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资产:外国投资者对A股影响已发生,未来影响肯定更大 原创 2017-12-08 刘琳 陆家嘴杂志 11月20日,瑞银资产管理宣布其在中国境内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其首支境内私募证券基金产品“瑞银中国股票精选私募基金一号”。 “瑞银中国股票精选私募基金一号”将主要投资于国内A股市场,面向中国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及高净值投资者。近期《陆家嘴》杂志采访了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主管、董事总经理施斌,他分享了他对中国A股市场的观点及其个人的研究方法等。 A股纳入MSCI不仅是象征意义 《陆家嘴》:2013年起,A股连续三次闯关MSCI失败,第四次闯关终于成功,为什么只是在今年才成功被纳入MSCI呢? 施斌:我认为这背后有几个因素。首先原来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进出不是很方便,只能通过QFII, 而QFII要几经审批,这就导致了MSCI暂时不把中国A股放进其指数中。个人认为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沪港通和深港通,虽然有额度限制,但是到目前还没有达到过额度上限,比QFII要方便得多。 第二个原因是从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方面中国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给MSCI很大压力。如果不把中国加入的话就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就好像世界经济如果没有中国和美国的话意义就不大。所以尽管MSCI表示有些条件还不是完全成熟,但依然决定把中国A股纳入,这跟中国市场的规模、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关系。 《陆家嘴》:有人说A股被纳入MSCI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您同意吗? 施斌: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意义非常长远,而且已经能看到其影响了。我们瑞银资产管理自从2007年参与A股市场以来,投资理念一直都是一致的,但是今年的超额收益特别明显,超过了市场40%。我觉得这和沪港通、深港通以及MSCI有很大关系。虽然A股纳入MSCI要到2018年才正式发生,但外国投资者肯定要提前布局。他们的投资理念是非常明确的——有些股票是碰都不碰的——这就导致了一些蓝筹股今年表现远远超过大盘。这说明外国投资者对A股的影响已经发生,而未来这种影响肯定会更大。 《陆家嘴》:那么A股纳入MSCI您认为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呢? 施斌:由于港股和A股之前是很不一样的,两个市场的开通意味着很多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的交流。我认为从大处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