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简会计原理(三)

 京鲁老宋 2017-12-13



第 三 章

记账的工具



第一节 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按照业务事项填制的一张简表。记账凭证是登分类账本的基础。

分类记账时,如果每一次都直接记到账本上,拿取账本十分繁琐。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每发生一笔业务,就先用一张简表预先分类登记,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简表之后,再将各个简表中涉及“同一账本”的内容逐一转登这个账本上。依次挑选,依次登账本,使直接登账本的繁琐化为简易。后来,人们又发现这张简表还可以用来粘贴原始的票据。经过不断完善,这张原先分类登记的简表定型为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为原始票据提供生根之处。把各项业务的原始票据,如发票、银行入账通知单、费用报销单、差旅费报销单或借款单等,贴在记账凭证背后。将原始票据贴在记账凭证后面,既便于登账本之前审批,也便于以后查对。


二,为转登账本提供方便。因为登记凭证和账本都是遵循的记账规律,所以转登账本时,记账凭证的栏对应账本栏,记账凭证的栏对应账本栏。


记账凭证的实际样式如下:(为便于比较,暂用“借贷”符号的记账凭证样式)



第二节 分类账本

分类账本是具有一定格式,由若干账页组成的,对所有经济业务按时序分类登记账目的表格式记录本。账本登记的内容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目前使用的分类账本主要有两大类:


 日记账本

日记账本是从流水账本直接演变出来的,每发生一项业务, 就按照日期及收支金额记一笔账。日记账和流水账主要的区别是把一本流水账本分成了两本:一本叫做“现金日记账本”;另一本叫做“银行存款日记账本”。


日记账本的实际样式如下:(为便于比较,暂用“借贷”符号的账本样式)


日记账账本是为了加强管理而设置的特种账本,由出纳人员根据经手的现金或银行转账的业务随时登记,并定期与会计负责登记的分类总账账本核对。检查是否有哪项业务漏记了。无论会计登记的“银行存款总账账本”是否设有明细账本,都必须为出纳配置日记账账本。如下面表格所示:


 分类账本

登记流水账式的日记账简便易行。可是,当人们需要了解增加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是来自股东投资、借款,还是销售收入?或者需要了解减少的资金用到哪里去了,是购入了商品、固定资产,还是支付了各种费用?这时,只登记流水账式的日记账就不方便了。 


为了随时了解资金的来源与去向,摸索出了分类记账法,此方法是当每发生一项业务时,就按照发生业务所涉及的种类,在一个分类账本上登记资金的金额增加或减少,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分类账本上,登记这笔资金的来源与去向。特殊情况的数量不多,例如,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等并不登资金变化。


分类记账可以使每个账本的累计数(或余额)一目了然。


本书主要介绍登记在分类账本上的分类记账法,会计学中称复式记账法。

分类账本的常见样式,与日记账本的样式是一样的。(为便于比较,暂用“借贷”符号的账本样式)


依照会计准则,根据企业需要,可以分级设置分类账本。

1,一级分类账本称为总账账本。总账账本需要预设页码并在目录页中标明。

2,二级分类账本称为明细账本。明细账本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自行确定。

3,三级、四级分类账本等,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置。

分类账本的分级如下所示:


会计法规只针对少数总账账本(总账科目)规定了明细账本(二级科目)的名称,企业应当遵照执行。



第三节 会计报表

为了全面、直接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数据,设计了会计报表,这些报表的数据主要源自各个分类账本的余额。会计报表既可以直接看数据,更可以计算出一些会计指标,来检查企业经营的整体情况。

最常见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三张报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表1)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的资产来源中,负债的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资产负债表还有一个作用,可以检验账本登记的对错。如果“资产合计”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不平衡,即存在错记的地方,但是平衡了不一定全对,例如,在两个账本上重复登记一样的数字,仍然表现为平衡。


利润表(表2)又称为损益表。利润表反映企业赚钱的能力,也就是盈利能力。从表2中可看出,收入包括多种收入;费用支出也包括多种支出。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得到的净利润,据以判断企业投资回报的效果。


现金流量表(表3)里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本书暂不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在详解的会计学原理中学习。


勾稽关系是指三张会计报表的数据之间的对应检验关系。如果报表内部或报表之间的相关数据不一致,说明报表的编制存在问题。下面三张报表的外侧数字显示出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企业需要设计一些财务指标,用来分析经营状况。这些指标所涉及的报表可以从下图看出。

(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可见《财会的规律》,郭岭松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 

 资产负债表


 二 

 利润表


 三 

 现金流量表

(未完待续)




文章版权归《财会世界》所有,转载敬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