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期山居日记:耕读,启蒙,劳作,问

 感通天下 2017-12-14

2016.1.16

                  山居第二日——耕读

 


    

    晨起,天未亮,点灯沿山路下行,至宅院门口,叔公未起,门还未开,小黑冲我摇尾。我坐在柴堆上,闭眼深深吸气,享受天地灵气。

     天开始微亮,远山如水墨画卷。云游走山间,植被恣意生长。

    门"吱拗"声开启,见到傻笑的我,蒙师妹惊讶,热情的迎入门。

    早饭前,曾老师领我四人晨起发愿,诵读《药性赋》、《小儿语》,语稳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后老师着重"责人丝发皆非,辨己分毫都是"释。引经据典,广布义理。警醒学生改恶习,长智慧。少是非,养德行。一早心的熏习让早餐的青菜面片格外香。


    饭后继续温书。书读过之后,农田劳作,田里刨萝卜,芋头,摘白菜。食材取天地精华,味道极鲜美。这口福难享!难怪万松岭上的老僧不肯下山。呵呵,这还下什么山?!

    每一样都是在体证,用灶台,劈柴,堆柴垛,烧火,挥锅铲……道理就在,看你用不用心。

     午后,现场"舌尖中国"——腌制芥菜。广东农家人佳肴。晚饭便是芥菜焖饭,一揭盖儿,香味儿四溢。可惜我强守过午不食,待明日品尝,也正好留个念想。

2016.1.17

             山居第三日------启蒙

 

 

    

    早饭后,《药性赋》开班,教室安置在已迁走的村委办公室,条件虽简单,但宽敞通透。清风徐来,对面山的诗情画意映入眼帘。

    虽说行医,但我对中医理论鲜少涉略。曾老师主讲,从温药入手,引我入另番境界。

    开讲一味药,药性,药理,案例,引申,但更着重在于"理"通不通。讲义生动趣味,朴实无华。简单中见真性。表面在医身,实则医心。听者心服口服,心花怒放。非一般人可行。曾老师行医家大道,功夫深厚且慈悲心肠。这才是真正的"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啊。


    医者通透,便能心正身修齐家平天下,出头为官为仕,或退守悬壶济世。如今充斥着功利,人人焦躁,还有多少人潜心问道?

    讲课期间,学做圆运动养生操,一个动作下来,感觉身体打开了,不再紧缩僵硬,出了汗,神清气爽!

    曾老师发了大愿,深山办学,自己俭衣素食,只为众生一个"明理"。

    越是细细体味这般用心良苦,越是油然而生的尊敬。

    唉!若无切肤之痛,怎会双手合十?那就从病痛入手,还"究竟"本来面目吧。

2016.1.18

                 山居第四日——劳作

 

    

   

    劳作,山里生活的必修课。

    这里的山依然保留着原始,山民的劳作依顺天地,顺应四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砍柴,造田,耕种,取水,饮食……无一不是取自于大山。人们敬畏大山,感恩山的给予,也从山中汲取智慧。

    这里的人们取用的同时,也归还于山。正是因为没有贪欲的玷污,时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与山自然和谐的相处。

    所以看到的天清澈,山苍翠,水晶莹,土壤肥沃,民风纯朴。人人尊重劳作,崇尚读书。以礼相待,以经典传家为荣。


    男人山中砍柴,修葺房舍……女人田地浇水,照顾饮食……孩子天真烂漫,老人慈祥和蔼,小动物也规规矩矩。满是融洽自在的氛围。

    曾师的家多了学生成员,一大家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诗书礼仪齐家,行医施教兼济天下。

    曾师的医术,修为远近闻名。这样年轻有为的他却弃荣华权贵,功名利禄,而是远离喧嚣,山中静修,悬壶济世,俭衣办学。慈悲,才是"志向"的最高境界啊!

    山居几日,随曾师劳作,受益匪浅。

细心观察其活动,你会发现力量与精巧并存,乐趣无穷。天地灵气,自然道法融入在一小小劳作中。


    若不是亲手采摘田里的蔬果,我永远不知它真正味道原来是甘甜的。若不是亲手劈柴烧饭,永远不知木燃烧糅合入饭的味道是如此清香……

    曾师担的柴担出了音乐的律动,陈老师赤脚石上飞的功夫出神入化……造田如在土地上绘画,烧饭也如高高低低的合唱……

    你可知这满山是宝?可知这身心的秘密就在这一花一叶中?可知那高深的智慧隐现于山水田园?可知这一切源头就是来自这里?

    回归,回归劳作,回归在土地上朴实的劳作——这个在城市中几近灭绝,甚至让人鄙夷的人类根本活动。这,才是能量与智慧的源泉。

2016.1.20

                 山居第五日——问

 

      

     

    每日,学生问请曾师,曾师总耐心详答。语速缓和,朴实真挚,字字珠玑,绝无含糊其辞。你总能被其金句所点拨,总能从其身感受到无穷能量。

    问曾师怎样把柴劈好, 曾师说∶"为练习劈柴,我用了一年时间,谁家有柴,我就去劈。"曾师的屋前,有一人多高两间屋宽的柴堆, 那柴劈得规矩,大小一致, 码放整齐划一。

    问曾师为什么担柴不好走路,曾师示范,担子稳在肩上,走路把控节奏。

    问曾师为何读书不能专心,曾师说:朗朗读,摄住眼耳鼻口,点点头,入于心。


     问曾师为何依然烦恼,曾师说:去劳作,少杂念,去助人,得常乐。

     问曾师如何请问,曾师说:空的麦壳是向上的,饱满的麦穗是弯腰的。

     问曾师做事提不起精神来,曾师说∶简单的事重复做是功夫,重复的事开心做是智慧。

     问曾师该如何立志。曾师说:"志"怎有高远分别?妇人相夫教子得好,也是不得了啊。

     问曾师"无所事事"……如何是好,曾师笑吟吟:那就赤脚在这山中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