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道修仙仙学讲义——真机易简录4

 愚人道缘 2017-12-14


“道之所至忌者,淫杀阴贼。




无忧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


淫者,损精伤命


祸害最大


为何?


修仙自古无别法,不把真阳度于人


真阳者,元阳真精是也


流于体外则为浊精,能生人生物


藏于体内则为阳精,可成仙成佛


此即为‘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淫杀者,即此也


生死有此分路


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醒来几个悟


夜半铁汉自思量,神仙从来由人做


阳关不闭,死路一条


阴贼者,虚邪贼风阴邪之气也


风乃万恶之首


避风如避箭


诚哉是言


与功夫如何说?


做功之时,不得当风,贪凉


不得大热,大寒


不得近男女之色,自慰流出也算


梦遗,也算漏


精满自溢也算


不得近坟丘战场


不得于湿地产房


此等皆为修道之弊


诸位当知




此诚易戒。至于小小喜怒、是非、可否,人情之常,甚难侦也。都不有纤芥之事,关乎方寸之中,虑静神闲,则邪气不能入。




无忧


邪气之入,乃正气不固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虚静神闲,万事不关于心


无为也


无为则理


营卫各安其职,虚邪贼风安能入?


奈何世人七情惑其心,六欲劳其身


无有片刻安宁


如何能得‘闲’之有时也哉


呜呼哀哉


心地不扫干净,怎能倒彼岸




我志不扰,则真人为俦。好誉而增毁者,贤达之所未免。然审己无善,而获誉者不祥。省躬无疵,而获谤者何伤?




无忧


修行之辈,远离尘世烟火,不染人间是非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君子慎独!!!


好誉临之而不加增,毁憎来之而不减损


于功夫何讲?


不被一切是非好坏搅乱心君


世间无爱物,万事不关心


自然一心清静


人间便是天堂


处处皆为净土


天堂在人间,净土存心田


莫向方外寻,回首自心安




  “阳之精曰魂与神,阴之精曰尸与魄。神胜则为善,尸强则为恶。制恶兴善则理,忘善纵恶则乱。理久则尸灭而魄炼,乱久则神逝而魂消。尸灭魄炼者,神与形合而为仙。神逝魂消者,尸与魄同而为鬼。自然之道也。




无忧


此段重也!!!


善与恶,于此明矣!


善者,神明而德,自然含宏光大,故而为善也


恶者,尸晦而邪,自然凶顽狠厉,故而为恶也


修仙一途,无它


神形相合而已矣!!!


如何才能使之相合?


理!


理者,有秩序也


此秩序乃大道规则,道法自然即此也


可不好生参悟参悟一番


天道好生,在于不自生,故能长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此也


奈何世人不识大道轨迹


妄想以人心比天心,自以为是,东搬西运


却不料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一切自有其运行轨迹


人若不加一丝一毫私心干涉


自会到达究竟彼岸


若非如此,任其一己私心作祟


则物欲横流,七情扰心,开口动念,处处为恶


到时神逝而魂消,焉有不死耶?


于功法如何说?


但自入空入虚,一尘不染,外景不入,内念不生


当下即是


微微运起呼吸,不知从何而起,亦不晓往何而终


活泼悠扬,无首无尾


《诗经》云:唯天之命,于穆不已


维天维命,无声无嗅


即此也


天地岂有念想在哉


于此思维


自可造入嘉境


一切尘念不起,万事不关于心


功夫进步,自是惊人


好自为之!!!




  “夫目以采色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贪美好之音,鼻悦芳香之气,此六者皆败德伤性,伐其灵光者也。故有之则宜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人之所切也,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能委心任运,未有不给其所用。




无忧


六根之害,即在此也!!!


若能常遣其欲,六根自闭,六贼焉能祸害功修


世人所不能成就者,即于此受其害也


眼好看美丽之色


耳好听动人之律


鼻好闻芳香之嗅


心好享盛誉之名


身好穿华丽之衣


如此一来,德损性财


修行者,不被七情所惑,六欲所劳


除衣食冷暖关乎切身之利益者


可得留心


其他一切,随他去


来则应,去则静


然能志心于道,自有诸神护佑


未有不给其所用者




且天地之生禽兽也,犹覆之以羽毛,供之以虫粒,而况于人乎?必在忘其所趣,任其自然。觉与阳合,寐与阴并。觉多则魂强,寐久则魄壮。魂强者生之徒,魄壮者死之徒。



无忧


修仙一途,无它,魂与形合一而已


觉多,则魂强


若不觉悟,任其昏沉寤寐,则魄壮


魄壮,则与阴并,死之徒也


何故?


不觉,则乱


乱,则无规律


无规律,不能顺乎自然


能不速死乎


若时刻在觉,则神魂时刻在长


此觉(jue上声)非为常人之觉(jiao去声)


乃灵敏觉性


若言觉(jue)乃觉(jiao),则非为大道本来


何故?


觉(jiao)乃昏沉寤寐,死之徒也


唯有觉(jue)方为正功


二六时中,不离这个


这个是哪个?


觉(jue)也


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觉(jue)也


道在吃饭睡觉,拉屎屙尿


觉(jue)也


若时刻在觉(jue),管他安居何处,口尝何味,身批何衣


此觉(jue)究为何物?如何才能算觉(jue)呢?


《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即此也


率性,如同婴儿


心中无有分别取舍


一任天然


故而《道德经》云:复返于婴儿


于功法如何做?


诸位虚空凝神


若能常遣其欲,时刻与虚空中凝神


即在觉(jue)也


吃饭睡觉,拉屎屙尿,不离这个


功夫焉有不进步,神仙焉有不成就者


好生参悟参悟


必有所获


珍惜珍惜!!!




若餐元和、彻滋味,使神清气爽,至于昼夜不寐者,善无以加焉。人心久任之,则浩荡而忘返。顿栖之,则超跃而无垠。任之则蔽乎我性,栖之则劳乎元神,使致道者,奚方而静?盖性本至凝,物感而动。习动兹久,胡能遽宁?既习动而播迁,可习静而恬晏。故善习者,寂而有裕。不善习者,烦而无功。是以将躁而制之以宁,将邪而闲之以正,将求而抑之以舍,将浊而澄之以清。




无忧


此段真乃修心炼性之真言也!!!


当三复其言


多多参悟参悟


何也?


一切,唯心造


心乃性之动用而来


性本至凝,情欲所感召而使动


动而既久,焉能得乎劇宁?


必得慢慢明理而习静


习之所在,有善习者,有不善习者


善习者,唯清寂仁和而已


不善习者,任其燥竟不安


人心善变,变动不居


若时刻在觉(jue)


自然明察秋毫与动静之间


一动即制之以静


一乱则制之以理


一燥则制之以宁


一邪则制之以正


一求则制之以舍


一贪则制之以弃


一浊则制之以清


一切起心动念,即可当下察觉


再使之入虚入空


有何难哉?




优哉游哉,不欲不营。行于是,止于是,造次于是,逍遥于是。习此久者,则物冥于外,神鉴于内,不思静而自静矣。古人云:‘积习生常’,其斯之谓欤?



无忧


其斯之谓也


无忧又有何加焉


在于‘优游’二字


悠哉悠哉,无欲无求


只道一切是平常


是者,即入虚入空


功夫在一‘久’字


《心经》云:时


积习生常


今而后可得而明也


诸位,好生学习领悟


莫荒废时日,蹉跎岁月


错失此番大好机缘


勉旃勉旃


本文由无忧谷分享,群文件中还有我们分享的许多修炼典籍,需要的话,可以加入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