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停地有新人咨询我底缸问题,我忽然意识到:
作为一个新手,甚至不知道蛋分放在哪里,藻缸怎么设置。而且也很少专门的文章去介绍。
因为我们都把这些看成了一种“基础知识”、“背景知识”,我们都默认大家是懂的。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问我,我才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人不懂。
我随便提几个问题,你看看自己懂不懂:
1、蛋分应该放在ats之前,还是在ats之后? 2、冷水机的水泵,应该在蛋分之前还是之后?藻缸之前还是之后? 3、滴定应该滴在哪个格子? 4、补水应该补在哪个格子?
底缸分成四个区域
一般来说,海缸的底缸分成四个区域:
下水——蛋分——藻缸——上水
通常每个区域是一个格子,也就是分成四个格子。 在底缸较小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空间,也可以把其中的“下水”和“蛋分”格子合并,由两个格子变成一个格子,这是没问题的。
我先来介绍一下每个区域的功能。
下水
下水:主缸的水,在这里流入底缸。 所以你在这里会听见哗哗的水流声,这里的水,也是整个底缸里最脏的——因为还没有进行任何过滤嘛。主缸的垃圾、鱼粪会直接带到这个区域。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设置了整个底缸的第一层过滤:物理过滤。 有人用滤袋,有人用滤棉,还有人用丝袜,都可以的。它们都可以拦截较大的垃圾,比如小碎石、小虾壳蟹壳、较大的活石碎屑等等。
滤袋和滤棉的优缺点 那么你到底该用什么作为下水的第一道物理过滤呢?我把每一种的优缺点都列举出来,你看自己的情况选择吧:
滤袋的优点:方便清洗,方便更换。 滤袋的缺点:易堵。一旦堵了,水会从滤袋的上方溢出,很容易造成事故。
滤棉的优点:滤棉是物理过滤中最细腻的,可以过滤掉最细小的尘埃,所以如果你的缸被尘埃困扰,滤棉是你的第一选择。 滤棉的缺点:没法清洗,脏了基本只能扔了。
蛋分
下水之后,就是蛋分区域。 在这里,蛋分会把50%左右的小尘埃、蛋白质过滤掉。从蛋分出水口出来的,就是较干净的水了。
蛋分格是四个格子中最重要的,因为上水下水其实都差不多,没什么技术含量,而藻缸又在“需要与不需要之间”,不那么重要。 所以蛋分格就成了最重要的格子。 注意一点,蛋分格一定要够、大。 至少能够装下你的目标蛋分,并且还稍稍有点余地。 比如你预备买的蛋分是ae的zps120,根据某宝页面,你知道这个蛋分的尺寸是:300x280mm,那么你的蛋分格至少要做到370x350mm,能够完全放得下蛋分,再留出一点点空余来。
蛋分格只用注意尺寸即可,其他的还真没什么了……
藻缸
蛋分之后,就是藻缸。 为什么藻缸要在蛋分之后呢? 1、蛋分过滤出较为清洁的水,供给藻类,对藻类的生长更有利; 2、如果藻缸在蛋分之前,藻缸产生的小垃圾(比如飘来飘去的藻碎片),很容易堵住蛋分的泵。
好了,这就是藻缸了。 至于藻缸的大小,不用特别纠结,因为说实话,高等藻对于NO3本来就是辅助作用。连藻缸本身都不是必须的,何况是藻缸的大小? 这个格子,初期你可以种点高等藻,等你成为高手了,轻松控制住NO3,那么藻缸就完全可以撤掉了,不要藻了。 在里面放几块活石、铺点珊瑚骨,或者其他什么你喜欢的东西就好了。 所以藻缸的尺寸,不需要“尽可能大”。
上水 这个格子是用来放上水泵的。也没有什么特别讲究的……能放得下你买的泵就ok…… 好了,海缸的底缸就是这样,说实话,是很简单的。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地方。 海缸的底缸,既没有复杂的设计,也不需要人工滤材。 你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喜瑞环放哪里”、“细菌屋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因为海缸不需要这些人工滤材(FOT除外)。
海缸唯一需要的人工滤材,就是下水处的过滤棉/滤袋了。
在设计底缸的时候,蛋分格需要你多加留意,千万不要做小了。其他格子交给商家设计即可。
明天,我们来具体讲讲一些细节问题。 萌萌的水母说: 今天是不是也该转发一下?
|
|
来自: 昵称5091200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