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悼念余光中先生,一首旧评,评《等你,在雨中》作者:长篙

 长篙现代诗歌馆 2017-12-14

     今闻余光中先生在台北辞世,享年90岁,深感悲痛,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通过课本影响一代人对现代诗的启蒙,其他作品如《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深受诗人们的钟爱,一生留下佳作多篇。诗人自己并不认为《乡愁》是他最好的作品,他是左手诗歌,右手散文的大家,他的散文作品同样很优秀。在台湾,现代诗争议最大时,分两大阵营,即感性和理性之分,余光中是游离于两者之间,其作品深受两派欢迎,既有传统的抒情模式,又有西方的现代意识,风格多变,但我个人更喜欢他的古典抒情作品。在此,深深悼念,愿诗人一路走好!!

请看《等你,在雨中》

作者:长篙

 

  这首诗读过许多遍了,每次阅读都会有一种享受。如同滋味一杯茶,或在细雨中,荷花池旁的欣赏还不时涨起思念?细读中,不知不知竟入了作者的心理,感觉到诗人的脉跳、或许某些呼吸的气息、要么突然与作者的视线相撞。这难道不是一种共鸣,不是一种感受。这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毫无故着,打心底的亲切。

  这首细腻、娓娓的呢喃,有恋人般的体会,布局在一种和谐的优雅环境中。这首散文化的恋情,风笛调的柔韧,飘散在微风细雨中。。。。。。。

  这首诗在诗人的《莲的联想》集中,在整部诗集里,描摹莲的诗歌很多,这首是诗人其中的一首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这首诗在诗人抒情创作中,不关系到后期现代象征性的出现,可以说达至顶峰。《等你,在雨中》这首诗许多诗人写过评,大多是受到感动,也感染过许多的诗人,特别是年青诗人们的膜拜,纷纷校仿。有人说余光中的散文写的非常好,却不知散文和诗有着同化,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效果。

  这首诗之所以有着非凡的魅力,我们找一找其中的理由。

  一、先感觉一下气息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这里面我们读到,先是“等你”,二个字,尔后“在雨中”三个字,最后“在造虹的雨中”是不是有一些重复的感觉?还是有递进的味道?确实,等你,干什么?环境?在雨中,最后一句“造虹的雨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与浪漫,造虹,直接升华了的联想,诗中的首段便打开了这个迷人的局面,充满了期待与幻想,丝毫没有失落感。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余光中的一惯立场,诗人无论在什么处境,总找不到悲观,失望,与阴涩。却总是有豪气,大气,度量。同样,诗人在这首诗中首三句便有一种急骤,呼吸加快与心跳,有一种暗自的焦急无意识地从诗中扩散。我们读着读着便感染了,请慢慢读,在体会到荷花池中。。。。。。。在首段的中二句,四字一句。连连二句“蝉声沉落,蛙声升起。”这如同诗中的小节奏,也同从弦乐的起,到小鼓点的敲击展开。蝉声与蛙声,我们日常感觉吵嚷。不是吗?如同鼓点的打击,在安逸的环境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是不是诗人受到了影响。错,诗人借这种外力反映出内心的安祥,不为所动,正是这种坚定,所表现出诗人高贵的气质,这里,在首段的末句中表现出来“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出污泥而不染,耳闻浊音而不乱,这便是诗人的高贵了。

  在后面的诗句中,我们都能找到这种气息。

  如:“永恒、刹那、刹那、永恒”这种如伦巴的摇摆,节奏感很强,依然从重复,断章,与气短中找到乐趣。在这段的延展至尾句。“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这两句与前段有着天生的联系,有一母同生的感觉。而且用词的左右,以及重复的运用,所产生的节奏,明朗了我们的视钱。这便是内心的一种气息了,通过诗的语言,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其实这些的运用正是诗人有着真正创作的实力,一种技巧的运用使人看不到外形,却又能体会到真心,这便是诗的魅力了。这也是“诗贵自然,化技巧为无形”。

  二、我们再找一下布景,实则有意境。

  其实这首诗的画面很单纯,应该不会有其他的影响,正因为这种单纯才使读者不会产生二心,而是全心全意地融入。

  这首诗如诗如画,幻境丛生,而且动感十足。

  首先诗首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等待的常境。在雨中等待的滋味是难受的,焦急。而诗人在雨中等待却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幸福的期盼。

  这种期盼是诗人在当时的处境中的一种期盼,诗人借荷借花借雨表达出诗人内人的期盼,在这种处境期盼一种升华,换句话说,诗人想从现实中得到一种变化,一种实质的提升,而不是安于现状,这种突化,诗人借雨中的期待佳人的出现,来重新出发,这是诗人主体的内心真实思想。

  我们回到画面,动态的画面:

  1、“清芬”,“在我的鼻中”这是一种伸入,细的伸入,由清芬而入,尔后是“小情人”的出现,动感十足。

  2、在第五段中,画面更真实也更普遍。采莲,似乎与莲有联系的诗都有采莲。这首诗也不例外,而诗人却在天外去了。在“吴宫”,是不是飞瀑外起的感觉?而使用的是“桂浆”,是吴刚用的桂花树做的桂浆。在这段中,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的飞瀑手段,引入了现代诗派的象征手法,这种象征一发不可收拾,请看下段。。。。

  3、在第六段中,我们看到的奇迹出现。仿佛与余光中的手法隔隔不入,在这段中我不能不怀疑这首诗的传统抒情性,甚至猜想这段是不是取消,来完成读者的浪漫,留念的回味。

  这段中好象一下脱离了传统,“一颗星悬在科学馆”,虽然用到了熟悉的余光中的“飞檐”一词,但更多地联系到洛夫的飞瀑手法,突变。更离奇的是“瑞士表都说七点了”,是不是太过于变化了?后来才回到“忽然你走来”这个画面。现在想来,从传统到现代,无非是一种飞跃,跨度很大,作者的引用,是回到现实,这样就好理解了,原来的都是幻境,手带的表说七点了,从“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作者的眼光回到真实的现在。

  4、继续回到书本,那是一首小令,姜白石的词。是不是复古了?有韵的,你走来。

  原来一切仍在现实中。

  三、其他一些技巧

  这首诗注重内韵,气息和布景。可以说诗技巧娴熟,有很深的藏匿性却又不失自然。布局优美,气脉不浮不燥,温文尔雅。

  1、诗从第一段到第七段全采用三句的形式,这样的排列,与诗中的三个字的重复有着很深的联系,她们自然而然地组合在一起,无论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总之这样的排列一定有着某种牵连。三字的重复:如:在雨中,这样的词组在诗中出现二次,且均在第一段。另外三个字的组合:你走来。重复了三次,出现在尾段。也许是某种巧合,却起到一定的效果,这种不温不尔地表达,轻柔而细腻。与全诗三句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网络,读起来又爽口。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样的内在技巧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2、断句在诗中的运用

  断句在诗中表达效果有哭泣的感受。在这首诗中,诗人引用了大量的断句,表达出内心的感觉,也许有着某种无奈和悲彻,尽管在诗中无一表露。这一系列的应用断句,二字为多。在全首诗中,作者引用了二词、三词的句子达二十二处,可以说这些断句陆续给予读者一种无意识的凄凉感受。

  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仍然注重传统的表达方式,虽然我们看到了没有注重尾韵,却有着三句一段的规律性,有着某种格式,我们在诗人当初一系列创作中,均能发现诗人的传统抒情与某种规则,如《乡愁》也是标准的四言一段,而且尾韵十足。因此,诗人的三言一段实则是一种规则,具传统传化而来的。当然,这首诗仍然是有尾韵的,只是一系列的尾韵重复的太多。探讨便会发现,中、来、恒、宫等。这样的形成尾韵非常自然,而且没有丝毫的雕琢痕迹。因此,重复的运用也能起到强化的效果。

  此时,如果行进在雨中,脑海里浮现荷花莲池,或许漫天云彩。余光中先生为你描摹了心境,请看:

 

  附:《等你,在雨中》

  作者:余光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范 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2010.3.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