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最扎心的1分钟短片,看哭无数人……

 晨光me 2017-12-14


视觉志
文学/摄影/插画/故事/生活


最近,国家地理摄影师在加拿大拍摄的一支短视频,时长仅1分钟,却让无数人看得心疼。


一只饿到极致、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北极熊,步履蹒跚地在觅食,当它用尽全身力气从废弃油漆桶里猎取到“食物”时,却发现只是垃圾…… 



北极熊需要浮冰作为平台下水捕猎海豹,但因为全球变暖浮冰融化,这只北极熊所在的地区已经没有冰了,几乎无法获得食物,于是它只能在陆地上慢慢虚弱,等待死亡…… 



现场摄影师团队的每个人看到这一幕几乎喉间哽咽,但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没有麻醉枪,更没有几百斤的海豹肉,而且在加拿大给野生北极熊喂食是违法的。


人为投喂虽然会让野生动物获得暂时性温饱,但长期如此,一是食物变垃圾污染环境,二是人类加工食品会对野生动物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让其丧失觅食能力,降低对人类的警惕程度。


说起来讽刺又矛盾,我们的“人为干预”导致它们走向灭绝,却不能“人为干预”帮助它们生存,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饿死。 



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北极熊,它明明跟我们在纪录片里看到的不是一个样子,它们应该有着雪白的毛发,庞大的身躯,清澈的眼睛……


妈妈,我们去玩雪吧?



初次见面不知道说什么好,要不劈个叉吧?



哇哦,雪可真好玩呀,来啊,快活啊!



妈妈妈妈,你慢点哦,我要掉下来咯。



妈妈妈妈,我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熊孩子,快跟妈妈回家!



就是这些温馨有爱的画面,或许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后,都不复存在了……


真的心疼,却也真的无能为力,短片里的北极熊,这个时候就算它能找到浮冰,也没有力气捕猎了吧。


多么希望你能活下去



令人心痛的,不止于此。


就在前段时间,有人在俄罗斯北部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了200头左右的北极熊,看着数量这么多,好像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



但其实,因北极浮冰逐渐融化,这些原本独居的北极熊被迫集中到陆地上,捕猎不到食物,只能吃着死亡腐烂的鲸鱼肉。



岛上食物极少,这些北极熊最后也很有可能被饿死。


就像这只瘦成一张“毛毯”饿死的北极熊


就像这只饥不择食吃掉幼熊的北极熊


为了生存,它们别无选择。


早在1972年,美国颁布法律,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猎北极熊;

1973年,北极熊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08年,北极熊已经上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我们都知道“全球变暖”,可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似乎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动物们的悲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耳熟能详的八个字,好像也只是喊喊口号,实际行动差的太多。


可是你知道吗?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每天都有动物因环境问题惨死,每天都有物种从这个地球上永远消失。


这只可怜的小鸟,因长时间被塑料袋紧紧包裹住,失去了飞翔的自由。



这只被化学污染物残害了的海龟,身上的伤疤恐怕再也无法恢复。



萌萌的小企鹅,身上沾满了船只泄漏的原油。



小海狮被海里的绳子缠住,脖子都要勒断了。



生下来就被项圈套住的海龟,长大后内脏和身躯扭曲变形。



一只死去的鸟儿,被分解后,体内全是垃圾。



小海狮的鼻子困到了食品罐里,很难拔出。



找不到树木栖身的考拉无助地发着呆



无处安身的白天鹅只能用垃圾做窝


现在人们关心最多的,好像只有房子、车子、明星的绯闻八卦,“环境问题”貌似很少能进入我们的视线。


但上面这些不堪入目的画面,都是人类造成的。


油污中的鸟尸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


地球里唯一最不像地球生物的就是人类,因为所有生物都在融入这个地球遵循自然规则,而人类为了个人利益不断破坏地球的原生态,当人类慢慢站在都是柏油路而草地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是离死亡不远了……


如果可以,不如就从身边小事做起:少用塑料袋,不要往河里或者其它地方乱扔垃圾,节水节电,不剩饭菜……


无法改变大环境,起码尽点绵薄之力。


一只白天鹅在捡拾河里的垃圾,保护环境这么浅显的道理,动物都懂,很多人却嗤之以鼻。


人和所有的动物一样,只是地球的过客,不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没有资格肆意破坏它,更不能让其他物种因为我们的为所欲为而消失。


一只北极熊无惧破冰船,想要推开船身,似乎诉说着这是它们的地盘,不欢迎船的靠近。


地球上很多生物正在慢慢灭绝,如果人类选择避而不见,继续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恩惠,一味索取,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自食其果。




遇见你真好 想陪你到老
看更多走心文章,关注视觉志
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