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人为什么会生病?|阿育吠陀

 口琴和吉他 2017-12-14

前言:

“健康”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每个人在对健康充满渴望的同时,也一定常常思索,要如何才能远离疾病。究竟疾病是如何产生的?要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

本期的阿育吠陀将为你分享,关于“健康”与“疾病”的秘密。


阿育吠陀眼中的健康

在阿育吠陀看来,物质世界是由空、风、火、水、土五大元素所构成的,每个人的身体也同样蕴含着由五大元素所主要构成的“风能型”(Vata)、“火能型”(Pitta)、“水能型”(Kapha)三大生命能量。不同的是,有的人是单一型能量体质,而有的人却是两种或者三种能量交替起主导作用的体质。生命能量和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阿育吠陀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那么简单,而是“身体”、“心智”与“意识”之间达到和谐而平衡的状态。只有在生命能量均衡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拥有健康。

一旦自身的能量失调紊乱,身体或情绪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也就意味着,身体将偏离健康的轨道,产生疾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阿育吠陀所说的“均衡”并不是指令体内的风能(Vata)、火能(Pitta)及水能(Kapha)的比例相等,而是调整至适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的黄金比例。



事实上,每个人在母体受孕时,所拥有的风能、水能与火能的比例就已经根据父母双方的基因、饮食及生活习惯、当时的情绪等因素而决定了。很少有人能同时平均的拥有三种能量,那样罕见的几率真的是件十分幸运的事。


为什么会生病?

阿育吠陀认为,疾病的原因产生于生命能量的平衡被打乱。疾病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因素下长期累积所引发的结果。

而通常,从疾病引发条件的产生到疾病最终的显现,将需要经历六个阶段:

阶段一:累积

基于日常的习惯、饮食、天气、季节、情绪等各类因素原因,导致过量的生命能量积聚在自己特定的器官:风能将积聚在大肠,火能积聚在小肠、水能积聚在胃部。

 

阶段二:恶化

积聚过满的生命能量因未能受到妥善的调节,蔓延至其他器官:堆积在胃部的水能将会蔓延至肺部,小肠中的火能会蔓延至胃部及胆囊。而堆积在大肠中的风能则会蔓延至侧腹两旁。

 

阶段三:扩散

不断聚积的生命能量从堆积部位不断溢出并四处扩散,蔓延至血液或是身体的其他循环系统,寻找更多可以入侵的组织部位。

 

阶段四:沉积或渗透

不断恶化的生命能量将入侵至较为虚弱的器官或部位,干扰该器官正常的工作状态。

 

阶段五:显现

被恶化的生命能量所入侵并严重干扰的组织器官已经出现了患病的征兆,身体出现不适。

 

阶段六:细胞畸形导致结构扭曲

病理过程全然形成,疾病彻底显现。此时,病患器官若继续恶化,将引起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以上六个阶段,是从疾病初始原因的产生到最终显现所经历的全部过程。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得知,生命能量的过量堆积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最终原因。

因此,只要充分了解自身所属的能量类型,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调节自己的生命能量,即可有效的预防疾病,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资料:《阿育吠陀疗法》

编辑:一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