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普及学堂龙山书院早课:《小儿语续》大嚼多噎,大走多跌,慌忙不济,安详头地

 感通天下 2017-12-14


昨天讲到这个心要暖,但是这个头啊要冷,暖心就是慈悲恭敬,跟感恩心,头要冷就是说头脑不要发热,怎么不发热,少想事,少看别人的不是,一看别人的不是,火就往上烧,所以要冷静,冷静才能看清事实真相。

静极光通达,静水照大千,你静到极处这智慧之光啊是很通达的,你静到极处这心啊,就像碧潭水一样,各种天象都印在里面,所以明理前面一定是心静,在《大学》上面讲,止定静安虑,而后有得,就是说知止而后能定,就是知止而后才能定下来,定而后能静,人成熟过后的表现是什么?

让人看了很定,客家话说这孩子很定,能定的住,我们看伟人的定力,任凭风吹浪打,恰是闲庭信步。在那个抗战期间,为何毛泽东能屡屡鼓舞大家走出困境,知止而后能定啊。为全国人民奋斗而不是为自己,这样心就非常定,如果为自己患得患失,打一场仗啊,就睡不好觉,这样就做不出好的决定。

所以为什么来山里我们要大家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干活的时候用力干活,说得家常话,便是好文章,这么普通的话都能听得懂,就是冷耳听话,这话听得进去,就有出息,包括我们挑粪水的时候,你看任它溅出来,我恰是闲庭信步。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呢?诸葛亮《诫子书》上讲,宁静以致远,我们看长寿老人,活得长远的,没有一个是脾气暴躁焦急的。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道德经》如是说,观察这些大自然风雨现象,就知道人该怎么去修了。

如果还是疾风暴雨的个性,肯定是不长久的,绵绵细雨,才能下得久啊,缓和从容才是活法之秘。

所以焦虑症的人没有长命的,宁静的人才能走完这生命的长途旅程,所以不看谁走的快,而看谁走的远,不看谁走得先,而看谁走的久。

所以我们要用一颗长远心去经营人生,你就不会急于一时,静而后能安,静下来过后,这个心会安,我们讲安详的安就从这里来。平安的安也是从这里来的,对联常讲平安二字值千金,可怎么平安,平静才能获得安详啊!不平静就没有安详安全啊!

人不安详,就没法尽其终天年,没法将事情办好。在《左传》上面记载,有个诸侯王,最近觉的心中不安,好像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一样,怕这怕那。

这诸侯王夫人很有智慧,她说,大王啊,不要太在意那些领土财货,那些都是身外之物,王心,王禄尽矣!

这句话很厉害,大王你的心像水桶里的水那样,动荡了,那大王你的禄,禄是什么?就是这个地位跟这个享用的福,这个禄就尽,就没有了,然后这诸侯王没有完全听进去,没过多久就死去了。

可见我们现在好多人,心浮气躁为什么?没有福报啊,不安详就没有福报,所以一切言动,都要安详,不止针对孩子,还针对我们一辈子。

《小儿语》不是指教小孩的,而是教人一辈子的。所以看你能否冷心思理,冷静下来后,想明白后,绝对不浮躁,降得浮躁之气定乃修学做人第一工夫。

然后,静而后能安,安呢?安而后能虑,你心安下来,再去思虑思考,那就是深谋远虑,你心没安下来,去想事情,那叫思虑过度。所以同样的思考,为何有人思考收获很大,有人思考就思出病来?思多气血伤,这是浮躁之心去思,如果用安详平静之心去思考,那叫深谋远虑,最后虑而后有得,这种思虑思考就能得到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有没有冷心思理,这冷心前面是什么?前面就是止定静安虑五个功夫,是《大学》里面最重要降伏其心之法。

我们再来看今天这句重要经句,大嚼多噎,大口地吃饭就容易噎着呛到,你看吃饭呛到了,哪个不是狼吞虎咽的,哪个不是心急气败的。所以被鱼骨咔喉,或者吃饭,呛到吃不下的,都犯了大嚼多噎这一条。

我们说这个老人的饮食护理就三字诀,回去一定要告诉家里的老人,有些一定要跟他们一起做,这是孝顺老人啊,用明理知识孝顺老人,这是上等孝顺老人,用衣食孝顺老人,只是普通的孝顺。

那老人饮食三要决在哪里?三个字,软暖缓。软就是吃的东西不要生硬,老人牙门不好,煎炸烧烤的食物年轻人喜欢吃,老年人可受不住。所以老人在示现这个相,看似你在照顾老人,不搞吃煎炸烧烤,其实是老人在保护你,让你也免除吃这些上火燥热之品。

暖呢?温暖的食物最重要,服饮食,热无灼唇,冷莫冰齿,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孙思邈讲的,大凡饮食,热不要把嘴烫了,冷不要让牙齿冰冷,不要冷得在打架。两个极端一走,人的脾胃就不行了。

我们看天地间冷杀万物,暖生万物,秋冬万物凋零,春夏春暖花开,观四季温度变化,我们都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饮食之道。

第三是缓,细嚼慢咽的人,身体健康,狼吞虎咽的人身体多病,所以干祖望老先生养生有八字决,童心,龟欲,蚁食,猴步,像少年童子那样的心单纯,常保赤子之心,我们看小孩子,他不较量,有什么过恶,上一分钟还在苦,下一分钟就乐了,完全不挂忧啊!睡一觉就全忘了。这样的人长寿,所以叫童心。

龟欲呢?龟它可以一静在那里,几天几个月都不动,静者寿。

蚁食猴步呢?你看蚂蚁,它啥都能吃,树木屑像山那样大的,照样被它啃光光,靠什么?不是大口的啃,大口的啃,它肯定啃不了,它一口一口一点一点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那样去消化食物。

猴步呢?我们走路跑山啊,腿脚要走如风,走如风不是走得很快,而是走得很轻,在《黄帝内经》里头,对一些重点养生的药物,最后都会提到一个重要的功效,叫轻身耐老延年,一个人的身体只要感受到沉重不轻盈时,他就耐不了老,延不了年。

所以猴步是很轻盈的步,就是说提腿的时候很轻,落脚的时候就像猴爪,练功要练猴步虎行,虎行要一下子扎根到地里,猴步提起来很轻盈。

南老讲过练功啊,看你脚,你能猴步虎行啊,这个准有功夫,什么讲猴步虎行,脚提起来很轻,落地的时候很稳,老虎落地那脚多稳,猴子提脚那多轻巧,所以常这样练啊,根本没有郁闷。

现在研究发现这个人郁闷后,他走路腿像有个镣铐栓在那里,迈不开来,然后反过来,你把脚迈开来,郁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心里的郁闷会影响你的行动,神志会走神。但是你行动敏捷起来后,它反过来会影响到你的身体,会影响到你的心灵,会是郁闷如烟消云散。

所以我们跟小萱常讲,要敏捷,敏捷,记住敏捷不是手忙脚乱,这个身手敏捷跟手忙脚乱有什么区别?手忙脚乱是你不熟悉的时候乱干,是心不在当下,而身手敏捷呢,是建立在你熟悉的基础上,很顺利很顺畅地做好,如庖丁解牛,由技而近乎道。

这就是老人饮食暖软缓的三大要决,我们再看下一句,大走多跌,大家看孩子学走路,孩子一学走路,就已经要学《弟子规》跟《小儿语》了,学了过后,孩子就没那么容易跌倒,他就跌一次你就跟他讲,大走多跌,反复跟他讲这句话,以后他自动就不会走跌了。

教育要理事圆融地教,在事相上出问题,然后在去引导,这是高等的教育。那天小萱挑柴火,这个柴火掉到那深坑里,走路上深坷担那个尿桶,一尿桶的粪水在半路全都倒完了,这担水担柴就考验我们心静不静,越急越容易添乱,急忙急忙,一急就忙,这个忙通盲目的盲,跟迷茫的茫是一样的道理,还有忙乱的忙,一忙就乱了。

自乱阵脚在于急忙啊。那该怎么办?下面告诉我们慌忙不济,安详头地,慌慌张张的,总是事情做不圆满,平平静静,平安平安,你平静了就安全。

好多人祝人平安,我们要祝人平静,得到安全,要这样祝,你祝他平安,平安是个结果,平静是原因,安全是结果。所以祝人或赞人要赞到德行上,像教小孩子,如果他能够挑水担上去的时候,我们不赞叹他把水担上去,赞叹他能不溅湿衣服,能安静的担上去。

好,今天的早课就分享到这里,感恩大家……!

12月11日蒙群、卓玲听打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