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经络穴位】大肠经:温溜穴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7-12-13

 

【经络穴位】大肠经:温溜穴  


温溜穴
     Wēn liū
      大肠经

        取穴方法:
  温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经络穴位】大肠经:温溜穴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经络穴位】大肠经:温溜穴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温溜穴(逆注穴,蛇头穴,池头穴,地头穴,通注穴)解析:
  1)温溜。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该穴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
  2)逆注。逆,反也。注,灌注也。逆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上行。注是对有形之物的形容,其运动方向向下。逆注即是与有形之物向下的灌注方向相反,而本穴气态物的运行方向正是如此,故名逆注。
  3)蛇头、池头、地头。蛇,头小身大之动物也。池,水池也。地,田地也。头,首也。蛇头、池头、地头皆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总量与输出量的比喻,意指输出量小也。蛇头与其身相比为小、池之头与其池相比为小、地之头与其地相比为小,故名。
  4)通注。通,通过、通行也。注,灌注也。通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不光有悄悄地溜走散失的变化,气态物同时也不断地散热缩合如细雨之降归走本经,故名通注。
  5)大肠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天部之气,其变化为不断地散失,微观下的穴位四周如有众多细小的空隙一般,故为大肠经郄穴。
       附注:温溜穴为手阳明经郄穴。
       温溜穴意义: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较干燥。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以缓慢的蒸散之状循大肠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散发大肠经气血之热,向大肠经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湿。

【经络穴位】大肠经:温溜穴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主治疾病: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头痛。
  〖治法〗有余于气则泻,不足则补,偏寒加灸。
  〖生理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转载】甘草粉加葡萄,乳房肿块消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转载】甘草粉加葡萄,乳房肿块消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