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准不好怎么办?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吗

 昵称43682464 2017-12-13

  • 听音,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对人的成长也可起到很重要作用,它可以充分表现一个音乐人的能力。众所周知《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是一位盲人,这位二胡作曲演奏家就是凭借他一双敏锐的耳朵用心谱写一曲曲表白心声的作品,震撼人们的心灵。有人也许会说贝多芬在失去听力后不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吗?是,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各个音符在贝多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烙印,不用听也知道它的音高,这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我相信贝多芬如果没失去听力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会更多。
    1、介于听音很重要,所以我把听音作为每节课的常规训练。
    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能唱好歌曲,唱准歌曲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唱歌之前我让他们听听音阶,感受音高。专家说过,人类听力最好是在八、九岁的时候,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就会慢慢下降,但是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还是可以提高的(有所提高)!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慢慢地让他们听音阶,刚开始许多小朋友觉得有难度,也根本听不出什么音高来,似乎所有的音在他们心里都是一样的,他们听什么都是“do”或许,等一下又会变成“sol”,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这样就没有效果呢?其实不然,我每节课都让他们听,让他们感受,还真别说,还有很多小朋友是能分辨高音和低音的,有些孩子甚至会加上一定的动作来表现这个高低,你看,有的碰到高音他会抬个头,抬个下巴,有些呢,则会站起来,碰到低音了,他们也会用低头,蹲下来表现他们所听出来的音是有高低不同的区别的,在低段,我觉得这样已经是个很大的收获了,往往这个时候我就会表扬他们,说他们真棒,这样他们的兴致就更加高了,听音也会更加努力,错也就更少了。
    2、分阶段训练听音
    ①低年级阶段听辨音高。三个音为一组说出最高音和最低音,对于初学者先听辩容易听出的音的高低,音的高低差别很大,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听辩出来。并且要告诉同学音高差别小的音相邻的音,变化音,使同学增强注意力,认真听辩。例如开始时听“la”“do”“mi”这样类型的音,然后听“do”“mi”“sol”、 “do”“re”“mi”、 “do”“re”“do”这样难度递进的音,使同学的耳朵听音反映灵敏。
    ②中年级听单音。同学们对音的高低已出具印象,只是不能确认是哪个音。这时需要同学一个一个音的去校对,让每个音对应着其音高去记忆。可让同学举手选择同学说出音,这样可感染课堂气氛,让听音好的同学来带动听音不好的同学。首先给出标准音“la”,然后谈弹一个单音,让同学先听辩出这个音和“la”的声音的高低,根据它的音高从“la”向下或向上模唱音阶去找出和这个音音高相同的音。这样可以避免同学乱猜乱说,凭空而说,从基础着手,结合唱音阶,用口去唱,用心去唱音阶把听到的单音辨析出来。介于刚开始听单音,可让同学听一些比较容易听记的单音例如“do”“mi”“sol”“si”“do”这些比较容易听记得单音,然后把“re”“fa”“la”这些基础常用的单音听记熟后适当适量的加变化音,从#4、b7等这些调号入手,让调号同音阶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对单音能够掌握,让音的唱名与音高能够结合在一起。
    ③高年级听辩和声和听记选律。听单音同学已经能够准确说出单音后进行听和弦 。这是在听单音的进一步提高,但此时也要结合单音音阶,最好能说出所听的和声是几度音程。然后进行听记旋律,把听到的旋律写在五线谱上。再听旋律前先听这段旋律的节奏及其强弱规律,让同学自己确定拍号,然后一句一句的弹奏旋律,一般为四小节,根据拍号,节奏,小节来确定每个音都是几分音符,并交代记旋律的要求:要写出音高谱号,调号,拍号,小节线,呼吸记号,终止线和力度记号。先听简单节奏音的旋律,音有固定走向,让同学容易听出,感到成功的喜悦心情,激发进一步去听记旋律的欲望,例如do=c2/4 11|2-|33|4-|55|66|77|1|11|7-|66|5-|44|33|22|1-||这样几乎就是音阶排列的旋律。然后逐渐在音的排列上,节奏上加大难度,提高听音的能力,加快听记旋律的速度。
    以上三个阶段能够让同学在听音也就是练耳上有所提高,每个阶段练习时间比较长,这样可以照顾大部分同学,很少有落后的同学。
    二、唱准音
    歌唱的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要准确深刻地表现好歌曲的内涵,是一种美的享受,难以想象,一首美妙的歌曲被唱跑调那是一个什么感觉?听的人会有怎样的感受?所以我认为:唱好歌首先要唱准歌。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主要运用以下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的音准。
    1、多模唱体验音准
    唱准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跟唱,培养音高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多跟唱”绝对是好方法!每次学一首新歌的时候,我不是急于让他们去唱歌曲,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去聆听歌曲,去哼唱歌曲,这不仅能加快学生学歌曲的速度,更能增加他们的音准的准确性。比方说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种玉米》这一课的时候,之前我自己也听了这首歌,挺难,确实挺难,怎么办呢?如果让孩子们总是一遍一遍的听,他们肯定会不耐烦的。记得上次有一个老师说他们的孩子喜欢在听的时候就“恩恩恩”跟着唱,我在想,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好办法呢?于是我让学生先是听,在后来就是让他们用“lu”来哼唱,唱完了一遍发现还有几个难点的旋律还不是很好,我又换个方式用“la”来哼唱,试了几次,发现这个方法效果不错,在哼旋律的时候,无形的就学会了这首歌,我在想,这就是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吧!
    2、 借助柯达伊教学手势来唱准音
    假使你是指着黑板上的1、2、3、4、5、6、7教孩子去学唱音符的话,那这样的难度会大了许多,原先我也是老方法,借助“爬楼梯”的方式去学习音符的音高,发现这样效果并不大,或许他是记住了这个音还有它的高度,可是要运用起来,正确的把它唱出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老是要走音,其实一直以来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上次去杭州观摩音乐优质课时,一位专家向我们传授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柯达伊教学手势”,用这个手势来帮助小朋友来区分和唱准音高。手势是这样的:do握拳朝下;re手指伸出斜向左上方;mi手掌朝下;so!手背朝外;1a手腕自然下垂;ti食指向上;fa姆指朝下指。fi(升fa)姆指向上指,手要放在身体正前方。我把它运用到课堂当中,我发现这真的很棒,学生明显比用以前的方式学得更快,更好,而且,边唱还边运用手势,他们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另外,我还可以用这个手势来提醒他们听不出来的音,或者和他们做听音的游戏。
    在唱谱教学中,我也会常常运用到这个手势,因为有时候简单的跳音孩子们却不能唱好它,怎么办呢?比如“mi”到“sol”虽然很简单,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是比较难的了,于是我想到是否能借助这个手势呢?我用了一次,发现效果很好,孩子们的音高从视觉上就能够感受到了,唱出来也不一样了,效果也就明显增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