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書法秘法〗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晚 秋* 2017-12-13

把楷书写死了,其实也就是说你把字写了呆板了,没有变化了,写的僵硬了。

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只写楷书,不写其他的书体。

这种现象其实在学习楷书的人当中是非常普遍的。我见过好多人,他们的理由就是,人的一生很短暂,而且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那么,书法又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他觉得用他一生有限的精力是没有办法去攻克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所以他选择用她这样的几十年的时间来专攻书法中的一个书体,他认为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完全地将这个书体给写好了。

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正确的。人的一生确实经历是很少的,而书法又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做得更好的话,只有可能在这其中倾注更多的精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你这一生就只能学习这一种书体,或者说你一生就从来不接受其他的书体,这样来说的话是不对的。

这就好比我们说一个专家。他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他可能是研究某一个人物中的专家。比方说我们说某某是一个研究清朝历史的专家,而且他研究的还是晚清的历史,那么他研究晚清历史中的哪一个人呢?比方说他只研究慈禧这个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他这几十年之中,只能看关于慈禧的东西呢?

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研究慈禧的生平,研究慈禧的一生,而其他的历史,而比如说清朝是怎么建立的,慈禧之前的清朝是什么样的,慈禧死后清朝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他要不要有所研究和涉猎呢?我认为这些问题,他当然都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不仅对于理解慈禧那个朝代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它还有利于给慈禧做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

如果他只专注于研究慈禧这样一个人。只研究从慈禧的出生,然后到慈禧死这一段经历的话,其他的时间他不去涉猎,他也不去了解,那么他就无法从一个全局的,或者说从一个历史的、大的维度上来理解,慈禧这样的一个人物,那么它的研究是有偏颇的。

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这同样的我们学习书法也是这样,我们学习书法当然可以,只专攻一种书体,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学习楷书玩不去涉猎其他的东西我们要把其他的书体都要了解到,而且都要掌握一点,这样的话对于我们学习书画来说是很好的,如果你只写楷书的话,那么砍树,只会越学越死板。

这是我们常见的,很多人写楷书写的很死的一个原因。

第二、执笔太过僵硬

这个问题其实就有点牵扯到执笔法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宋代的苏轼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执笔无定法。但是我们还知道另外一个书法家,比方说欧阳询,他会说要抓的紧握的牢。

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那么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去考察苏轼和欧阳询这两个人的书法你就会看到他们的书法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欧阳询的楷书相对来说是好一点的,他的楷书,法度严谨,中宫紧收,历来被人所称道,但是如果你去看他的形书的话。他的行书写得非常的拘谨。在艺术水平上相比于他的楷书来说就会大大打折扣。但是我们去看,苏轼的书法的话,你会看到苏轼的说法是一种潇洒,洒脱的气度在其中的。

这一点当然与这两个人的性格有关,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一种差异,也许和他们两个人的执笔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这当然也启示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执笔的时候不能太过僵硬。

第三,对原帖的表现力度不够。

什么叫对于原帖的表现力度不够呢?也就是说,有些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他可能把某一个书家很重要的特质,或者说他书法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给忽略掉了。

这当然也有可能和他现在的字帖有关,当然也有可能和他临帖的模仿人能力有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写楷书,知道这3点原理,落笔如神!

当然,这样的问题解决,也是很简单的,第一要选择一个清晰的,一个好的临帖的版本,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掌握好你临帖的技巧。

而选择一个好的临帖的范本的标准就是要清晰,而且他对于细节的呈现,不模糊,能够很清晰的给你呈现出这一书家在书写过程中的某一个细节。

而所谓的好的临帖的技巧都就是能够百分之百地展现这位书法家的书法面貌以及他的书写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