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 ![]() 光泽县,属南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江富屯溪上游,武夷山脉北段,与闽赣两省的武夷山、邵武、建阳、黎川、资溪、贵溪、铅山七县市交界,被江西三面包围。 光泽是福建省 19 个边界县(市)之一,是鹰厦铁路进入福建的第一个县,316 国道横贯县境,县城距武夷山机场大约 100 千米。 境内群山连绵,山高谷深,千米以上山峰有 570 座,有 “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山” 之说。光泽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盛产粮食、烟叶、药材、瓜类、甘蔗、荸荠等,水产养殖、畜牧业发展迅速。 光泽县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以景好而命名:光泽,含山光水色之意。清康熙版《光泽县志》就以 “青山耸翠,碧波潴秀” 八个字来描绘县境的地理特征。指境内群山耸立,林海茫茫,形如绿宝石,熠熠生光。又是溪河纵横,涧泉稠密,百溪之水;全然集聚之地。把光泽二字注释得淋漓尽致。 以产银而成名:光泽,其字义是指物体表面反射的亮光。唐武德七年(624),割邵武县之北的光泽、鸾风二乡置洋宁镇时,就有光泽乡之名了。传说,唐初时,光泽乡在北路,因太银的银矿质量很好,县令到光泽巡按时称赞 “此银甚佳,光泽很好”,唐高祖李渊看到后 也赞叹 “此银妙哉,光泽佳矣”。地名因此而来。 以传说而得名:一是相传很久以前,光泽县叫乌纱县,白天黑夜都黑洞洞的,像是乌纱盖顶。原因是一条修练了千年的黑龙精,把整个县城弄得天昏地暗、鸡犬不宁。后被下凡视察的二郎神除去。百姓为感激二郎神除灭龙精,重见光明,福泽人间,便把 “乌君县” 改叫 “光泽县”。 光泽县一度曾划归江西管辖。1913年,裁府并县,光泽属建安道。1928年撤建安道,属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建瓯)。1934年8月,属江西省南城督察区。1947年8月,属福建省建阳专员公署。 从语言上来看,光泽方言属于和抚州话类似的抚州赣语,福建的赣语区主要是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将乐、顺昌等闽北县市。这一带讲的方言和赣东地区极为相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