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古银杏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北宜昌市小溪塔街道办事处柏木坪村七组茅家山有一个古银杏树群落,生长着100多年的银杏树达20多颗,其中有10颗古银杏树生长期达200多年。这些银杏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成了参天古树,当时生产队修建集体仓库时还砍伐了10多颗用作建筑材料。当时,这些银杏树为集体和老百姓创造了不少财富,是一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一度时期,一公斤鲜银杏树果的收购价达到70元人民币,当时这些银杏树身价倍增,每到银杏果成熟的季节,吸引众多商贾前来争相收购银杏果。 鉴于银杏树特有的生态、经济和欣赏价值,当地的干部群众从中发现商机,在茅家山这个自然村发展银杏树基地500多亩,成了名副其实的“银杏村”。目前这些银杏树已经成林,有的走出大山到城市的公园里、街道的人行道上落地生根,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向人们展示无穷魅力。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横身是宝,树木本身是上等优质木材,材质细腻、坚硬、结实,树叶和果实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专家考证和资料记载,银杏起源久远,与亿万年前的恐龙诞生同一时代,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银杏纲植物现代残存的唯一树种,被誉为植物“活化石”。银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树干高大挺拔,傲立苍穹,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概的象征。它硕果累累,惠及子孙万世,也是中华民族友好万邦的君子之风的象征。同时,它生长速度缓慢,寿命极长,别名“公孙树”,有“公种孙受益”的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树中“老寿星”,因此,它毋容置疑地成为“长寿”的吉祥象征。由此可见,银杏树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正是银杏树集众多美誉于一身,象四川成都等城市把银杏树命名为“市树”而被奉为“座上宾”。 茅家山位于小溪塔街道办事处的西北山区,平均海拔700多米,属于石灰岩地貌,在解放前叫“昴家山”。之所以叫“昴家山”是源于一段传奇的历时故事。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大规模发动侵华战争,侵略的铁蹄踏入中国致使无数中国人都饱受欺负和凌辱,整个中华民族陷入灾难深重的危机当中。在那个水深火热、倍受欺凌的年代,日本人的触角和魔掌无一幸免地延伸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它的铁蹄也企图踏入这个纯洁的村寨去施展淫威“烧、杀、抢”,但是因为地形特殊,万丈沟、罗家河几条河流和山岗把日本人绕来绕去搞糊涂了,几次上山都无意间走错了路而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放弃到茅家山的计划,所以,当地老百姓就非常欣慰地称呼这个地方叫“昴家山”,意思就是说非常幸运地躲过了日本人的兽性侵犯。 这么多古银杏树集中生长在一个自然村,而且与抗日战争有着不解的历史渊源,特别是银杏树的独特风格与抗日战争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不谋而合”,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偶然”和“巧合”。这种稀有的古银杏树资源及其所体现的深邃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小溪塔,甚至在夷陵区乃至宜昌市都是非常罕见、独一无二的。 柏木坪村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系列措施,使该村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很好保护,森林植被日益丰富。全村地域面积56.1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5154.75公顷,森林覆盖率91.77%。在辖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里,不乏众多的名木古树。据小溪塔街道《史志》资料的记载和统计,柏木坪村现有古树名木43棵,占整个小溪塔街道名木古树总数的64.18﹪,这些古树名木以国家二级植物银杏、皂荚为主,树龄都在100年以上,有的高达350年。为了保护这些名木古树,林业部门专门建档挂牌,为其量身定制了特殊保护措施每一颗树上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这就是柏木坪人民引以自豪的绿色、生态财富。 目前该村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块热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茅家山自然繁衍的古银杏树群是极具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确保银杏遗传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在制定实施“乡村旅游”规划时,开发绿色资源,充分挖掘该村独特的银杏文化内涵,留存、传承、创新逐渐消失的乡愁记忆,让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示独特魅力,让宝贵的绿色生态资源绽放出绚丽多彩之花,让生态资本升值惠及一方百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