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在肚脐正中,就是我们说的肚脐眼儿。 神阙穴 我们们说“神”是心灵的生命力,“阙”是君主所在城池的大门,所以神阙又有“命蒂”之称,你看瓜蒂,连着瓜秧和瓜果,没有了它还有瓜吃吗?我们都知道,小孩儿在没出生的时候就是靠着脐带从母体里吸收营养的。多么相似啊,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神阙是我们身体的一大要穴了。首先脐是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的途径,所以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能大补阳气;另外,它有任、带、冲三脉通过,联系五脏六糖,所以如果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全身,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中医认为脐腹属脾,所以本穴能治疗脾阳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全身性的阳气不足,包括四肢发凉怕冷、男科妇科等多种生殖系统疾病。 脐疗现在已经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外治法,对于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的防和治很有效。它主要是把药物制成膏、丹、丸、散,贴在肚脐上,再用纱布或胶带固定,有时还需要艾灸。但有一点要注意,脐疗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皮肤是否对药物过敏,如果过敏的话,在贴上24小时内一般会局部发痒或起一些红斑。 神阙穴 其实脐疗的历史很悠久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肚脐填药的记载,汉代的“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记载了脐疗法。后世的阐述更详细,晋代的葛洪记载治疗霍乱时,是把盐放在脐中,灸二七状;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里,用五倍子与醋熬成膏,敷脐治小儿泄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葱汁敷脐,治疗水肿、尿短路的记载;清代吴师机的《(理论骈文》记载的利用脐疗治病的药方涵盖内、外、妇、儿等病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他描述当时治疗黄疸的方法是,把百部的根放在脐上,用酒和糯米饭盖之,至口中有酒气为度;又用干姜、白芥子敷脐,至口中辣去之。《理论骈文》中还记载用大戟红枣膏(大戟粉、枣肉捣成膏)贴脐,有协助排便之功能。 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脐疗的科学性,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故渗透力强,所以药物很容易被吸收。脐部皮肤除了具有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还有丰富的静脉网和腹下动脉分支,药物可以通过脐部直接进入体循环。而灸神阙穴可以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强身、保健的作用。下面我就介绍几个用神阙穴治病保健的简单方法。 (1)敷药 小儿腹泻:取云南白药用75%乙醇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24小时换药一次。 遗尿:用醋调桂枝末,贴敷于神阙穴,24小时换药一次。 妊娠呕吐:将丁香、半夏、生姜等分别碾成细末,用生姜浓汁调为糊状,敷在脐部,外盖纱布,并用胶带固定,24小时后取下,连用用三日。 痛经偏虚寒癆血:这种人一般月经向后错,而且血质发暗,有凝块儿,怕冷。用艾叶、小苗香、桂枝、香附、干姜填脐。 (2)指压保健 中指隔农压在肚脐上,力度最好是有一定压迫感,又不太难受,然后排除杂念,集中思想在“脐上”,自然呼吸100次以上,每天睡前指压一次。这个方法特别适合老 年朋友,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用此法有补脾虚、振食欲的作用。 (3)隔盐灸 取少量食盐放在脐窝,上面放钱币大小的生姜片,再拿艾条灸,其余注意事项上面关元穴中已经介绍,在此不再重复。此法有温牌胃、补肾阳的作用。 我建议平时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脐部的保暖,现在很多女性喜欢穿露脐装,其实对身体是很没好处的,虽漂亮一时,但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经期,还很容易导致痛经,并影响子宫的结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