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胃经:外陵穴
外陵穴 Wài 1íng 胃经
取穴方法: 外陵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外陵穴 解析: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诸穴,胃经下部气冲穴等穴传来的天部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上下风气交会后在本穴形成了一个风气场的驻点,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则随着在本穴的风停气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积的土丘,故本穴名为外丘穴。 外陵穴意义: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地部脾土。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随气态物冷降并由天部沉降于穴外的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

主治疾病: 腹痛,疝气,痛经。 〖人体穴位配伍〗配子宫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