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窥门径」练拳与练功,练对方长久!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17-12-14

「初窥门径」练拳与练功,练对方长久!

武者常常说道一句话: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但是从河北一位高人老爷子的口中得知,相传还有另外一句真言:

练功不练拳,到老没有钱。

1

真相是这样的,古代江湖里有高手功成名就,老了之后,四面八方的人来跟着拜师学。这时如果要是真教真东西,那么很快就教完了。

于是,为了把教学过程延长,有人就编了二十四式,四十二式,一百零八式,所以徒弟练了十年也很难出门,教拳者十年也赚足了钱。

2

但是如果是教儿子或者下一任掌门,教拳者就会告诉他们,套路不用练,回家关起门来练别的,并且嘱咐别跟其他师兄弟们说。

3

赵道新前辈说过,别看所谓大师在台上风风光光练套路,这东西看看就行。真正重要的,是要看他们关起门来在自己家后院练的是什么。

编注:

常言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那么如果练“功”了到老就不会一场空了。

所以,“功”就是在人体衰老、肌肉萎缩之后依然能够发生作用的某种能力。先不给“功”下定义,无论是“筋骨”、“筋膜”还是“气”,只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会衰退的某种力量或能力都是“功”。

那么,如果随着年龄增长,反而不如以前了,那练的就不能算是真“功”了。

「初窥门径」练拳与练功,练对方长久!

武学参考:

练拳术不可固执不通,若专以求力,即被力所拘,专以求气,则被气拘,若专以求沉重,即为沉重所捆堕,若专以求轻浮,神气则被轻浮所散。

所以然者练之形式顺者自有力,内里中和者,自生气,神气归于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将神气合一化于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

故此不可以专求。虽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无实若虚,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矣。

——《述郭云深先生言十四则·十一则》

「初窥门径」练拳与练功,练对方长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