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激扬青春 2017-12-15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就在诸葛亮去世不久,蜀汉政权最后一位大将魏延被杀。按照蜀汉方面的说法,魏延企图造反。但魏延造反根本不符合逻辑,按照当时的情况,魏延根本没有造反的必要。其实,魏延的被杀是蜀汉内部的一次政治斗争。魏延是这次斗争的失败者,最后的胜利者有好几位。那么,魏延为何会被诛灭三族呢?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魏延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晚,因此在刘备崛起时地位比较低。刘备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可能不行,但是他识人善任。在汉中大战之后,需要一位大将镇守汉中。当时,大家都认为肯定是张飞。因为张飞与刘备的关系最近,自然是张飞来镇守汉中这块咽喉要地,连张飞自己都做好了准备。但刘备最终选择了魏延为汉中太守,所有人都非常意外。这等于破格提拔了魏延,魏延从中级将领开始跻身于高级将领的行列。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随着局势的发展,关羽、马超、黄忠、张飞等人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蜀汉阵营中,最能打的将领就剩下魏延和赵云。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几乎疯狂的神化了赵云。其实在历史中,赵云一直是杂号将军。从地位上来说,魏延是明显超过赵云的。魏延的职位是前将军,这是当年关羽的职位。这几天,虎啸龙吟正在热播,小编也看了几集。但不得不说,依旧没有摆脱半演义半历史的怪圈。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在蜀汉阵营中,分为好几个派系。魏延则属于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但他也有对手,那就是文官杨仪。魏延和杨仪经常发生矛盾,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还可以搞平衡。在公元234年,年仅54岁的诸葛亮去世。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蜀汉政权内部开始了权力争斗,主角自然是魏延和杨仪。很多人会想姜维去哪了,在这个时候,根基尚浅的姜维还没有能力争斗。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魏延与杨仪都上奏刘禅,表示对方造反。蒋琬和费祎就在朝中,这两个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两位大佬的意思是,杨仪不会造反,魏延就难说了。就这样,刘禅命令追击魏延。其实,魏延根本没有造反的实力,他身边没有多少部队。皇帝刘禅的命令下达以后,魏延的军队一哄而散。无可奈何的魏延逃到了汉中,被守将马岱所杀,这就是真实情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扭曲了很多历史事实,比如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空城计是曹操的杰作,而草船借箭是孙权的专利。

为何刘禅时期蜀中无大将?全因自毁长城,杀最强将军还屠人三族

魏延没有造反的能力,他也没有造反的动机。魏延被杀属于内讧的产物,对于蜀汉来说,等于丧失了一员大将。到了蜀汉政权的后期,蜀汉内部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大将。当然,曹魏和东吴也是够呛。姜维主持蜀汉以后,盲目的做出了一系列军事部署。认真的说,姜维在军事上很杰出,但是他不懂政治。从他面对宦官专权做出的一系列表现来说,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