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名师的“常”字经

 龙王读书 2017-12-13

        从教二十年以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常立志、常修身、常练功、常练笔、常训练、常反思”。二十载蓦然回首,明白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深层含义,感慨颇多。


        常修身,身教胜于言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行为表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思想品德的渗透。特别是武术课,更应该注意武德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己的行动会激励着学生刻苦训练、努力学习。


        常练功,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体育教师不练功,到老必定一场空”。这里的“功”,是教学的能力。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的水平,甚至是拥有汪洋大海一样源源不断的水源。为此,我特别注重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教学能力。苦练教学基本功,精心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每一篇教案,并注重搜集材料,拓宽自我的“资源库”。

        常练笔,笔下能生花。学习不忘总结,我特别注意教学经验的积累,撰写经验总结,时刻注意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学习最新体育理论,定期撰写论文,来检验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常训练,训练结硕果。为了让学生“够一够”才能“摘到桃子”,我对体育方面有潜能的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适当加大训练强度,合理增加练习密度,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为了能系统保证学生的训练,我坚持早、晚训练,节假日不休息,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看着学生一天天进步,彭辉一樽樽金灿灿的奖杯、一本本红红的证书,再多苦累、再多疲惫,却早已忘却。

        常反思,思路更加广阔。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它总是缺失弥补的机会。常反思、及时总结,才会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好。


热门推荐

体育与健康名词解释 | 中学体育面试试讲视频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例评审标准 | 一名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困惑|全国田径纪录


小编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