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第十五论】——谈谈燥邪的阴阳属性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7-12-15


王洪图教授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加以归类,用阴阳加以认识,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烽火六气,也不能例外。

所谓六淫邪气,是六气淫胜,两者虽有邪正之分,而其阴阳属性却无两样。笔者所见到的中医传统文献,对于燥邪属“阴”的这一性质,从未有过疑问。

至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人说“凉燥属阴”、“温燥属阳”;60~70年代撰写出版的书籍,对燥邪的阴阳性质多避而不谈;80年代以来,才提出讨论,某教科书公开表示燥为阳邪。

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文章,约30篇,其中五篇认为燥邪属阴,多数人认为燥邪属阳。持阳邪论者多认为“凉燥证”并不存在。

之所以发生分歧,除燥邪致病的特点之外,关键在于参与讨论者是以中医理论体系看问题,还是从局部看问题所致。

试陈浅见于下,以就正于同道。 

(一)事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阴阳五行学说,将阴阳与五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它既代表医学中的具体内容,又起着认识论的作用。对事物的归类,属于后者。《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将六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及其生化作用,进行了总的概括。历代文献,都用类比的方法,对事物的阴阳属性进行归纳,如下表所示: 

木   东   温     春      风       生   肝·····

火   南   热    夏      火(暑)  长   心……

土   中   湿    长夏   湿       化   解……

金   西   凉    秋       燥       收   肺……

水   北   寒    冬      寒        藏   肾……

这一归类,不仅古人有此认识,解放以来国家统一编写的中医院校教材,也都做过类似的描述,应该说是中医界公认,也是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

在这个表格中,横排的每一列事物,都属于同一类别。其中哪一列属阳,哪一列属阴,是十分明显的。请看“金”类,包括西方、秋季、燥气、清凉、收敛、肺脏······显然与其他任何一类都不同。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为东,阳气升起之方,属阳右为西,阳气下降之方,属阴,秋凉气爽,有收敛之性,也属于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属阳,收藏属阴,这一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无须讨论的。不难看出,煤气属于阴类,它的本性为凉,如同风为春季之气,其性温一样,不容怀疑。

至于六气(六淫)在不同的情况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化,其阴阳属性当然会随之而改变。但是,寒邪化热,已不再是寒,湿邪化寒,已不同于湿了。

不能认为化成之“热”于寒,化成之“寒”还属于湿的性质。因此,尽管六气(六淫)可以千变万化,但永远脱离不了上表中所在的位置。

所以前贤曾反复指出,“所谓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也。

分其阴阳······总统风火,阳也I寒统燥湿,阴也”,“风火暑三者为阳邪······湿燥寒三者为阴邪”。

基于上表被中医界公认这一事实,若要将其中一项迁移位置,就必须对该表进行全面修正,否则必不能自圆其说。

当然提出疑为阳邪的同志,也已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有人明确表示,秋气本性为热,燥与热同属于阳,进一步认为凉燥证是不存在的。

但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是秋风送爽,称为“秋凉”,而所谓“秋老虎”,仅是暑热之气尚未尽退,“燥”气没有主持气候罢了,绝非燥气本性所致。

况且,把秋凉改成秋热的同志,尚未能把西方、收气也说成是阳,也未能说明西方、收气不与秋季,燥气是同类。单独“金”类,尚不能讲通,更谈不到对金表进行修正了。

(二)六气之间的生克制化

中医理论中的六气生克制化关系,仍是用五行生克关系来表述的。

五行之数虽“五”,但火分为二,即火与暑,五运六气中分相火、君火,这样便将六气与阴阳、五行协调起来。

在文献中,火又常与热相提并论。六气相生关系是春风而夏暑热,而长夏湿,而秋燥,而冬寒,又复为春风。当然在传统理论中,关于土湿的位置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因其不影响对燥气性质的讨论,所以这里仍用“湿(土)生燥(金)”来表示。

六气相互制胜的关系是:“风胜湿”、“湿胜寒”、“寒胜热”、“热胜燥”“燥胜风”,这一相胜关系,也是被历代医家,包括当代中医同道所接受的。

持燥为阳邪论的同志提出,湿与燥对立,湿既为阴,燥当为阳;火令物燥,所以火与燥性质相同。

诚然,湿即不燥,燥必不湿,这是自然现象,就此推论,燥湿对立,而对立的双方,必有阴阳可分,近乎有理。

然而,从上述六气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看到,制约湿的是风,制约燥的是火就燥与湿的性质来看,湿性沉静,燥性收敛,本性并不对立,而在六气总体之中,无论沉静与收敛,两者都属于阴。

若根据燥与湿现象上的对立而划分阴阳,在局部看来似乎可行,在六气相关的整体中却讲不通。

即使在生活体验中,相反的现象其阴阳性质未必不氐相同或相助长的现象,其阴阳性质也未必一样,犹如天寒遇风,人们会感到更寒,而风与寒的阴阳性质恰相反;热天有风,人们会感到稍凉爽,但风与热阴阳性质却相同。

至于火热,固然可以使物干燥,但使物干燥的尚赖风气;况且,火热之所以使物干燥,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过程。

喻昌所说:“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以及刘完素所说燥:“性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热火”,是燥为阳论者的重要理论依据,如何看待两位前贤的议论呢?

喻氏认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秋伤于湿”,当作“秋伤于燥”,尤其是根据燥与湿在致病特点上截然不同,治法迥异,因而说燥湿有霄壤之别,情同水火,并且创制治疗燥证的有效方剂,这无疑是对医学学术的贡献。

在临床实践中,确实存在火热之邪伤人阴精,而致燥,以及燥邪伤津而致热的证候。

但是,这中网存在一个病理转化过程,在这里,燥与火热两者是因与果的关系,它并不能说明火的本性是燥,也不能说明燥的本性是火热。”

燥胜则干”是直接的,之后才有可能因为伤津而化热。

尽管这种因果关系转化多么常见,转化的进程多么迅速,以致若不经喻昌等前贤倡导,医生们多有忽略,而误将已化热之邪仍按凉性去治。

但是,“燥”终究不是火热,其本性之“凉”也并不因其容易化热,而变得“温”起来。

如同寒邪侵犯人体,也会转化为热一样。进一步说,风寒化热,可能不如燥邪伤津化热那样多见和迅速,但是这个多与少、快与慢,仅是“量”的差别,问题的实质则是相同的。

刘完素倡“六气化火”说,创“寒凉派”,自成一家,无疑对医学学术贡献卓著,其关于燥邪致病,“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火热”之说,也不过是强调燥邪易于化火这一特点而已。

“反”字的使用,正说明了燥虽为阴邪,而其病理变化却往往出现和阳邪致病相同的结果。

对于“水流湿,火就燥”,还应从六气相互承制方面来理解。即寒水之气,需要有湿土之气来制约它;燥金之气,需要有火热之气来制约它,反映水与土、金与火的制约关系,这是五运六气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点,喻氏在《秋燥论》中是公开讲明的,他在联系到初冬反有温气时说:“何至十月而反温耶?凉已反温,失时之序,天道不几顿乎?不知十月之温,不从凉转,正从燥生,盖金位之下,火气承之一”。

亢则害,承乃制,这是六气变化的常规。燥金之下,火气承之;火气之下,水气承之;水气之下,土气承之;土气之下,木气承之;木气之下,金气承之,都是客观规律。

怎么能说火气承之,金气便与火气同类,又怎么能说由于水气承之,火气便与水气性质一样呢?不仅不是同类,相互承制之气的性质恰好相反!然而,正是由于承制关系,才使燥金之后可以出现火热,火热之后可以出现寒冷,这也是医生应该明白的道理。

所谓“不知年之所加,气之胜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不正是讲的这个问题吗?

奈何有的同志撰文,援引喻氏“十月反温”一节时,漏掉了“金气之下,火气承之”之语,以致将火制约燥,误认为火与燥性质相同。

(三)刘、喻二贤认为燥邪属阴

持燥邪属阳论的同志,最喜欢这样引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的话,燥气“其性异于寒湿,而反同于火热也”;也常引证清代喻昌的话,谓“燥之与湿有霄壤之别,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以及燥金“异于寒湿,同于火热”。

据此,便认为燥与火热性质相同,因而指燥为阳邪。其实,刘、喻二贤所说“其性”,是指病证的性质,而非燥气的本性。

即是说燥邪致病,容易伤津,阴津伤而致火热或火热之邪伤人阴津,阴津伤而见燥证。两位前贤在论述当中,对于燥邪的性质一致认为当属于阴。

为了说明这一点只需要多引证他们几句话,使其本意能够完整就可以了。

刘氏云:“燥干者,今肺之本燥,金受热,化以成燥涩也。

兼火热致金衰枆液而损血,郁而成燥者,由风能胜湿,热能耗液。

故经云:风热火同阳也,寒褪燥同阴也。又燥湿小异也,金燥虽受秋阴,而其性异于寒湿,而反同于风火热也。”

明确指出火热伤阴化燥;风能胜湿,湿去而燥;热能耗液,液耗而燥。

从这一节文字看,刘氏十分肯定了“燥为阴邪”的性质。喻氏的论述与此相近:“镶金虽为秋令,虽属阴经,然异于寒湿,同于火热。

火胜则金衰,火热胜则风炽,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转令阳实阴虚,故风火热之气。

胜于水土而为燥也”。不仅首先肯定了燥金“属于阴经”的性质,而且又对“异于寒湿,同于火热”的病变机理,作了进一步说明。

即火能克金,火热胜又使风气亢盛,所谓风火相煽,之后风能胜湿,热又耗液,湿去、液耗,于是“转令”风、火、热的阳邪更胜,以致阴虚“而为燥”。

可见火热之所以致燥,燥之所以同于火热,本身存在着一个阴阳相互制胜过程,其中因果转换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刘、喻等先辈对此也是讲述得十分清楚的。

当然,初秋之时,暑热之气未退尽。自然界仍然存在着阳气充实,万物盈盛的气象,但这正是“燥”气尚未能发挥作用的表现,一旦燥气主持时令之气候,便会使万物忽然改容。

对此,喻氏云:“岂有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天香遍野,万宝垂实,归之燥政?迨至山空月小,水落石出,天降繁霜,地凝白卤,往坚急劲切之化,反谓凉生,不谓燥乎?”

这无异于是说,凉与燥怎能分开呢?初秋尚温,万宝垂实,当然不是燥的本性。

可见,喻氏虽然重视了燥邪化火,以及火热化燥的过程,强调了燥证多异于寒湿,同于火热的特点,但并没有忽视“山空月小”、“天降繁霜,地凝白卤,一往急劲”等燥邪固有的性质。

我们看到不仅古人有“凉燥”之说,今人也有“凉燥证”的病案报道。

以理推之,喻昌也并未否定“凉燥证”的存在。

(四)其他

提出燥为阳邪的同志,还有一个论据,即“燥”字从“火”旁,按常理来说,从“火”旁的字,当属火性。

本人对文字学并无研究,不过,燥字之所以从“火”,或许从“火就燥”的客观现象而来,由于这种因果关系最常见,所以造宇者为之。

当然,也有人曾撰文说:“温”字从“水”,但温仍不是水的性质,尤其在中医学中,温与火同类,而水之性为寒。

至于阳邪既可伤人阴精,又可伤人阳气;多阴邪既可伤人阳气,也能伤人阴精的问题,自无须多论。

《内经》明言“寒伤形,热伤气”,中医同道都熟知“暑伤气”,以及《伤寒条辨》所谓“风则伤卫,寒则伤荣”等,均属阴邪伤人之阴,阳邪伤人之阳之类。

然而误以燥邪属阳的根源之一,仍是燥邪伤阴引起的。一则认为伤人之阴者,必是阳邪;二则忽略了伤阴之后才化为火热这一过程,而误以为燥与火同气。

五运六气学说中,关于燥气性质以及燥气致病、生化方面的特点,在《内经》里记载有数十条,无一处不是说它“肃杀凋零”,“清劲”,“凉”,“露露萧瑟”,“收敛”等性质,一律属严阴性。

恕不在此逐条援引。

经方是医方之祖。学好经方,不再有面对疾病时的束手无策,有的只是“方证对应,效如桴鼓”。

12月22~25日,来武汉,跟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教授学习经方。


“讲透经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班

名医三天传授,培育经方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