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从没见过的“中国”,藏着100个最美的东方秘境,再不看它们就消失了!

 新用户16539053 2020-07-25

传说每年的平安夜

圣诞老人会乘坐驯鹿雪橇

挨家挨户去给小朋友们送礼物

作为圣诞老人的交通工具

驯鹿这种神秘生灵

仿佛是从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一般

你可能想不到

这种美丽的动物,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我们大中国的土地上

就有它们出没的身影

在大兴安岭深处

有一个“驯鹿村”

那里的人们

世代以守护驯鹿为使命

不过,到了今天

这个村庄只剩下14户居民

被称作是

“最后的驯鹿村”

仿佛是无数中国村落的一个缩影

住民在加快流失

传统被悄然遗忘

城市化带来的古老文明的萎缩

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

近十年里

中国已有近90万个村落消失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规律

但是随之隐匿的

还有不为历史记住的文明与美丽

如果不能改变

至少可以铭记

一群年轻的90后

想要为这些昔日辉煌的村庄存档

他们计划用5年的时间

对100个消失中的东方村落进行拍摄记录

这群提出“村落100计划”的青年

正是曾圈粉百万、微博引发8亿话题讨论

豆瓣评分8.5的匠心纪录片

《了不起的匠人》的原班制作团队

知了青年

这一次

他们要用更加抨击心灵的本真记录

留给后世一本不被遗忘的村落百科全书

11月14日,这部纪录片低调开播

第一期视频在今日头条首发之后

短短24个小时

就获得了130万+的点击,反响空前

豆瓣评分也快速飙升至8.7

唯美的镜头对准东方的神秘村落

将不为人熟知的另一种真实故事娓娓道来

《了不起的村落》

第1站 敖古鲁雅

最后的驯鹿村

了不起团队的村落拍摄计划

从大兴安岭的“驯鹿村”开始

300多年前

一群鄂温克人,从西伯利亚

迁徙到大兴安岭深处

在杨树林茂盛处建立了一个“驯鹿村”

世代依靠狩猎和驯养驯鹿为生

十年前

驯鹿村人开始大规模迁往城镇

只留下14户居民

散布在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各处

这里的人们居无定所

和鹿群共同迁徙,宛如家人

驯鹿在夜晚进入深林觅食

清晨,看到居民燃起的白烟

就会重返猎民点

为了避免未归鹿群遭遇危险和袭击

进山寻鹿成为驯鹿村人的日常

找鹿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他们从未放弃

为了应对长期的野外生活

他们发明了一种便于保存的食物“列巴”

比起几个月找不回鹿

年轻一代的不断离开

才是驯鹿村最大的困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未来

想要追寻远方,就注定不能停留

虽然满怀不舍,脚步踟蹰

还是选择踏上离乡的路

只有留在山林中老人们

还在固守着这个民族的传统

和最后的驯鹿村

第2站 兰屿

与海共生的小岛

提到“兰屿”

也许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

但是提到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们都会想起那片美丽深邃的大海

少年派的取景地

正是这座位于台湾东南的小岛

兰屿岛上居住着雅美族人

为了防范台风的侵袭

他们将房子建造在地下,用鹅卵石砌墙

只露出屋顶用于排水

这和兰屿人出世简单的生活一脉相承

兰屿人靠出海捕鱼为生

潜水捕鱼是男人们必备的生活技能

他们期盼大海的馈赠

同时又不贪心,只取所需的鱼量

他们知道,让海洋休养生息

鱼类才会与人类世代共生

兰屿男人的另一项传统技能

是制拼板舟

但是制舟好手却已为数不多

踏实上进的男孩

仍然愿意跟着老人们潜心学制舟

偶尔,会听到老人们唱起歌谣

怀念划着拼板舟去捕鱼的那个年轻自己

在这座与海共生的小岛

外界是不断变迁的现代生活

兰屿人

却有自己的生存哲理

第3站 禾木

神的自留地

时值深秋,已是白雪皑皑

这里是新疆最西北部的喀纳斯深处

居住在这里的图瓦人

据说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士兵后裔

如今全国的图瓦人只剩下2000多人

禾木是他们的最大聚集地

禾木的冬天长达七个月

平均积雪可达1.5米

人与牲畜在这里寸步难行

冬天来临前

村民们必须仔细修缮木屋

他们的房子以松木建造,人字形尖顶设计

保暖防寒

又能缓解冬季积雪覆盖的压力

年近90的曲开爷爷

是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

到了这个年纪

修房屋、制作生活用具仍然亲力亲为

牛奶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饮品

天气越冷,母牛的产奶量却越少

禾木相互熟知的751位图瓦人

常常互借鲜奶,用来酿造“酸奶酒”

热情好客的图瓦人用酸奶酒来留住客人

也用它来祭拜火神

祈祷家中人畜安全过冬

他们在严冬来临前做足一切准备

以用最快乐的方式过冬

等待下一个春天山花浪漫的时刻

第4站 木梨硔

云端之村

地处安徽黄山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木梨硔

 坐落一条细长的山脊上 

800多个向上的台阶

将这个村子与世隔绝

这里的建筑在山脊一字排开

为了抵御山顶的大风

先民们将房子修建得不同于传统徽派建筑

而是采用了两面排瓦的屋顶

这里的人们

推开窗,不是看到云海

就是看到悬崖

于是他们将根根原木吊下悬崖

在空中辟出一块空地“晒台”

成为连接邻里之间的村路

木匠詹祖青负责检修村里的晒台

一干就是50年

今天的木梨硔却只剩52户人家

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

晚上的村子越来越安静

村长洪福春

总在专心计算着全村人的总年龄

他担心年复一年

这个总岁数会越来越小

木梨硔的宁静会变为沉寂

现在,“村落100计划”已进行到第五期

这群了不起的90后

扛起摄像机

走过一个个鲜有城市人踏足的地方

一点点记录下这些“消失中”的村落

在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村庄

身处偏远不为人所知?

我们总在矛盾中

一边选择一边前行

依赖现代科技与信息的快捷

又渴望回到过去的

“车、马、邮件都很慢”

但,之所以还被称为村庄

是因为

那里固守着一些和村庄一起老去的人们

他们的生活也许各不相同

但在纪录片的镜头里

对于乡土,同样的坚守与传承

才是我们为之动容的理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