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是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豆瓣9.5,复活国家宝藏,是为重拾中国人的自信

 龙叔文馆 2017-12-14





最近央视上演了一档综艺节目

没有噱头,没有话题,只有赞美

明星们:梁家辉、王刚、段奕宏、李晨、王凯......

个个都甘愿当它陪衬

只愿每一个深爱这个国家的你

能一同见证这些中国的骄傲


它是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

它叫《国家宝藏》

主持人张国立说:“这个节目很年轻。

有多年轻?也就上下五千年。”

可在年轻的演员和观众看来

当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国家宝藏复活、重现时

你会惊叹

我们大中国,活了5000年,也自豪了5000年


千里江山图、釉彩大瓶、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

每一件国宝面试,都足以让世界为之一振

因为它们的前世今生

藏尽了中国人5000年的智慧和荣耀


【一】

千里江山图

 18岁天才少年王希孟、宋徽宗与蔡京 


900多年前

一位18岁少年只留下一幅画作

便孤篇艳压两宋,名贯古今

这幅画深居故宫,100年只公开展出过两次

而今它重现人间,令无数人为之疯狂

这幅旷世之作,就是《千里江山图》


为了完成这幅画

宋徽宗不惜让人从各处搜集珍贵宝石

磨成细粉,过滤并用上等阿胶做成颜料

满足天才少年王希孟“以青绿作画”的要求

蔡京虽是佞臣,对书画艺术却造诣颇深

他觉得王希孟的想法不过是“雕虫小技”

淡雅的山水画以青绿之色敷陈更是媚俗


谁知,当成画的《千里江山图》摆在他们面前时

宋徽宗和蔡京都震惊了:

山横黛色,是少年的青青子衿

水波渺渺,是少女的秋水剪瞳

一派天真绚烂氤氲不散

凝固成永不褪色的青春

一派明媚舒朗、吞吐大荒的江山

就这样铭刻在每个观者的记忆深处

▲ 李晨饰演“文艺帝皇”宋徽宗,身着龙袍,头戴长翅乌纱帽,两撇斯文的小胡子,手执扇子,更添了几分儒雅气质。 



《千里江山图》到底是怎样画成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海涛,细细展示了

“黑墨勾山水,青绿施重彩”的每一个步骤

非遗国画颜料传承人仇庆年

手捧一盒珍稀矿石缓步而来:

蓝铜矿、青金石、朱砂、雌黄、赭石、砗磲

在他的手中,矿石被细磨、过滤

化成晶莹剔透的国画色


▲ 非遗国画颜料传承人仇庆年


传世之宝的每一道线条、每一块成色

都如宝石般来之不易、无可复制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海涛



【二】

各种釉彩大瓶

 乾隆做花瓶 把父皇、王羲之和黄公望“气”醒了

 

“各种”釉彩大瓶

这个看似随意的名字

其实指的是一个花瓶:

它用了多达17层釉彩

烧制成功率仅有0.02%

工艺难度创下历代之最,堪称一代“瓷母”

有人说,它是乾隆的“炫技”之作

与上一代简洁典雅的雍正相比简直是“农家乐”审美

也有人说,它体现了康乾盛世的自信气魄

到底孰是孰非?

 

一个梦,带我们回到了百年前:

乾隆要求景德镇督陶官唐英

造一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瓷器

却屡屡受挫

烦恼中的乾隆独自午睡

却梦见自己崇拜的艺术家:

王羲之、黄公望,以及先父雍正

一个个走出来质疑自己的审美:

“你缘何要在我的字画上盖满印章?”

“不喜素雅,偏喜大俗,颜面何在?”


乾隆却说:

哪怕被后人嘲笑冷眼

我也要集历代之大成,做出独一无二的瓷器

让后世记住当朝之气魄、大清之盛世!


百年后

当所有功过得失的评议随风飘逝

那些凝聚了匠人呕心沥血的艺术

却长存不朽

当站在这件瓷器面前

雅也好,俗也罢

都无法盖过我们对时间、对精诚技艺的景仰

 王凯饰演“乾隆” 

身着龙袍,单手背后,表现出不怒自威的气质



【三】

乍原石鼓

 砸缸“熊孩子”司马光与父亲的“假”石鼓 

 

石鼓

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第一古物”

它是由花岗岩制成的重大一吨的石墩

篆刻记载着千年前先秦的古文字

却在后世战乱中被掠夺、抛弃荒野

甚至被屠夫当成磨刀石

历代有识之士竭力寻找和保护石鼓

为的就是守护汉字的文脉永不中断

其中,也包括司马光和他的父亲司马池


随着一声砸破水缸的巨响

陷入沉思的司马池惊醒过来

此时他正奉皇帝之名鉴别石鼓真伪

却因发现其中一只疑似赝品而惴惴不安

恐有欺君之罪

年幼的司马光尚且天真

却从父亲眼中看到了一种决绝

他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中

立下了保护石鼓文脉的决心 


多年后,石鼓的命运随着战火浮沉

被金人弃诸荒野、又被元人侥幸找回

直至八年抗战


一代代博物馆同仁用生命将石鼓护送半个中国

完成了无一文物丢失的奇迹

冥冥中,有一个家族和司马父子一样

用血脉传承对石鼓的守护

他们就是梁家三代父子——

梁廷炜、梁匡忠、梁金生


梁金生现在已经退休了

却一直自愿在故宫为文物工作

他说:

祖先冒死把文物交到我们手里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保护它

  梁家辉饰演温国公“司马光” 

在香港出生长大的他,对故宫的感情却不比任何人少。在拍摄电影《垂帘听政》时,他每天都要在金水桥边看完升旗礼,才从正门进去拍戏。他曾站在夕阳下的故宫说:很久之前,皇帝是不是也曾经站在这里看他的家?


 

【四】

越王勾践剑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

曾大败于吴国手下

忍辱负重二十年,最终灭吴复国

这把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


这把剑有无数谜团

它历经千年不腐,锋利无比

可瞬间将16层白纸划破

它纹饰精美,线条洗练

完全超乎人们对古代技艺审美的想象

 

后来,宝剑随着越女出嫁楚国

成为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千年后得以重见天日

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揭开了层层密码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与这把宝剑相遇

岁月轮转,翘首以盼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段奕宏饰演“剑” · 为剑代言 

道其心声。“凝天地灵气,

护三千越甲,千秋不朽铸剑魂”。


 

【五】

云梦睡虎地秦简

 视工作为生命的先秦“基层公务员” 

 

1975年,考古学家偶然发现一处墓葬

墓主人的身边放满了一卷卷竹简

注意——不是碎片,不是只言片语

而是一整套刻满了先秦法律条例的文书

更令人震惊的是

墓主人不是皇宫贵族

只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公务员”

他在死前对器物财宝毫不眷恋

却把生前所有的工作文书放到身边

陪伴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云梦睡虎地秦简”

千年前,是一个名叫“喜”的法官的睡前日记。

每天晚上,他都要在灯光下

认认真真把工作刻在不足筷子宽的竹条上

把秦国法规牢记在心

有人问他,这么辛苦有什么意义?

他说:

我们终有一死,这些竹简也必将腐朽

但是这些律令背后的精神,必将延绵后世千年

 

如今,先秦的法治精神依旧在现代闪光

像断案要讲求证据

做买卖要明码标价

百步之内不得见死不救

对自然资源要开发得当

“春二月不许捕鸟捕兽,待夏七月开放”

……


如果没有“喜”的付出

我们也许不知道,中国人的律令精神早已延绵千年

国家的强大,正是基于每个人的兢兢业业

  撒贝宁饰演先秦的一位基层法官“喜” 

虽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员,

却有着“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


  

【六】

曾侯乙编钟

 2400年前的交响乐团 

 

每个人都在音乐书上见过它

可多数人都没有亲耳听过它的声音

出土至今,曾侯乙编钟只响过三次

第一次,是1978年的建军节

第二次,新中国成立35周年

第三次,是1977年香港回归

每一首歌,编钟都能够完整地奏出每一个音符

青铜在震荡中悠悠回响,雄浑而浪漫

▲ 1977年香港回归

 

2400年前,编钟优美的乐声

却与两个国君之间一场激烈的交锋有关

彼时诸侯割据,逐鹿中原

野心勃勃的楚惠王想吞并曾国

善于外交的曾国国君曾侯乙得到大量青铜

不造兵器却造编钟

面对咄咄逼人的楚惠王

他不慌不乱地用音乐感召楚惠王

在乱世中保曾国一份安宁

  王刚饰演战国的曾国国君 

与楚惠王在编钟乐声中纵横交锋。

 

《国家宝藏》的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


我们第一次把文博领域跟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最开始的初衷便希望不只是喜欢博物馆的人走进博物馆,而是希望我们的普罗大众,都能意识到——博物馆里的文物跟你是血脉相连的。


当你走进去,这些文物会告诉你,我们是从哪一方水土而来,为什么我们要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存在,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会具有现在这样的性格……


如果大家都为自己能够知道几件国宝的过去和现在而骄傲,大家都想走进博物馆,我们觉得这就是《国家宝藏》最大的成功。


是啊,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我们的信仰,化作了无声的文字、物件和记忆

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常生活里不断传承

也在后世推陈出新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上下五千年”

我们的历史很长

我们的年纪很轻

以新的方式重温

是为了永不相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