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罗斯”混乱的时候,蒙古大军来了。罗斯变成了藩属国,向蒙古的钦察汗国称臣纳贡。 蒙古人并不希望罗斯人再次走向统一,所以,也是各种笼络和打击,继续分化和瓦解罗斯公国间的联盟。 由于精力上的不足和文化间的差异,蒙古人没有直接管理罗斯的内政。 但是,为了保持对罗斯的控制,蒙古人需要找一个得力的代理人,负责包括征税、征兵等在内的管理事务。 原先,基辅大公(后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是全俄的代表和最高领导者,但罗斯混乱后,其已失去了地位和权力。 蒙古人需要选拔新人。 于是,三个伊凡和莫斯科公国,走上了历史舞台。 莫斯科公国,原本是基辅罗斯东北部的一个小城邦,周围是一片大森林,其大公是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支系。 值得一提的是,罗斯也喜欢分封,基辅大公将弗拉基米尔分封给了一儿子。后来,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不断强大起来,取代了基辅罗斯,成为了罗斯的代表。 从那开始,弗拉基米尔大公变成了罗斯的最高领导。 而莫斯科公国,又是弗拉基米尔大公给自己一儿子的封地。 按理说,王室的疏族,还是小城邦,应该没什么前途。 的确,很长一段时间,莫斯科公国,并没什么多大出息。 但是,蒙古人一来,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此时,莫斯科大公是伊凡一世,一个有野心、有眼光、狡猾和残忍的领导者。 一 伊凡一世(1325-1340年在位)知道蒙古人在寻找代理人,他也看出大公们很难再翻盘了。 于是,他寻找一切机会,去靠近金帐汗国的高层。 老套路,一是重金贿赂钦察汗国高官,二是不断用行动来讨好金帐汗。 当然,光有套路还不够,还得有一定实力,要不然,烂泥扶不上墙。 莫斯科紧邻莫斯科河,这是伏尔加河的上游,往下走可以到达很多重要城市,还可以到达黑海,所以,莫斯科是重要的水路要塞。此外,莫斯科处于东欧平原的中部,也是重要的陆路要塞。 这么好的地段,加上牛逼的开发商,莫斯科公国已经小火了一把,也稍有点强大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伊凡一世得到了金帐汗的信任,成为了蒙古人的代理人。 同时,他也积极向基督教会靠近(俄罗斯受临近的拜占庭帝国影响,信仰东正教),以教会的名义反对封建分裂。 接下来,伊凡一世打着蒙古人的旗号,开始了扩张之路。 他干的事,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谁不听话,我就让蒙古人削你,而且削完之后,我还把你的家当给收了。 慢慢的,莫斯科公国成了罗斯最强大的城邦,伊凡一世还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这是相当于着罗斯领导者的称号。 伊凡一世的继承者们,紧跟着他的步伐,利用各方力量,不断扩大地盘,也不断抵御东边的瑞典、波兰和立陶宛,抗住了这几个西方强国的进攻。 伊凡一世,开始了莫斯科公国的强盛之路。 但是,此时的莫斯科公国,还处于蒙古人的控制下,还未独立,更谈不上崛起。 伊凡三世(伊凡大帝)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二 咱们的逻辑,秦始皇的儿子叫秦二世,之后就是三世、四世直至万世,当然,秦王朝没有挺那么长时间,到二世基本就玩完了。 西方人逻辑不同,伊凡三世并不是伊凡一世的孙子,他们中间差了很多代。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很聪明,懂得借势,他娶了东罗马帝国(当时刚被奥斯曼帝国消灭)的索菲亚公主,借此取得了罗马教会的支持。 伊凡三世与索菲亚公主的结婚后,就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并将东罗马的“双头鹰”作为罗斯的国徽。由此,可见他的抱负非常远大。 伊凡一世在位时,蒙古人还相当强大,他只是作为代理人,不断巩固和发展莫斯科公国的势力。 到了伊凡三世,情况就改变了。 钦察汗国衰落了,分裂出了许多草原王国,如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乌兹别克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等等。 这些汗国,名义上仍属于钦察汗国,但却已基本独立。 钦察汗国直接控制的领地和军队,就相当有限了。 在前几任莫斯科大公的努力下,罗斯各部已接近统一,各城邦虽臣服于莫斯科公国,但却仍相对独立。 伊凡三世接任后,先后吞并了罗斯托夫、亚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等罗斯城邦,领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 这时,蒙古使者来到伊凡三世跟前,要求罗斯依旧纳贡交税。伊凡三世不假思索,断然拒绝。使者不满,跟伊凡三世吵了起来。伊凡三世大怒,下令杀了使者。 罗斯人正式宣布脱离蒙古人的统治,走向独立。 当然,东斯拉夫人与蒙古人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所幸,伊凡三世险胜,罗斯成功了! 战胜蒙古人后,伊凡三世加紧吞并其他的罗斯城邦,很快完成了罗斯统一大业。 伊凡三世巧妙地利用了各汗国之间的微妙关系,成功地进行了数次的联合与打击,控制了喀山汗国,削弱了波兰立陶宛、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 伊凡三世,完成了罗斯的统一,脱离了蒙古人的统治,打退了四方敌人的进攻,开始了罗斯的强盛之路。 然而,此时的罗斯,此时的莫斯科,还没有真正强大,依旧危机四伏。 伊凡四世,改变了这一切。 三 伊凡四世(1533年-1584年在位,1547年后亲政),又称伊凡雷帝,他是俄罗斯第一个正式加冕的沙皇(沙皇是罗斯人对东罗马皇帝的尊称)。 据说他出生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雷厉风行,性格也像雷雨天般的阴暗和残忍,所以,雷帝称号只能属于他了。 伊凡四世接手时,罗斯已经是统一的国家,也已比较强大。 但是,罗斯还算不上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王公贵族们的权力还是相当大;钦察汗国虽衰落,但其分裂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由蒙古人控制的汗国,叠加起来,力量还是强过罗斯。 针对这两个问题,伊凡四世用行动给出了解决方案。 对内,他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屠杀了许多反对他的王公贵族和军队将领,夺取了他们的封地,弱化了他们的特权。 他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将各项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逐步建成了中央集权的罗斯王国。 对外,他由近及远,快速消灭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北高加索诸国,又击败了投靠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汗国。从此,天平向罗斯倾斜,其力量开始强过了蒙古人。 在西边,伊凡四世不断同劲敌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等国家进行战争,一方面为解除西边的威胁,另一方面想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但是,这场耗时25年的战争,谁都没占到便宜,劲敌们不敢轻易挑衅罗斯,罗斯也没得到出海口。 在解决了内外的两大问题后,伊凡四世开始越过乌拉尔山(欧亚界山),派遣哥萨克部队,攻打西伯利亚汗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东扩之路。 在之后的扩张中,往东往北进展异常顺利,50年中间,罗斯向北已抵达北冰洋,向东则抵达了太平洋。 但是,向西向南的扩张,却没那么顺利。 西边,是老对手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等强国,再往西就是西欧诸强国了;南边,则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奥斯曼帝国。 伊凡四世,打败了蒙古人,将领土扩大到了乌拉尔山东侧,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罗斯强国,为后世的俄罗斯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罗斯的崛起,是传统的崛起,是一个新兴的王国,击败另一个衰落的王国。 东扩和北扩,很传统,因为这些区域人口稀少,无法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对抗罗斯。 而一百多年后的西扩和南扩,靠的就不是传统套路了,而是一种新的强大的力量——新枪炮与新制度。 这一切,则是由彼得大帝和继承者们来完成的。 欢迎继续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