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店】桂林老书铺:由红转旧,线上为忧(上)

 真友书屋 2017-12-15

以前从资料上看到,桂林也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古籍书店,然而我给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徐俊霞老师打电话,她说经过自己的了解,桂林古籍书店早就不存在了。而南宁是否有古籍书店,她称自己不了解。但桂林的已然不存在,这是确定无疑者。


这个结果不免让我有些失望,毕竟桂林曾经是西南地区的文化重镇。隋唐之前,桂林已然是西南地区的重要都会。到了明清时期,其文化地位更为突显。张鸣凤在《桂胜·序》中称:“凡诸山之巑岏,诸川之邈绝,及数百年之古文遗事、郡国政绩、文献流寓、汇摩编成。”可惜,对于桂林在这方面的成就关注的人较少,人们更多者是反复地吟诵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诚然优美,但若缺乏人文的积淀,其自然美景让我觉得总会缺乏一种灵性,尤其旧书店的存在乃是读书人多寡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我的这种挂钩方式早已过时,但我总觉得有着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的城市,总不会被涤荡的如此干净。而徐老师则劝我不要着急,她会帮我去做进一步的打听。


路边的业态


没过多久,徐老师给我发来微信,里面的照片是一家旧书店的大门,看来,书店的寻找有了结果。我立即打电话向她了解详情,她说经朋友的介绍,得知刘老师在花鸟市场内开了一家旧书店,虽然这家书店是私人开办,然其在桂林旧书界颇具名气。为了能够了解到详细情况,徐老师特意到花鸟市场实地探访,巧合的是正赶上店主刘老师来到了店内,于是她向刘老师说明了有人要前来采访的要求,刘老师欣然同意。


植物区域


桂林已来过几次,但都因为有公务在身,因此无暇转这里的旧书店。此前,我在网上搜索桂林旧书店的信息,仅找到一篇刊发在2015年5月17日《桂林晚报》上的采访文章,该文的题目是《桂林旧书市场寻访:旧书网上网下一块卖》。记者的这篇文章写到了桂林市场的变迁,记者首先采访了桂林市文物鉴赏研究会秘书长马贵希,马先生称,在改革开放之初,桂林滨江路上形成了自发的旧货书画市场,当时有不少的人在那里摆摊卖旧书。除此之外,乐群菜市场附近的四会路也有一些旧书摊,后来这些旧书摊逐渐地汇集到了骝马山附近的打靶场和訾洲的旧货书画市场。


在此下车,由此穿入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訾洲的旧书市场分流到了三里店大圆盘附近,因为那里原本是一片空地,所以就形成了露天市场。而打靶场的旧书摊则转移到了蓖子园,再后来这部分书摊又转移到了六合路菜市场附近和花鸟市场。而徐俊霞告诉我,她所找到的老书铺正是位于花鸟市场内,她告诉我说,这个市场的全称是:“桂林市花鸟市场古玩城”,但当地人只把它简称为“花鸟市场”。而其准确的地址则是:桂林市七星区环城北二路97号。


可爱的小动物


徐老师打的带我前往此处,车停在了一处繁华的闹市区,穿过街边的楼房,后面的视野豁然开朗,在马路边上看到了卖猫卖狗的摊位。我对这些小动物有着本能的亲切感,虽然我知道摊主最烦我这种既不买又动手动脚的看客,但我还是忍不住抚摸了几只小狗。徐俊霞笑着说,我看动物的眼神要比看人温柔。我没听明白,她这是夸我还是骂我,但我却享受着跟动物接触所带来的快意。


此物叫“黄金”


街的两边盖起来成排的门面房,门口摆放的大多是花草植物。其中一个摊位上的物品吸引了我:塑料箱子上放着一块三合板,三合板上用红色的塑编绳捆扎着一些木棍,而前方悬挂的纸上则写着“黄金”二字。我仔细盯着这些木棍,没从上面看到星星点点的黄金。徐俊霞则告诉我,这种木棍是一种吉祥物,很多人都会买上几捆放在家中的柜底上,这样的风俗我在他地未曾看到过。但我觉得这种木棍在家里放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变得很脏。徐俊霞也说,每过一段可以更换新品,但把旧品扔掉不就等于扔掉了黄金。徐老师说,没人这么想问题。而前往了几步,我又看到其他的门面摆着这种木棍,到此时才知道木棍的正式名称叫“黄金财”,看来前面的那家丢了财字,仅凭这一点,估计就没人买。


这才是正名


凝固时光


进入花鸟市场,其占地面积之大,超过了我的想象:一排一排的大棚式建筑,每一排之间,都用透明的塑料瓦封闭了起来,这样的过道有许多排。徐俊霞说,因为我们到的有些早,与旧书店老板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于是她带着我穿行在一排一排的市场之中。在这里既能看到绿植物店,也能看到旧家具店,还有成排的街区专门卖和田玉,但唯独看不到成排的旧书店。我在《桂林晚报》上的那篇文章中看到:“在花鸟市场卖古玩旧货的门面中间的过道上,有四五摊是专门摆卖旧书和字画的。花鸟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旧书摊已经存在十几年,有些摊主是从六合路的旧书市场过来的,如今来来去去的,已经换了几拨人了。”


不知道从哪个溶洞挖来的


市场热门


但是,我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把花鸟市场内的街区转了个遍,只在最后一排看到了老书铺一家旧书店。即便按照上文的所言,我在中间过道中也没有看到摆摊的旧书。徐俊霞说,可能是因为我们来得早,再加上今天不是周末,所以看不到摆摊之人。这样说来,在花鸟市场内,开旧书店的店铺仅有老书铺这一家。既然我对这个市场内感兴趣者仅是旧书铺,那只好转一圈后又返到了书铺的门口。


再次来到书铺门口时,有一位妇女正在打开旧书铺的卷帘铁门。徐俊霞介绍称,这就是刘老师的老伴儿,她主要负责本店的经营。我走上前,跟刘妻打招呼,她热情的说,老伴儿已经介绍过我的情况,他正在外面办事,过一会儿就到,我可先参观书铺内的情形。她边说边从屋内搬出几个圆凳,说看累后我可以在此休息。而圆凳的旁边,则是一对呆头呆脑的石狮子,这是南方典型的镇墓兽,不知道为何摆在了这里。


终于开门了


呆萌


老书铺的门楣上挂着匾额,匾额上写着经营范围及联系电话,上面标明主营:旧书买卖;兼营:古玩纸品杂项。而这个匾额的下方还有一个小匾,上面写着:“百年书味”。但那个书字显然是后贴上去的,其字形与其他三字不符。不知道这样的制作方式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


匾额


走进店内,里面的面积不大,我感觉在20多平方米上下,但一般门面房有较大的公摊面积,不知道这间房算是多少平米。里面的货品可谓玲琅满目,进门的位置摆放着许多新旧磁器,同时还有一些老照片及布告,甚至还有一尊佛头陈列在博古架上。将这些跨时空的物品集中的摆放在一起,这不同于小资们所讲求的混搭,而其给我的感受则有着怪诞而和协的味道。


杂件


店堂的后半分则是以旧书为主,沿墙的一侧摆放着几个旧书架,上面的书已经将书架压弯了腰。而这个区域中间的空地,则以展台的形式摞放着许多旧书。我浏览着架上之书,其中有一架则写着“广西图书专柜”。各地文人最重乡贤著作,广西当然也不例外,只是不知道这类书在当地是否畅销。陈列台摆放者也同样是一些旧书,随手翻看,有不少是二三十年前的小说。从颜色看,柜底上用塑料袋包裹起来者,应该是一些民国旧平装。细看之下,也有几部线装书,但从书根的颜色看,这应该是三四十年前的影印本,而木刻板的线装书却在店内未能看到。


在店铺的另一面墙上,则以封面向外的形式挂起来一些民国旧平装,浏览一番,这些书均非严格意义上的新文学版本。在其下方的桌子上,还有一摞带封的信章,从颜色看也是近二十年之物。


旧平装


对于店铺的浏览,让我感到了本店名称上的名实相符:这里叫桂林老书铺,而非桂林古书铺,虽然古老二字经常并用,但从藏书范围而言,却属两个门类,虽然如此,这也是我来桂林多次后,第一回看到这么多的旧书。

正在参观期间,刘老师来到了店门口,徐俊霞介绍我们相识。由此让我得知,刘老师的大名叫刘国军。他看上去年龄在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其言谈举止颇有文人气息,这样的感觉让人看上去很舒服。与之寒暄过后,我们坐在门口的方凳上,开始跟他聊天。


文本图书专柜


与刘老师聊天的话题,还是从广西的旧书店展开,他告诉我说,广西本来旧书店就不多,到近些年就变得更少了,南宁一家也没有,而桂林也就他这一家。如此推论起来,说不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正经的旧书店也就仅此一家。刘老师不加思索地说:“很有可能就是这样。”他告诉我说,他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办旧书店,当时桂林市内还有很多旧书店,现存渐渐地都消失了。桂林原本也有古籍书店,此店归新华书店管理,原来在十字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底,这家国营的旧书店消失了。


历史痕迹


在此之前,刘老师常到此店买书,但当时他主要对文革品有兴趣,所以他到古籍书店主要是去买这类的出版物。但他同时告诉我,那时的古籍书店架子上就很少摆出线装书,这类书店里虽然也有,但却放在仓库里面,没有特殊关系根本看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