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岳阳楼》课堂教学实录

 一寸大海 2017-12-13

第一环节  温故“引”新

师:杜甫的诗大家学得不算少了,从小学到现在大概有二十几首吧。

1:没统计过,但也差不多。

师:在中小学课本中,杜甫诗歌的人选比例应是古代诗人中最高的,可以称得上是NO1

(生笑)

师:我想听听大家对杜甫的了解,或者对杜甫诗歌的看法。一个基本要求,最好用自己的话说,不要背书。

哪个先来?先说的是可以尽享选择之利的呀。

2: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3:背书呢,这我们在初中就知道了。

师:那就你来吧。

3: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基本特点,高一时我们老师讲过。再有杜甫一生不得志,他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想当大官,可到死也没得到过皇帝的重用。

师:杜甫晚年先是“漂泊西南天地间”,而后是流落荆湘一带,根本就见不到皇帝。

3:他连自己和一家人的生活都解决不了,是个“寄食阶层”。

师:从《蜀相》《秋兴八首》《登高》这些诗篇,我们对杜甫晚年的生活,以及他的心理、精神世界可以窥其一斑。哪个同学还想谈谈?

4:杜甫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自己活得挺不如意,挺憋屈的,但好像从来没有直接怨过谁,尤其是从未责备过皇帝;他更多的时候还在想着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太平。

师:能举个例子吗?

4:一时想不起来。

师:课下可以梳理一下,可以就此一篇不错的小论文或赏析文字。(生:哇!不要!)

师:时时归纳,时时巩固,时时提升,这样大家的进步就是可见可感的了。李老师这么有学问,靠的就是这三点。(生笑,有生发出“嘘”声)

师:读杜甫的诗还有另一种读法,就是把他在某地、某时的诗,择其要者选那么一组,做专题阅读鉴赏,这样可能会有相对宏观、相对完整、相对清晰的理解与认识。

1:三个“相对”。(生笑)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读,这个专题就叫“杜甫与岳阳”吧。

第二环节  鉴赏探究

5:《登岳阳楼》我早就会背了。

师:是吗?还有哪些同学会背?好,有十几个。下面大家就一起背——(生:啊?)不会背的看着书读。

(生读或背)

师: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多大年纪?

157,不,56岁,差不多吧。

师:你又差不多。按中国人的算法,应该是57岁。当时杜甫在哪里?

生:(齐声)岳阳。

师:杜甫离开夔州后,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也就是大历三年的年底,到了岳阳。杜甫以前到过岳阳吗?

生:(齐声)没有。

师:说说根据。

6:“昔闻洞庭水,进上岳阳楼。”他早就听说过洞庭水和岳阳楼,今天终于见到了洞庭水,登上了岳阳楼。

师:我要给你鼓掌了。为什么?你居然把这两句诗解释得这么准确,连互文你都看出来了。那杜甫此时的心情如何?

6:应该是高兴的。好不容易见到了早就想见到的景物和建筑,当然要高兴了。

师:你说得有一定道理。清代有一位大学者和你的看法一样。这个人叫仇兆鳌,是研究杜诗的第一高手,他也这么看,他的原话是:“喜初登也。”

6:(得意地)英雄所见略同!仇什么?我得把这名字记下来。

7:看书,37页有。

师:但是也有不同意见,而且这个意见现在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

7:(向生6)你白高兴了。

师:傅庚生先生认为,这里面主要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大家同意吗?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交换一下意见,说说理由。

(生看书,讨论)

8:我觉得杜甫首先有一点高兴,但更主要的是沉郁。你想啊,早就想到这里登楼观水,可是过了几十年,到了迟暮之年也就是该死的时候才登上了楼,多遗憾。

师:这个理由初看有理,细细琢磨好像禁不住推敲。比如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想登泰山,可是直到前年,我参加安徽教育杂志社的作者笔会才第一次登上泰山,你说我是高兴呢还是沉郁呢?

8:您这是狡辩,您能跟杜甫比吗?(生笑)

师:错,是杜甫能跟我比吗(生又笑)

8:您是自己不花钱,有人接待就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杜甫是漂泊流浪到岳阳,没吃的,没地方住,连年怎么过都没辙呢,这个时候登岳阳楼,就是高兴也是沉沉的高兴,是打了折扣的高兴。

师:傅先生也是这么想的。他说:杜甫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等许许多多感触,才写下开头这两句。

9:开头给全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个人不幸,国家动荡,所以最后的“凭轩涕泗流”就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发作内心,痛彻肝肠。

师:你能从整体上去考虑,不错。掌声鼓励!也可以这样说,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饱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所以读的时候要——

生:(齐声)慢些。

师:对。聪明!孺子可教。但毕竟是到了年轻时就心仪的岳阳楼,所以置身楼上,放眼四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第三四句很有气势,读的时候要有胸藏天下的豪迈。我们把前四句连起来读一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0:“错了,是'日月浮’。”

11:“老师读错了。”……

(生鼓掌)

师:给我叫倒好呢?我错了吗?

12:书上可是“乾坤日月浮”,您却背成了“乾坤日夜浮”,差远了。

师:刚上课的时候调查过了,这首诗很多同学早就会背了,有的可能上小学时就倒背如流了。你们以前背的是“日夜”还是“日月”?

生:日夜——

师:其实老师也发现了这个差异,但我还是按照以前的印象去读。这算不算是我背错了呢?

生:算!

生:不算!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怎么理解?

9:这是杜甫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景象。洞庭湖把吴地和楚地分开,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这是写洞庭湖的壮观。

师:应该还有想象夸张的成分,肉眼是看不了那么远的。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套用中央电视那句广告词,就是——心有多大,世界就多大。

师:注意一下这个同学的解释,“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他把乾坤解释为日月星辰和大地,这是对的。而且他是认同“日夜浮”的。”

13:但是老师,课下注释引了《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分明是“日月浮”这一说法成立的证据嘛?

师:郦道元比杜甫早了200多年,用郦道元的话给杜甫的“日月说”做证据似乎也勉强说得通,或者说杜甫写这句诗的时候是从郦道元的话里得到了灵感

13:对呀,谢谢老师您支持我。

师:但是,这并不能说“乾坤日月浮”就是最佳答案或正确答案。这是一首律诗,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

生:(齐声)对仗。

师:那好,大家从对仗的角度比较一下,是“日月”好,还是“日夜”好

13:“日夜”好。东、南是空间方位,日、夜是时间两极,时间对空间,绝配。

14:“日月”也可以吧。东、南两个方位,日、月两个星体,也能对上。

师:严谨的对仗,还要考虑到两句的句法结构。“乾坤日月浮”主语是“乾坤日月”,“乾坤日夜浮”主语是“乾坤”,大家看从这个角度,哪句更好些?

生:(齐声)日夜浮。

师:答案统一了。当然,杜甫是不懂今天的这套语法知识体系的,但他在写诗的时候是很自觉地严格遵循语言的基本规律,遵从语感的。另外,从我所见到的众多版本的杜诗看,无一例外的是“乾坤日夜浮”。课下注解该诗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本书的著者是我刚才提到的仇兆螯。我查了查,里面其实也是“乾坤日夜浮”。

15: 您的意思是,教材印错了?

师:可以这么理解。这不是版本问题,而是是非对错问题。

15: 那考默写时怎么办?

师:你说呢?

15:我爱分数,更爱真理。

师:很高兴,同学们能发现这个问题,并且能进行有理有据的研讨。杜甫这两句诗写得境界宏大壮丽。这境界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的,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的。他自己的境况那么艰难,但他没有耿耿于怀;他慨叹自己壮志难酬,主要是因为自己失去了报效君王的机会。杜甫是很自信的,刚才有同学说他的理想是当大官,多大的官,我认为是宰相,他是以诸葛亮自比自况的。说这首诗沉郁,我觉得应该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

16:但是他也写到自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该怎么理解呢?

师:你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上中学读这首诗时,对这个地方也不理解?

16:您的老师怎么讲的?

师:记不清了,好像到最后也不怎么太明白。有没有哪个同学给解解惑?

8:我这样理解,造成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原因,不是杜甫个人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的战乱和动荡。天下像杜甫这样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很多。所以,这两句既是写杜甫自己,更是写天下的苍生。推己及人,这是杜甫的博大胸怀的标志。

(生鼓掌)

师:你说得很好。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但我赞同你的观点。为什么“亲朋无一字”,不是朋友冷漠,不惦记老杜,在岳阳,杜甫就是靠了一个叫郑泛的朋友的帮助才过了年关的。据说开始郑泛只能给杜甫粥喝?为何?怕这个饿了多少日子的朋友撑死。杜甫四处漂泊,亲朋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具体方位,写信了最终也只能是“地址不详,退回远处。”更何况,亲朋可能也在漂泊中。即便遇到了,更多的也是偶遇。

17:杜甫在岳阳楼,面对浩渺的洞庭湖水,在感受到震撼的同时,主要还是忧伤。

师:“忧伤”?有点小资情调。扩充一下,四个字。

17:忧时伤世。

师:好!大家记下来。清代有个叫浦起龙的,评价这两句诗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板书) 清初黄生评价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他们是从诗的写作技法的角度或者是从诗歌表层内容来谈的。课后练习题第2问说,“诗的境界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就是受了他们这个评价的影响。实际上,大家刚才谈的,已经深入到诗歌深层的探究了,或者可以说,大家准确触摸到了老杜的脉动。杜甫不会把注意力停留在个人的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涕泗流”,忧伤,悲愤,焦虑,无奈,百味杂陈。

下面请大家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诵读几遍(生读1分钟)

第三环节  拓展延伸

师:杜甫在岳阳居留的时间并不长,从大历三年冬末到第二年初春,不会超过两个月。从时间上也可以看出,这只不过是他为了度过年关而不得不作的暂时的停靠。他在岳阳写了四首诗,一首是写给有一面之交的朋友,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郑泛,题为《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主要是请求帮助。有兴趣的同学上网查一查,里面有很多句子,读后令人心酸。

1:好的。

师:教材36页还有两首,大家读一读,看能不能读明白。这样可以对杜甫与岳阳的关系有比较完整全面的了解。(生读)

谁能谈谈?或者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

18:杜甫挺爷们儿的,是条汉子,在那么窘迫的境况下,居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师:你从哪读出来的?

18:“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他认为自己会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那一天的。

师:也可以理解为给自己打气。或者说老杜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一生就以潦倒、落魄为终结,在心底对前程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儿渴望吧。处在困境中,如果连这最起码儿的憧憬都没了,活着也就只能是活着。

19:杜甫凳了几次岳阳楼?

师:最少两次。刚到时一次,写了《登岳阳楼》;年后又一次,是在刺史裴使君陪同下。

19:是不是裴使君接济了杜甫,让他在岳阳过得还不错。

师:没有相关史料,但杜甫一家没有饿死在岳阳,总算在岳阳人的鞭炮声中比较顺利地过了年,应该是靠了郑泛或者裴使君的帮助的,

20《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我读不太明白?

师:具体说说。

    20:“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说的是谁?“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是什么意思?

师:哪个同学能解答?……大胆些!

8:这首诗应该算酬答诗,是写给裴使君的,所以我觉得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应该是称赞裴使君。

师:称赞他什么呢?

8:不太清楚。

师:这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想一想,《滕王阁序》“徐孺下陈蕃之塌”——

8:明白了,杜甫说裴使君就像陈蕃那样能礼贤下士,而自己就是徐孺子,杜甫希望裴使君能收留、款待自己。

师:真聪明!孺子可教。

1:又来了!

师:“谢宣城”是谁?

8:谢,南北朝大诗人。是不是杜甫说裴使君的诗写得好,可以跟谢PK

师:对。尽管裴使君的诗一首也没留下来,肯定也没有杜甫的好,但杜甫还得这么说。有求于人,说点吹捧的话,做点感情投资。

21:杜甫也不容易呀。那么大的诗人,还得拍马屁。(生笑)

师:没办法。但他说得比较含蓄,明明自己想留下来,想让人善待一下自己,但又不好意思直说,还得顾及自己的面子或者说是尊严。

20“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呢?

师:这里面也用了个典故。谁知道?

8:好像是屈原与渔夫的问答吧,但什么意思我不清楚。

师:(ppt出示渔父与屈原的对话) 说说我的理解。杜甫实际上是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陈蕃那样,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违背渔父的劝说,留在岳阳从此不再“与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换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礼加徐孺子”,那么我岂敢违背渔父的劝说,只好“与世推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继续无奈地“南征”。

22:杜甫的愿望实现了吗?

师:当然没有。可能裴使君没有读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领会了而装作不知、不愿理睬,总之,杜甫很快离开了岳阳奔向衡州。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阳其实是杜甫的另一个伤心之地——还有一个是江陵;只是伤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因为他对留在岳阳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离开岳阳后不久后所作的《南征》,诗中有“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满与愤慨,这其中,恐怕也应该分一点儿给岳阳的裴使君吧。

22:哇,厉害!

师:你是在称赞我吗?谢谢!(生笑)谁也不会想到,没被岳阳接纳的杜甫却因为一首诗成为岳阳的名片,我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杜甫是怎样看待这戏剧性的一幕。“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杜甫的尴尬、无奈,早已随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水消逝在茫茫历史长河,“生为凄凉人,死后辉煌鬼”的大戏在这一千多年里却在循环中不断地上演着。

何时落幕?我不知道。下课!

 

相关链接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群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作品赏析

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 end#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