。
  邑某君,年过六旬,患偏枯原不甚剧。欲延城中某医治之,不遇。适有在津之老医初归,造门自荐。服其药后,即昏不知人,迟延半日而卒。后其家人持方质愚,系仿补阳还五汤,重用黄八钱。知其必系脑部充血过度以致偏枯也,不然服此等药何以偾事哉?
  又尝治直隶王××,其口眼略有歪斜,左半身微有不利,时作头疼,间或眩晕,其脉象洪实,右部尤甚,知其系脑部充血。问其心中,时觉发热。治以建瓴汤,连服二十余剂全愈。王××愈后甚喜,而转念忽有所悲,因告愚曰︰“五舍弟从前亦患此证,医者投以参之剂,竟至不起。向以为病本不治,非用药有所错误,今观先生所用之方,乃知前方固大谬也。”统观两案及王××之言,则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不愈昭然哉﹗而当时之遇此证者,又或以为中风而以羌活、防风诸药发之,亦能助其血益上行,其弊与误用参者同也。盖此证虽有因兼受外感而得者,然必其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而后激动病根而猝发,是以虽挟有外感,亦不可投以发表之药也。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组成:黄芪 生,四两[125g]; 当归尾 二钱[3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黄芪初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两剂服至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之气,气率血行,瘀去络通;以既能活血又能养血的当归为臣药,化瘀而不伤血;配以活血祛瘀的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引气入血,气血相溶,气率血行,使瘀去血行血生;再配以通经活络的地龙以增强瘀去络通之功。本方的特点是:补气药味少而量大,活血药味多而量少,具有补气以行血,祛瘀不伤正之妙功。

脑卒中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脑卒中主要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是偏瘫、失语、智障、二便失禁。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可以一药两用,一帖药前两煎口服,第三煎用于浸泡手足,内外同用,以增强疗效。脑卒中后遗症若伴有高血压病,可在基础方中加钩藤15g,羚羊角15g;便秘者加石决明12g,肉苁蓉15g。

外伤性偏瘫(脑或脊髓损伤后遗症)  不论是脑部外伤还是脊髓外伤所致的偏瘫,都可以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而且疗效可靠。上肢瘫加桑枝12g;下肢瘫加牛膝15g;智障加石菖蒲30g,远志15g;小便不利加泽泻9g;记忆力减退加益智仁30g,仙灵脾30g。

  格林巴利氏综合症  中医学认为格林巴利综合症属于“痿证”范畴。其病因多由于暑湿、湿热;病机乃湿热侵淫经脉,筋脉弛缓,日久伤及肝肾脾三脏,致使精血亏损,肌肉筋骨失常,初期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润燥舒筋,活血通络为主,后期多以益气健脾,活血通络、滋补肝肾,布精起痿为主。补阳还五汤用于格林巴利综合症,初期加苍术6g,黄柏6g,全蝎5g,油制马钱子0.1g~0.3g。后期加枸杞、寄生、仙灵脾各15g。

脊髓型颈椎病   早期的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晚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利,步行不稳,走路时有足踩棉花的感觉,甚至卧床不起,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补阳还五汤加仙茅10g、山萸肉10g、木瓜15g、白术15g。

  腰椎病术后  腰椎病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均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制马钱子粉0.3g吞服、地鳖虫10g、木瓜15克、牛膝15g、五灵脂12g。

腰椎管狭窄症  其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用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气虚血亏者加党参15g、白芍12g;腰腿冷痛者加鸡血藤15g、独活12g、桂枝12g。

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甚至行动困难。用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肝肾亏虚者加熟地黄、续断、骨碎补、淫羊藿各15g,补益肝肾,生血填精;气滞血瘀者减少黄芪为15g,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加为15g,木香15g,枳壳12g,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风寒湿痹者加伸筋草、威灵仙、透骨草各12g,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上药可以水煎内服,2次/日,也可装布袋微波炉加热直接热敷患病部位,3次/日,20-30min/次。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方中重用生黄芪以补元气,气行则血行,为君药;当归活血补血,为臣药;再配以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祛淤之品,使淤祛而不伤正;地龙长于通行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是治疗气虚血淤所致偏瘫的常用方。陆懋修在《世补斋医书》指出:“方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例以古法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若四两之芪即当臣以八钱之归。今则芪且二十倍于归矣。大约欲以还五成之亏,有必需乎四两之多者。”兹介绍以本方为主治疗盗汗、手足麻木、颤证、(淋巴)水肿、关节疼痛、心悸等6种疾病于下。

盗汗  男,73岁,2006-11-07就诊。主诉:夜间偏身汗出二年余,侧卧时不受压肢体侧汗出,凡洗澡日、或半夜起床日则汗出甚多,平卧或将双脚伸出于被衾外时无汗出,无其它不适。舌偏红,舌下络脉淤曲,苔中黄腻,脉细滑。辨为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治以益气活血,兼养心安神;补阳还五汤合归脾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2g,地龙12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9g,川芎15g,远志6g,石菖蒲12g,茯苓12g,麦冬12g,丹参15g,酸枣仁20g,大枣10g,甘草9g,糯稻根30g,碧桃干30g,7剂。11月17日二诊:夜间汗出减少2/5,舌偏红,苔黄腻变薄,脉细滑。原方去地龙,加煅牡蛎30g,五味子9g,7剂。12月1日三诊:夜间基本无汗。
按语:盗汗多见于阴虚火旺、心血不足,但本例舌下络脉淤曲,为血淤之象。《医林改错·血府逐淤汤所治之症目》提到“有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淤也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淤汤。”又因汗出分布不均,为气血运行欠畅,补阳还五汤较血府逐淤汤更适合病机。从洗澡、半夜起床、双脚伸于被外可影响盗汗程度来看,患者有一定的心神不宁征象,所以配合使用归脾汤。事实证明二方合用效果颇佳。

手足麻木
女,59岁,2006-04-25就诊。主诉:患者3个月前出现左手小指发麻,逐渐扩展至双手尺侧麻木;近来心情不佳,纳寐亦差,夜半辄因麻而觉醒,面黄体瘦,6个月体重减轻2.5kg,舌偏红,苔黄,脉弱。实验室检查:Hb96g/L。辨为血痹虚劳;治以益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0g,桃仁12g,红花9g,川芎12g,当归15g,赤芍12g,地龙12g,桂枝6g,生甘草12g,炙甘草6g,鸡血藤30g,仙灵脾15g,党参12g,14剂。5月12日二诊:双手发麻程度减半,不再有因麻而醒现象,每晚多睡2h左右。原方去鸡血藤,加秦艽12g,独活12g,丝瓜筋30g,桑枝30g,14剂以资巩固。
按语:手臂麻木而见寐差、面黄、体重下降、血红蛋白偏低,属血痹虚劳,本可以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调和营卫、通阳除痹,更用补阳还五汤的理由一是手指发麻扩展至臂,乃血虚日久蕴淤之象,二是取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之意,合当归补气生血,使气旺以促血行,去淤而不伤正。党参助黄芪补气,鸡血藤补血以活血。古方常以仙灵脾合当归治疗四肢麻木,《医学入门》云仙灵脾:“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故用之。

女,68岁,2006-05-23就诊。主诉:右足背麻2月,针灸治疗无效,时头痛,口干,便秘七年余,舌偏红,苔薄,脉细。痹证由于气血亏虚,便秘由于津枯肠燥;治以益气活血,润肠通便;增液汤加活血润肠之品:玄参15g,生地30g,麦冬15g,黄芪30g,熟地15g,川芎15g,桃仁15g,当归30g,仙灵脾15g,桑椹子30g,肉苁蓉30g,火麻仁30g,枳实30g,大腹皮15g,决明子30g,桑叶30g,元胡20g,7剂,分2周服用。6月6日二诊:大便每日通畅,矢气臭,足背麻减轻,今有咽痛,舌淡红,苔薄,脉细弦。便秘向好,血痹尚存,改以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桃仁12g,红花9g,川芎20g,当归30g,白芍12g,赤芍12g,地龙12g,生地30g,仙灵脾12g,桑椹子30g,肉苁蓉30g,生大黄5g(后下),决明子30g,桑叶30g,射干9g,7剂,分2周服用。6月20日三诊:足背麻续减,咽痛止,大便日通,舌淡红,苔薄,脉细弦。再予上述处方7剂,分2周服用。7月7日四诊:足背麻完全消失。
按语:阴血不足,津枯便秘;经脉失荣,因虚致淤而足背麻木,临床症状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病机则一。初诊以增液汤合活血养血兼润肠之品,大便日通的同时,足背麻木亦减轻;继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益气活血,配合桑椹子、肉苁蓉等补益精血又能润肠之品再服14剂,足背麻木自除。

颤证  女,76岁,退休,2005-04-27就诊。主诉:手抖头摇多年,胸闷,舌麻,自觉面部肌肉绷紧,舌淡红,舌下静脉淤曲,苔薄,脉小弦滑。颤证属于痰淤阻络,肝阳化风;治以活血通络,熄风化痰;补阳还五汤加熄风化痰之品:黄芪30g,桃仁12g,红花6g,地龙6g,赤白芍各12g,当归30g,仙灵脾12g,天麻12g,葛根30g,钩藤12g,珍珠母30g,全瓜蒌30g,半夏12g,丹参18g,柏子仁12g,陈香橼皮6g,7剂。5月4日二诊:手抖头摇程度及胸闷症情减半。上方去陈香橼皮,赤白芍各增至15g,加川芎12g,黄连6g,荆芥10g,7剂。半年后随访时患者诉当时手抖头摇及胸闷消失,再无复发。
按语:本证属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颤振。《赤水玄珠》命名颤振症:“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肝为风木之脏,又藏血主筋脉,风为阳主动,肝风内动,筋脉不能约束故出现手抖、头摇、面肌绷紧诸症。另一方面,舌麻、胸闷、舌下络脉淤曲提示痰淤阻络。其中肝风痰淤为标,老年气血不足为本。补阳还五汤补气养血祛淤,小陷胸汤化痰散结,天麻、钩藤、珍珠母、葛根平肝熄风。手抖头摇病在经络,舌下络脉淤曲为有淤血,这是使用补阳还五汤的关键理由。由于辨证正确,多年之疾愈于一旦且随访半年亦无复发。

(淋巴)水肿  女,41岁,无职,2006-12-01就诊。主诉:右乳癌术后二年余,2005-07结束化疗。顷诊右侧上臂明显肿于左臂约3cm,伴日夜针刺样疼痛和麻木感,甚则连及右侧肩胛部,稍恶寒,动则易汗出,舌淡红,舌下络脉淤曲,苔薄根部黄腻,脉细滑。另有2型糖尿病及子宫肌瘤手术后。右乳腺癌术后淋巴臂肿属于中医气血(水)郁滞;治以益气活血,舒经通络;补阳还五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0g,地龙12g,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桂枝10g,白芍15g,大枣10g,甘草10g,桑枝30g,丝瓜筋30g,鸡血藤15g,仙灵脾15g,苍术12g,白术12g,独活12g,细辛3g,附子6g,7剂。12月8日二诊:右侧上臂不痛,其肿程度减轻,麻木、针刺感白昼无、夜间偶有;顷诊腰酸,右上肢酸楚不适,仍动则汗出,舌淡红,苔黄腻变薄,脉细弦。上方去细辛、桂枝;加杜仲15g,怀牛膝15g,木瓜12g,7剂。12月15日三诊:虽右上肢仍粗于左上肢,但右臂淋巴水肿减轻一半以上,无麻无痛。
按语:上臂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因术中部分静脉及淋巴结切除,术后又多对腋窝行放射性治疗,使局部炎症水肿,淋巴液及静脉回流不畅而致。一段时间后自可消退,也有部分经年不消者。此症属中医“脉痹”范畴,乃术中创伤致脉络损伤,气血运行不畅,血淤水聚而肿。疼痛、麻木、舌下络脉淤曲,治宜益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为适切之方;汗出恶寒,宜黄芪桂枝五物汤调和营卫以通畅血脉;淋巴回流不畅似介于痰湿水蕴与血淤之间,故用附子、细辛、仙灵脾、苍术、白术通阳散湿,桑枝、丝瓜筋、鸡血藤、独活活络舒筋。组方目的在于益气活血,调和营卫,去除脉络淤阻,促使淋巴、静脉回流通畅,则肿胀痛麻减消,非单纯利尿之品可以奏功。

关节疼痛  女,77岁,无职,2006-11-24就诊。主诉:足麻不知着地两下肢疼痛麻木并浮肿,膝关节骨刺疼痛,影响行走,尤其上楼梯困难,浑身关节疼痛,头晕,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辨为经络气血水郁滞;先以二子七皮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利水去肿,化痰止眩:车前子30g,葶苈子15g,陈皮12g,茯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2g,泽泻30g,半夏12g,白术20g,天麻12g,潼蒺藜12g,7剂。12月1日二诊:两下肢浮肿减轻,头晕亦减,顷诊下肢疼痛麻木及关节疼痛如前,又新见嗳气、胃脘不适、胃内容物上泛、头痛,舌脉同前。前方去葶苈子、潼蒺藜;加川芎30g,香附15g,煅瓦楞30g,7剂。12月8日三诊:两下肢浮肿进一步减轻,麻木始去,足知着地,头晕又减,唯膝关节疼痛,头痛以太阳穴为主,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治以益气活血为主,兼温阳燥湿散寒;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地龙12g,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30g,赤芍15g,白芍15g,丹皮30g,制川乌6g,制草乌6g,苍术12g,白术12g,杜仲30g,茯苓皮30g,潼蒺藜12g,7剂。12月15日四诊:两下肢仅午后有极轻微浮肿,头痛、膝关节疼痛减半。
按语:初诊气血水郁滞,先去痰湿,二诊胃不适又暂调理脾胃,三诊方投以补阳还五汤加味以益气活血、散寒燥湿止痛,此乃根据主次标本不同而治有先后,顺序渐进。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化淤以外,配制川、草乌散寒止痛,重用丹皮专治骨刺疼痛,二术燥湿,诸药合用,相得益彰。

心悸  女,38岁,职员,2006-02-14就诊。主诉:患者1999年患病毒性心肌炎,长期服用盐酸莫雷西嗪9片/d,1日减至6片则频发早搏,故来求治中医。顷诊心慌、胸闷不适、气短7年余,劳累或走路稍快辄易气急,有时口干、口苦,纳差,舌淡,舌下静脉淤曲,苔黄腻,脉细而结代。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ST段改变。心悸属于气虚血淤;治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合炙甘草汤加减:黄芪50g,赤芍12g,当归12g,桃仁12g,红花6g,丹参30g,炙甘草15g,生地18g,大枣10枚,桂枝10g,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0g,生牡蛎30g,生龙骨30g,全蝎6g,石菖蒲10g,14剂。2月28日二诊:服中药后,盐酸莫雷西嗪由9片/d成功减至6片/d、并进一步减少至4片/d,其间自觉未有频发早搏,心慌、胸闷亦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无早搏。效不更方,再予7剂。3月7日三诊:早搏更少发生,原方去生龙骨、生牡蛎、赤芍、当归、桃仁、红花、全蝎;加苦参12g,半夏9g,茵陈9g,虎杖12g,瓜蒌皮12g,常山3g,予10剂以资巩固。
按语:究心悸形成机理,多为脏腑气血虚衰,心气鼓动无力,因虚致实,血滞成淤。诚如《景岳全书》所言:“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淤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补阳还五汤补气以活血,活血以去淤,虚实兼治,为适切之方。再以《伤寒论》之炙甘草汤、《医学启源》之生脉散益气滋阴养血,则心之体用气血阴阳无不涵盖。石菖蒲、龙骨、牡蛎均能安神定志;取全蝎代地龙为加强通络之功。三诊加苦参、半夏、茵陈、虎杖、瓜蒌皮、常山均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全方妙在重用补阳还五汤之黄芪,它药均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以此成功地实现了盐酸莫雷西嗪的减量。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以上所列诸病症,虽病位、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病机却基本相同,为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气血亏虚,气虚则行血无力,而淤血从生,投以补阳还五汤均可收效。黄芪重用方可显示药效,古法虽有黄芪五倍于当归之说,但临证时不必拘泥,应根据血虚、血淤程度轻重而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