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后二十年,中国的高空作业平台终于登上世界舞台

 千余骨 2017-12-14




今年以来,君临聚焦于A股的优质上市公司进行了全面的挖掘和分析,至今搜罗出来的已有一百多家,大家发现他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都是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的细分领域龙头。

如果进一步琢磨,究竟产业升级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答案可以众说纷纭,但是有一条必不可少:自2012年以来,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形成的劳动力价格攀升--倒--逼--机--制。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因为人工贵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爆发,出口竞争力增强,消费升级,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激发……

当然,人口红利的消失,也会形成许多的副作用,比如城市化的需求放缓了,房地产增速下降,基建需求也减弱了,直接将一堆工程机械巨头和低端消费品公司(比如方便面和啤酒)的股价拉下了神坛……

但世事无绝对,基建行业里竟然有一个子行业,却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大为受益,在茶壶里刮起了龙卷风,销量增速动不动就高达50%以上!

1

中国号称基建狂魔

世界10大建筑公司里面有7家中国公司,房地产商更是恨不得包揽世界前10。

各种领域的成就七天七夜也说不完。

比如桥梁,世界上在建和已建成跨度超过1000米的悬索桥有41座,中国占了20座;跨度超过600米的斜拉桥有21座,中国占了17座;跨度超过420米的拱桥有12座,中国占了9座。

比如摩天楼,目前世界在建和已建成的10大高楼,中国占了7座;按照最新的世界城市摩天指数,第一香港,第二深圳,第三广州,第六上海,第八武汉,第十重庆,前20里中国上榜13座城市。

这些庞大的施工作业规模,也一度孕育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繁荣,但即使挖掘机、压路机、起重机卖得再好,有一个领域却长期被建筑业漠视。

高空作业平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是没有这个行业的,只有脚手架,用几根简陋的竹子或木板绑定做成的脚手架。

我国脚手架使用量占了全世界总量的60%,但这却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因为在发达国家,这种东西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被淘汰了。

淘汰的原因很简单,对人命价值的重视。

据住建部数据披露,2015年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42起、死亡554人,高空坠落事故为235起,占比高达53.2%。

简陋的脚手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业内数据显示,上个世纪末,英、美、法、德、日等国家相继出台脚手架禁用政策,推广普及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结果就是事故发生率降低了超过80%。

政策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人力成本问题。

你想想,在发达国家,一个工人要是摔死了,建筑公司打起官司来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而中国却不一样,农民工一直以来都很便宜,安全生产法规也不完善,万一出现脚手架坍塌事故,花点小钱赔一下也就过去了。

2012年,成为了行业的分水岭。

人口红利消失,农民工的工资急剧攀升,建筑施工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也不断提高,2014年的新《安全生产法》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罚金也从500万提升到了2000万。

中国的包工头们开始头痛了。

2

根据国际高空作业平台协会(IPAF)统计,2015年美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约52万台,欧洲整体约24万台,日本约10万台。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目前仅有约3万台。

目前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约700亿元,而中国却只有十几亿元;

目前美国平均600人就拥有一台高空作业平台,而中国则是32000人,拥有率仅为前者的五十分之一;

这些数字让基建狂魔的子民们汗颜不已,但差距不正是机会所在吗?

2012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才3500台,几乎可以算是零起点,而到今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万台。

5年10倍的市场扩张速度!

又有几个新兴科技行业的增速能赶得上它?

但也仅仅是行业发展的山脚罢了,如果中国的保有量规模追上美国,那将是15倍的成长空间,如果人均渗透率追上美国,那将是50倍的成长空间啊!

3

根据英国KHL集团发布的销售数据,2016年,世界高空作业平台前20强销售收入总共为83亿美元。

在这个榜单里,我国唯一入围的公司名为浙江鼎力(603338),排名第17·(GJJ主要产品是施工升降机)

如果按营收增速排名的话,全榜单20家公司里,鼎力则以45%的数据占据第一宝座。

鼎力虽然说创业也有12年的历史了,但真正爆发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2011-2016年,鼎力的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26%,尤其是2016年之后,爆发曲线几乎是90度向上直线拉升。

2017年前三季度,鼎力营收8.66亿,同比增长74.15%,毛利率42.92%,净利润2.27亿,同比增长70.28%。

完美的无可挑剔。

唯一可以挑剔的,似乎只有2014年,那条忽然下坠的增长曲线。

那一年,鼎力的营收增速为9.7%,净利润增速10%,究竟是出了什么大问题吗?

说来可笑,原因非常简单,产能不够用了。

看上表,鼎力2012-2014年的产能,都只有5000台,产能利用率年年超过110%,早就已经突破极限了。

那几年的业绩增长,基本上就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靠提价来实现的。

终于,2015年鼎力上市,募投的年产能6000台高空作业平台项目逐步投产,销量一下就从不足6000台上升到了第二年的8735台,业绩立马飞起来了。

2016年,募投项目产能全部达产,总产能扩张到1.1万台/年,于是2017年的营收就出现了74.15%的跨越式成长。

市场的热力快要把鼎力给烤熟了。

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能就此罢手呢,11月24日,鼎力再次募资8.8亿投建新产能,预计2019年达成后新增产能3200台,新增收入13.98亿元。

我似乎已经看到了无数的钞票在高空作业平台上飞舞……

4

咦,奇怪了,这么好赚钱的生意难道就没有别人看到吗?

当然有了,但鼎力就是胜在领先一步。

鼎力能有今天的成绩,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已为此默默奋斗了12年。

12年前的鼎力,刚开始是做叉车的,但并没有什么竞争力,于是琢磨着找到一个突破口。

2009年,鼎力将业务重心向高空作业平台转移,并不断聚焦,至今已开发了剪叉式、桅柱式、臂式三大类,营收占比分别为75.1%、16.39%、8.5%。

竞争对手当然也是有的。

比如按Access International的数据,2014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前35强,国内就有浙江鼎力湖南星邦江苏美通3家公司上榜。

但,鼎力一家的收入就等于另外两家之和的两倍。

高空作业平台毕竟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市场需求虽然旺盛,但产能扩张也是需要钱的啊。

没有钱,你拿什么来扩张呢?

还记得上面鼎力2015年未上市之前的窘态么,连续3年靠一套5000台的产能打天下。

一旦上市,有了钱,产能的扩张就变得非常疯狂!

直到今天,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也仅仅只有鼎力一家公司已上市,那么龙头与二线玩家的差距,可以想象将会越拉越大。

5

当然,世界是平的,中国市场也是开放的。

鼎力不仅要和国内对手比,还要跟世界级的巨头较量,而他们正在陆陆续续进来建厂抢蛋糕。

2016年,排名世界第一、第二的JLG、Teres,高空作业平台收入分别高达19.1、17.5亿美元,规模实力比鼎力强出太多。

但鼎力,又岂会轻易退缩?

凭借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和综合管理效率,鼎力的毛利率几乎是前辈们的两倍左右。

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鼎力这辆战车的高速运转了。

2016年1月,鼎力与意大利Magni 公司签约,收购Magni 20%股权,获得Magni叉装车中国代理权,并设立“鼎力欧洲研发中心”

Magni是意大利知名智能伸缩臂高位叉装车制造商,销售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南非及中东等地区。

获得Magni的全球销售渠道当然很好,但鼎力更看重的其实是那个研发中心。

在鼎力2016年的营收中,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只占了8.5%,毛利率18.34%,看上去似乎不是一门好生意。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比起剪叉式,臂式平台的工作高度更高,范围更广,灵活性也更强。

一般剪叉式延伸高度大概20米,而且只能直上直下,而臂式平台最高能够达到58米,并且可以多角度运动,简直就是施工神器。

反映到价格上,一台臂式平台的单价可以去到剪叉式的7倍,桅柱式的11倍。

鼎力的臂式平台毛利率低,只是因为规模小,投入大、摊销大罢了。

2016年鼎力剪叉式平台卖了7260台,桅柱式卖了3400台,臂式仅仅卖了174台。

但从全球市场来看,臂式与剪叉式平台的比例约3:7,而中国只有1:9,鼎力的销量差距甚至达到了1:50。

差距就是潜力,就是机会。

入股Magni,成立研发中心后,鼎力大举发力,一口气就研发出了BT28RT直臂式系列和BA28RT曲臂式系列共十多款高空作业平台。

鼎力的臂式产品目前已经进入调试阶段,新的定增募投计划就包括臂式产能2100台,未来臂式平台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6

鼎力的视野已经不仅仅放在国内。

2017年9月30日,鼎力和日本租赁商NJM公司签署协议,成为第一家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公司。

2017年12月1日,鼎力2000万美元收购美国CMEC 公司25%股权,CMEC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在工业级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公司。

既买渠道,又买技术,有种火力全开的感觉呢,事实上早在2016年,鼎力的海外营收占比就已经高达56%。

这是要全球通吃的节奏么?

风险提醒与估值分析

该功能为优先赢VIP会员独享。

想了解风险提醒,避免踩雷,以及获得更多短期股价分析,请加入优先赢VIP会员计划。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创始人微信:ansonad,备注“姓名+机构+行业”。

商务微信:junlintianxia97,或 junlinyunying。

客服微信:junlinkefu,或junlinshouhou。

文章投稿:junlin@junlinhui.cc。
文章转载:输入“白名单”,自动跳转后阅读规则。


6个月会员赠送,最后5天倒计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