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古玩城国际拍卖首届古钱币拍卖(七):历代

 闻道山人 2017-12-13

拍卖信息


北京古玩城国际拍卖

首届古钱币拍卖

 

预展时间:

2017年12月17日-20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2017年12月21日 14:00

 

预展及拍卖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1号

北京古玩城A座5层拍卖厅



网络竞拍规则



北京古玩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古玩城。北京古玩城建于1995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文物经营资质的古玩市场,也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本次钱币拍卖以名家旧藏为主,涵盖历代精品,可谓国内钱币秋拍的饕餮盛宴。

此次拍卖与华夏评级合作推出评级优惠,凡拍品送华夏评级,享受8折优惠服务。




(七):历代

1103

南朝·梁 太清丰乐传形

(23.4×1.8mm)

RMB: 6,000-20,000

太清丰乐因背无四出,文字颠倒俗称传形,而铸造工艺又精于同类背四出常品,应属当时试铸性质,近几十年只见老谱拓片有所记载,实物绝难一见。而此品的实物面世更加对研究南北朝时期宗教文化及当时钱币的铸造工艺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民国先贤罗伯昭先生最早提出系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公元547年-公元549年)所铸,民国时期视为珍品。就钱文“太清丰乐”而言是将年号“太清”与吉语“丰乐”并用的一类极有特色的古钱币。“太清”二字横卧于穿口上下,造型别具一格,这在中国古钱币中是不多见的。此“太清”或出自《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太清即为天道(自然)。此品通体金壳,文字清晰有力,实属极为难得收藏精品,极美品。

1109

十六国·前凉 凉造新泉

(19mm)

RMB: 6,000-15,000

十六国时期前凉所铸,是以国号为名的第一种方孔钱。前凉地处西北边陲,此钱轻薄,历经千年不易保存。今存世极少见,老谱被誉为“古钱五十名珍”之一。备受历代古钱币收藏家的青睐。因铸造漫夷,品相姣好者则更为难得,是极具收藏价值的古钱大名誉品,极美品。

1113

唐 开元通宝背三祥云

(25.6×1.4mm)

RMB: 15,000-80,000

此开元通宝背后三朵祥云铸造精湛不同于正用品,极为难得。应为盛唐时期宫中祈福之用。祥云代表祥瑞之兆,彰显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目前已知开元通宝背三祥云存世仅数品而已。为开元系列中大名誉品,极美品。

1114

唐 开元通宝背十月

(23.4×1.6mm)

RMB: 8,000-20,000

此品为孙仲汇先生旧藏,开元钱见有背月纹、双月纹、四月纹。此枚十月纹环列于穿口尚属首见,关于月纹有诸多美丽的传说,而此十月为唐开元通宝中创建品,极富研究和收藏价值。此枚钱币朱砂锈色极美,背附蓝绿点缀,更显秀丽,极美品。

1115

唐 得壹元宝、顺天元宝一对

(顺天36.9×3.5mm;得壹37.8×3mm)

RMB: 8,000-20,000

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均为安史之乱时期史思明政权所铸,以一当百枚开元通宝小平钱,属于特殊时期的地方性钱币。安史之乱结束后,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曾被大量销毁,重新铸佛。钱文寓意均体现中国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之中得壹元宝由于铸期更短,自此泉界皆云:顺天易得,得壹难求。而同坑完全未流通更为难得,极美品。

1119

唐 顺天元宝大样刻花

(39.2×2.3mm)

RMB: 6,000-15,000

背穿上莲花代表着三教结合,此钱寓意吉祥。人物服饰为唐代盛装,錾工精美异常,为典型盛唐风格,钱体铸造精良、图案清晰,背图中穿左、右、下共精雕了12位人物形象(3位大人,9位婴孩)浮于彩霞,共同映衬着穿上方的宝莲花,莲花象征着圣洁,出淤泥而不染,既是儒家所说的君子,还是佛家中众多佛祖的宝座。在莲花宝座的映衬下左右两侧的东王公西王母庇佑着这个家族的子孙兴旺,加官进爵的美好愿望。此题材目前仅见,极其珍贵。极美品。

1120

唐 顺天元宝母钱

(38.6×3.5mm)

RMB: 8,000-20,000

唐代的铸钱方法中,有一种需使用母钱(钱模)在泥范中印模,再浇以铜液。待冷凝成钱后,打破泥范再进行打磨加工,最终成为行用钱。此枚顺天元宝直径较同版钱币稍大,笔画精巧,穿口精修,铜质白如雪,极其细腻精整,为母钱典型特征。唐代母钱存世极少见,尚有待深入研究探讨。此品可做唐代母钱标本,学术价值高,极美品。

1124

五代十国·燕 永安一千铜铁一组

(铜46.6×3.6mm、铁48.9×3.9mm)

RMB: 60,000-180,000

五代时期北方大燕政权铸币,永安一千铜钱被誉为“古泉五十名珍”,存世极罕见。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割据纷争,经济紊乱。多出现铸造大钱或铁钱等情况。其中大燕政权因统治者极力搜刮民脂民膏,残暴不仁故而被史学界称为“桀燕”。桀燕政权时间极短,所铸钱币均凤毛麟角,尤其铜钱更为珍罕。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收藏价值,美品。

1126

五代十国·后蜀 广政通宝一组三枚(25mm)

RMB: 30,000-100,000

广政元年(公元938年)开铸广政通宝,这也是后蜀政权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铸有铜、铁、铅等不同质地。但这些主要是地方性质的货币,对人民的剥削程度远远低于虚值大铁钱。其中广政通宝铜钱铸期较短,与后蜀的国号钱大蜀通宝并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中。图中(左一)广政通宝是目前仅见的版式,铜质。钱体铸工规制精整。包浆熟润,大开门,直径25毫米,与广政通宝铁母相当,属于相同铸造级。钱文采用八分书,古拙但法度严谨,符合时代特征。四字写法与广政铜钱或广政铁母均有差异。“通”字“甬”头部扁平、较宽,走之旁写法特殊,遒劲有力。钱背郭肉分明,形似开元通宝风格。后蜀政权后期由于经济开始下滑,主要铸行及流通广政通宝铁钱。铜钱方面的铸造包括铁母在内,工艺应该会比早期粗糙。对于这枚又大还富有“精气神”的钱币,应该系后蜀政权早期所铸。或为母钱的一种试铸版,地位特殊。为五代十国钱币再添一枚名珍,极美品。

1127

五代十国·楚 天策府宝背龙凤

(43.1×6.3mm,50.39g)

RMB: 180,000-580,000

十国时楚国铸币,楚王曾受后梁太祖册封为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天策府宝即为纪念此事所铸,性质特殊,存世极少见。被誉为“古钱五十名珍”。钱文楷书,气势磅礴。钱背龙凤形象生动,铸工精湛,应为开国纪念币或镇库所用,目前仅知此一品,为天策府宝钱再添一珍。极美品。

1135

北宋 重和通宝一对

(隶25.8×1.1mm、篆25.7×1.2mm)

RMB: 6,000-15,000

北宋徽宗重和元年 (公元1118年)铸,篆隶成对。重和年号仅一年时间。钱币铸造时间短,因铸造精美绝伦,又是徽宗的对钱币类中的大名誉品,故一直是古泉爱好者最追捧的泉品之一,极美品。

1136

北宋 元祐通宝背陕一对

(24×1.3mm,23.8×1.6mm)

RMB: 8,000-20,000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公元1093年)铸造,钱文行书、篆书成对。背陕为记地,此地多行用铁钱,铜钱铸量较少。元祐通宝无论行书、篆书铸造均精美,钱文为名家所书,书法功底深厚,同时也体现宋代铸钱工艺的精湛,极美品。

1142

西夏 光定元宝篆书

(25.4×1.5mm)

RMB: 30,000-100,000

西夏神宗光定年间(公元1212-1223年)铸,为西夏最后一种年号钱。钱币楷书、篆书成对。其中光定元宝篆书存世极罕见,且纵观西夏王朝铸币,钱文篆书寥若晨星。由此可知,此时西夏无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钱币制度均深受北宋影响。光定元宝篆书早年存世仅一二品,一度是西夏钱币名珍,极美品。

1154

金 泰与金代楷书泰和

(29×1.6mm)

RMB: 8,000-15,000

楷书泰和沿用徽宗五等钱制,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均为珍稀品种。此品区别于元铸泰和。笔画铁画银钩,清晰有力。与金代楷书泰和一脉相承。是泰和楷书系列中缺一不可的珍稀品种,极美品。

1155

金 泰和重宝折十篆书

(45.1×3.5mm)

RMB: 6,000-12,000

金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泰和重宝钱文为金代著名书法家党怀英手书。字体采用“玉箸篆”,笔画优美流畅。金代铸币深受宋徽宗影响,传其遗韵。泰和重宝折十则是古钱币中最精美的钱币品种之一,深受藏家喜爱。此品为祈福坑,满金包浆者极其难得,极具收藏价值,极美品。

1156

辽 会同通宝(杜纯旧藏)

(23.8×1.1mm)

RMB: 180,000-300,000

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年间(公元938-公元946年)所铸,前谱并无记载。为近年所发现的新品种,弥补了辽代铸钱史。早年拍卖会曾出现一品,目前所知仅两三品。钱文铸造清晰,为辽代钱中数一数二的名珍,极美品。

1159

辽 百贴之宝

(34.7×2.1mm)

RMB: 25,000-85,000

辽代“百贴之宝”,“贴”为契丹语意为“钱”,可译为俗语百钱之宝。属帝王赏赐所用,非行用钱,传世极少。格外珍稀,是辽代宫钱中的名珍,美品。

1160

元 至正通宝背寅一组3枚

(24.3×1.6mm、28.9×2.3mm、32.4×2.5mm)

RMB: 8,000-20,000

元朝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始铸,采用五等钱制。钱背采用汉族地支纪年,铸为八思巴文。由于折值与纪年组合,品种较多,目前发现的有卯、辰、巳、寅、午,其中以寅最为稀少。而集齐此一套者更为难得,且锈色一致。难得佳品,极美品。

1169

元末起义军 天佑通宝背贰

(28.6×1.6mm)

RMB: 6,000-15,000

元末起义军张士诚天佑年间(公元1354年-公元1357年)铸,铸造精美,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数种,均较稀见。尤其以折二最为难得。因此钱为毁佛所铸,铜质精良,意义非凡,极受藏家喜爱,极美品。

1188

明 隆庆年造背计值

(35.4×3.4mm,24.5g)

RMB: 80,000-180,000

隆庆为明穆宗年号(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隆庆四年曾铸行隆庆通宝,当年两京铸钱仅二万贯,只及嘉靖时两京铸额的一半,故今行用钱尚且少见。此品银质,意义特殊。明代为了弥补财政拮据的情况,特派专人到各地开采银矿并铸造了一批专为检验银质成色的银钱,又因此类钱背多有计值,可以断定隆庆年造应是供皇家呈检的样币,后期万历矿银性质应与此一脉相承。目前已见有三钱、四钱等品种,应为成系列的计值钱,存世均罕见。此枚钱背计值不够清晰,但重量与当时七钱或八钱的重量接近,目前仅见。极具研究与收藏价值,极美品。

1189

明 崇祯通宝折五背甲乙丁一组三枚

(甲34×1.8mm,乙33.9×1.5mm,丁34×1.8mm)

RMB: 30,000-80,000

明思宗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铸。崇祯钱背文种类繁多,常见均为小平。此三枚为折五,发现品种有工五、户五、监五,折五天干系列实属首次发现,弥足珍贵,美品。

1190

明 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

(47.4×2.7mm)

RMB: 15,000-35,000

明熹宗天启年间(公元1621-公元1627年)铸。天启钱品种较多,“密”为密云局,铸量极少。背密十一两存世稀见,是明代天启钱币中的大名誉品种。对于天启大钱的收藏近年来逐渐升温,已成为如今天启大钱系列可遇不可求的热门品种。此品钱体厚重,铸造精美,包浆温润。为难得一见的开门见山之品,极美品。

1202

清 祺祥重宝合背

(34.5×2.3mm)

RMB: 30,000-120,000

祺祥为清代年号钱中的大名誉品,咸丰皇帝临终前留有八位顾命大臣辅佐朝政。不久即因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废除“祺祥”年号,改元“同治”。祺祥钱因铸期极短,未来得及参与流通。合背品中常见祺祥与同治合背,且均为厚重。而此品与行用钱厚度一致,又为祺祥与祺祥合背,仅见两三品。而此品保存原始状态极佳,完全未流通。为民国藏家赵权之旧藏,极美品。

1203

清 祺祥重宝宝泉当十

(35.0×2.1mm)

RMB: 60,000-150,000

祺祥钱有小平及当十两种,存世均罕见。祺祥年号只存在69天,今所见祺祥钱京局有宝泉及宝源两种,且宝泉局凤毛麟角。远远少于宝源局,此品铜质精良,完美保存了当时的原始状态,极为难得,极美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