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那些过分热情的人!

 昵称3856234 2017-12-14

14

十二月

星期四

有个读者给我写信说,最近遇到了一件郁闷的事情。

她参加了一个夜跑群,认识一个女生叫Rose。发现她们的公司,居然是在同一个园区里面。Rose特别热情,第二天,就约她一起吃午饭,约她下班一起走。

她的工作很忙,在跟一个大项目,中午常常无法按点吃,晚上也不能按点走。不过这不影响到Rose的热情,索性买了午餐,直接送到公司来,一起吃。

平时有什么好玩儿的,优惠券,Rose都会转发给她;在一次她抱怨起晚了,上班迟到了之后,Rose变身成闹钟,催她睡觉,催她起床。

在很短的时间里,Rose占据了她在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她们突然变身成人间一等一的闺蜜,完全无间隙。

单身在外地打拼,有个可以彼此依靠的朋友,是件让人舒心的事情。虽然最初她有点不适应Rose的热情,但是慢慢的,她也认可了Rose这个朋友,觉得这就是Rose的做人方式。

可是,后来Rose又认识了个女生,是她的老乡,工作没有那么忙,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消磨在一起。

Rose很明显地冷淡起来,几天也没有个消息。每次她约Rose,不是有工作,就是已经和老乡有约。

有一次,她又约Rose,Rose说她要和老乡吃火锅。她说:“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吧,我也想吃。”

她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尴尬极了。仿佛她是来找茬的,Rose像是一只抖起刺的刺猬,在极力维护老乡。

吃了一半儿,有同事问她工作。她说:“公司临时有事儿,我就先走了。”堵着气,走到门口把帐结了。

过两天,Rose夜跑没有来,她去问她怎么了?才发现Rose已经把她删了。她在群里@她,两个人居然在群里说道起来。

Rose说,这几个月,她对她照顾有嘉,为她付出了那么多,而她从来没有感谢过。有的人天生自私,那就活该自私一辈子。别再来找她。

她并不是一个慢热的人,只不过是热得没有Rose那么快。而且她们从来没有什么口角争端,一直到她老乡出现。

从春到秋,她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个朋友,无缘无故的离去,无缘无故的受了一肚子的气。

她想不通,跑来问我,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应该去挽回,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是不是应该检讨自己?

在这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每个人因为自己的个性,经历,目的和认知的不同,来到我们的身边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特别热情的人,言行举止,仿佛都要点燃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明明没有那么熟,就是因为执着的好意,会造成一种感觉,我们仿佛认识了一辈子,要倾情相助,一心一意。

事实上,防御和自保才是人类的天性,有意做出来的特别好意和热情,都一定是出于某种目的:也许是感情上的亲近和安心,也许是事物上的寻求帮助,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和安慰……

有时候,这个目的是明确的,我们可以讲得清楚;有时候,这个目的是混沌的,连我们自己也无法说清。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热情。

所有的好意和热情,都需要用某个东西在某个时间相互交换,这个交换不一定是钱,是物,有时是价值,是尊重,是肯定,或者是彼此付出。

Rose也许是个生性孤独的人,不能忍受自己呆着,需要感到有别人120%给她付出,所以当她找到能够更加符合她要求的朋友,自然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因为在这段友谊中,两个人的诉求不对等。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那种看起来没有明显目的的超级热情,都是一种从自我角度出发的自说自话,画地为牢,引君上钩的一个自我规定。

有点像是武侠小说里面的花拳绣腿,我既然出了上招,你就要出下招。要是你不按套路,任意出拳,那么是你没有江湖规矩,破了江湖义气。至于你是怎样想的,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我还听说过一个更加夸张的事情。

我有个朋友,在一次公司会议上,认识了客户公司的代表,莫姐。她住在一个旅游城市,一直说,来玩儿一定找我,我特熟。

她去玩儿之前,本想着找莫姐打听一点当地资讯。结果,莫姐热情异常,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要了他们航班号。在旅行的那几天,车来车往的陪着,中餐晚餐,连买个水果,都不让他们付钱。

旅行结束,他们热情拥抱。交了一辈子的朋友,一定要保持联系。

过了几个月,莫姐找她说,她的侄女要去他们的城市上班,请她帮忙照顾。她盛情接待了莫姐的侄女,帮忙找了房子,安置妥当。

又过了几个月,莫姐又找她说,她的侄女想买房子,可贷不出来足够的钱,记得她有亲戚在银行,能不能帮忙找找关系。

她在银行的亲戚关系不是很近,而且对方也只不过是工会里的闲职,没什么权势。她很为难的说:“这次真的无能为力,帮不上忙了。”

莫姐一下子就翻脸了,说她忘恩负义,对不起她对她的情谊!

而且莫姐还去给同事说她爱贪小便宜。她来的时候,她都是在当地最贵的酒店请她吃饭,给她买最贵的进口水果,而她给她侄女安置房子,用的都是她家淘汰下来的电器。

在人与人交往中,大概会分成两种交往原因:为了感情,为了利益。

为了感情,是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同学,邻居家二十年的发小儿,或者一起共事了很多的同事,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利益,只不过是因为在人生的某一段路上,我的身边就是你。

相对于爱情和亲情,友情是一种组织松散的感情,当我们一旦离开了那个场景,比如学校毕业,或者战友分离,为了感情的友谊就变得浅浅淡淡,有时想念,偶然欢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其实是一种为了利益的友谊。

为了利益的友谊,并不都是坏的。因为在大多时候,为了利益的友谊,利益是双方共利。

譬如,我到了上海之后,关系特别紧密的朋友,都有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可以彼此帮着看孩子,接送孩子,带孩子玩儿,或者请一个老师给几个孩子上课,共同承担课时费,等等。

友谊无论是为了感情,为了利益,都可以简简单单,开开心心的持续下去。然而世界上那么多朋友反目,闺蜜撕逼的原因就是,混淆了两种友谊的形式,你以为是为了感情,人家却是为了利益。

在友谊的道路上,那种从最初,在没有任何前提和原因的时候,就单方面表现的特别主动的热情,呈现出特别的好意的人,往往都是一种人:就是那种善于用情去换利益的人。

他们会把自己的自作多情,变成了一种双方都要遵守的责任,于是热情就变成了责任的枷锁,他们的目的为了套住你。

当然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天生热情的人,磊落光明,这中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度,是不是过分的热情。

古语云:君子之交,淡淡如水。

一个真正本性热情的人,递上一杯热茶,不是过分。可是那个上来就扯着我们的友谊,递给你三杯茅台酒,而且不喝不行的人,往往都有点目的和诉求,只是在这个时候,目的还不可告人。

这种人,需要小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