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沟通方式(上)

 我爱猫咪魔法袋 2017-12-14
乔安娜·法伯(Joanna Faber),《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第一作者阿黛尔·法伯之女,长期在母亲的长岛家庭/实验室工作。她在纽约城市学院取得特殊教育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数学与科学方面的工作。她曾在西哈雷姆的纽约市学校系统工作了十年(这里既有英语为母语又有非英语为母语的儿童)。


茱莉·金(Julie King),普林斯顿大学文科学士和耶鲁大学法学博士。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家庭教育领域进行支持父母和专业人士的工作。除了对父母(单亲或双亲)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外,她也为学校、非营利机构和父母群体举办了无数次“如何说……”工作坊。现住在旧金山湾区,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乔安娜·法伯: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读书,我的家里有很多的书,有家庭教育类的、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学的。我在纽约读特殊教育学位时,有很多机会练习教育的技能,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在真枪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家庭教育对我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


后来我的丈夫和我决定要来检验一下信心,后来我们有了三个孩子,天天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一直跟他们在忙碌。这时我才知道真的很难,这是一个一天要工作24小时,一个礼拜要工作7天的事业。我发现,孩子们的能量确实像飓风一样的,而且他们的逻辑也像飓风一样毫无规律可以寻找,这跟我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我还记得很早的时候,我跟孩子一块在商场购物,他们应该是行为举止很端庄,我最大的孩子在读购物清单,老二老三在甜甜的微笑,一些爷爷奶奶走上前来看到孩子们这么可爱,夸他们好棒,说你的妈妈肯定没有对你们唠叨过,那对我来说真的是黄金一刻。可是,我的老大看着那些爷爷奶奶说:“不,我妈妈一天到晚都冲我们嚷嚷,她根本毫无理由冲我们嚷嚷。”我的孩子说的话都是真的。我经常跟他们说的话并不是让我感到很自豪的话。想听我当时对他们怎么说的吗?“你到底出什么毛病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弟弟呢?天呐,我不愿意跟你在一起了,我真希望你能够做到。”


我妈妈也给我很大的压力,大家都认识我的妈妈。有一天我跟一些父母们聚集在一起,一个妈妈走过来跟我说,乔安娜·法伯,你要读一读这本书,这个书感觉跟你的教养方法很相似,你肯定会喜欢这本书。我看了一下那本书,就是我妈妈写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所以我要承认,这个是我妈写的。

她说我告诉你们,这是乔安娜·法伯的妈妈写的这本书,她竟然没告诉我们,所以我的秘密的身份就这么被暴露了。然后她就让我给她的教堂做讲座,后来我就开始了我的家教的职业生涯,我妈妈做什么我跟她做同样的事情。我在纽约工作的时候,我的朋友、儿时的玩伴茱莉,她当时住在加州,待会我会讲讲她做什么。

 茱莉·金乔安娜·法伯和我还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认识了,我们的妈妈是朋友,乔安娜·法伯的妈妈参加了一个家教的研讨会,她跟我妈妈每天都在讨论学到的一些教育的理论,还在我们两个的身上做实践。所以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在对方的家里玩,然后一起读书。我还记得去乔安娜·法伯家里看她妈妈的时候,她妈妈在厨房里写书。

又过了几年,我们上大学,在法学院,我生了第一个孩子。他们想做一个家长的研讨会,我被邀请做了一个报告,讲到一半的时候,他说我们需要做更长的研讨会。早些时候,我主要是跟家长还有小小孩一起合作,他们反馈是大家很喜欢有更多的例子,然后我就打电话说我们能不能写下一本书,就是《如何说宝贝才会听》,给乔安娜·法伯打电话一起来写这本书。

 

茱莉·金:我当时非常执着,我们就合作一块写成了这本书。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就是怎么能够不用太纠结的度过比较困难的时光。第二个目标就是面向未来,怎么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成长,使得他们能够关爱他人,能够非常负责任。我们帮助他们成为这样的孩子,那当然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谈谈我们的书。当听到我们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说,如何说才能听,怎么听才能说,我想让他们好好听话。所以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孩子之间要有一个连接,能够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感受是有关联的,那些时刻你跟孩子在一起,你可能会非常的生气,你可能会对孩子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但是不见得非要在电视上去做秀,很多时候你会给孩子一些威胁,可能孩子非常的累,情绪可能不是很好,如果你想要孩子有很好的行为的话,你需要先让他们有很好的感受。

乔安娜·法伯所以最好的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能够接纳他们的情绪。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是很容易,因为当他们的情绪是负面的时候,你要接纳他们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大家都不喜欢负面的情绪,你可能想把他们一脚踢开。我们并不想让这个负面情绪再强化。


我的大孩子是男孩,他在玩积木的时候他的弟弟靠近他,我发现他在护着自己的积木。我跟他说“给小宝宝一块积木”,他不想给,我说“跟他一块玩,你跟他玩,弟弟会很高兴,你看他已经爬过来了”,他推弟弟,弟弟就哭了,我说“怎么回事,把弟弟给伤了”,这样的情绪是很糟糕的。

但是也有好的一面,作为家长,你总是能够有第二次修补的机会,同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可能会有更好的应对的方法。当宝宝靠近积木的时候,我的大孩子保护积木,说“不要靠近”,我问他:“你做很喜欢的事情,宝宝靠近的时候,我们能做一些什么?”这时候他把他的积木放在桌子上,我跟他说:“你看,你已经找到了方法让你的弟弟很高兴。”

对我来说感受他们的情绪刚开始为什么很难接受?因为我知道他肯定会推他的弟弟,这是错误的,我需要马上阻止这种行为,但是对我的孩子来说,他的情绪如果被接受的时候,他会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就是想要阻止他的行为,这样他会面对弟弟和妈妈两个敌人。


我再讲一个故事。在几年之后,小宝宝长到三岁了,有一种玩具,就是像海绵一样软的玩具,能孵化小动物,所以他决定一天玩一个,他不停的说,“我明天能不能,今天能不能孵化出来?”不停的问,我非常的烦。第三天的时候,两匹小马膨胀出来了,他们彼此套着出来,他看到这个不高兴,问“这是什么?”因为他等了24小时,我说“宝宝你看,这是妈妈和宝宝”,他说“这不是,你根本看不见它们的脸”,我说“可以的,你看它们在亲嘴”,我有点着急了,我用笔画出一个脸来,他说“我不喜欢这个东西”,我还在坚持说,“我说可以用剪刀剪出来脸,你看得更清楚”,他说“不要,我永远不喜欢这些东西,这些不好”,然后我突然醒悟过来,“你不喜欢这些,这个脸粘在一块”,他说“是,我想要企鹅。”为什么我要花这么长时间才接纳他的感受呢?我想要保护我的孩子,我不让他伤心失望,我想让他感觉好一点,我想要保护我自己不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大家都不想听到三岁的孩子在那哭哭闹闹,但是我的孩子只是想要他的情绪被接受,这样才能往下走做下一步的动作,所以我一直在学习,这些都是我学习的过程。

茱莉·金:所以我们常常会很自动的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伤心,不让他们失望,不想强化他们负面的情绪。

乔安娜·法伯:我再举一个例子,孩子说这个工作很难,我们说不难,这个很容易,我来帮你,这是我们常常会说的话。如果孩子很纠结的事情,别人说很容易,这让他感觉做作业的时候更加纠结,如果你这样说,他的感受会好一点:“这确实看起来很难,数学确实让人很疯狂。”他说他的东西丢了,如果你说你有很多东西都丢掉了,丢了就丢了,他不会感觉舒服,但是换一个说法,说“这是你特别喜欢的小积木”,他可能会舒服一些。


你的女儿参加演出,你想安慰她,“你不要担心,你的声音非常非常的好”,你想要鼓励她,但反而会给她压力,如果让她在舞台上表现更自信,你需要给她鼓励,你可以这么说,“在这么多人面前,在上面表演是很恐怖的经历。”一个大的孩子对小孩说“我讨厌他”,你说“别这么说,你喜欢宝宝,你要对他更耐心一点,他只有两岁”,这样并不会让大哥哥感到舒服一些,你应该接纳他的感受,说“你听起来对弟弟非常的烦,确实两岁的孩子哄起来不太容易”。这就是我们处理事情的非常好的方式。

当他们在向你表达他们的感受的时候,他们非常紧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我们要给他一种幻想,当然这种幻想在现实当中给不了,这可能听起来有点矛盾。所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比如一个老师跟我说,我在学校里这么做的,当时有一个小孩,我说你要去打扫了,那个小孩一直都想要玩积木不想要打扫,我每次跟他说他都不乐意。这次我说,“我希望我们有一百个小时玩的时间”,那个小孩就说,“我也希望,我希望我们有几百亿的小时可以让我玩”,然后他就去打扫了,就像魔法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够接纳他们的想法,接纳他们的感受,他们也是能够更加接受我们的说法。幻想在我们小时候会有,比如说我想要有魔法,但是其实有的时候,其实你长大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幻想一下,比如说当时我去到动物园里,你们有当老师的吗,如果你是老师你肯定知道,你带小孩去动物园,是多么的让人抓狂,有的人要摸动物的头,有的人跑在后面,有的人很饿,所以孩子们是一团糟,各个地方乱跑,我们最后上到校车之后,有孩子说我不想回去了。


我需要跟他合作,所以我要用我的能力说服他,我跟他说:“孩子,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园,你肯定不想要在这里呆到两点钟,因为如果这样的话这里会一片漆黑,难道你想要在这里过夜吗?你想要跟熊一起过夜吗?”他看着我,然后就上车了,我最后满头大汗。我有一个技能是有一个幻想能控制他,当时我很生气,但是我静下来,我先接纳他的这种感受,然后给他一个幻想,让他去想一下,比如说晚上你真的愿意在这里呆到半夜吗?他很喜欢这个动物园,他想要在这里玩,但是我们要给他一个幻想,你想要一个人在这里过夜吗?所以这就是我给他的一种方法。

茱莉·金:因此孩子还是非常依赖我们的,他们需要通过我们的这种表现和说法,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认同,他们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需要接纳,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在言传身教,让他们去尊重别人的感受。


当孩子们有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感受被大人接受之后,他们其实会有一些非常好的表现,比如说他们的注意力会变得更长,他们在考试当中会做得更好,而且和他们的老师和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同辈都会玩得更好,而且他们对于传染病也会有更大的抵抗力。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实际的例子当中,就是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认可去接纳、认可他们的想法。


作者:【美】乔安娜·法伯 【美】 茱莉·金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