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武官升迁程序

 zqbxi 2017-12-15
 
 宋朝的官员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官是虚衔用来定俸禄和官位,职是宋朝士大夫的特殊职称,差遣才是实际职务。宋朝区分文武以阶官为准,而不以差遣为准。宋朝武官制度更复杂,除阶武官外,还有正任官、遥郡官、荣誉加衔等。
 
 
 
  一、宋朝的武阶官体制:宋徽宗政和二年,定武阶官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二阶。南宋绍兴年间厘正武职官阶六十阶(改定武官官阶,“大夫”一律移到“郎”前)称谓如下:
  1.武阶官依其官阶可分为横班、诸司使、使臣三等;横班正使、诸司正使、横班副使、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无品尉勇七级60阶;太尉是武官最高阶官。
  (1)太尉(正二品)=[太尉主兵官为武阶之首]
  (2)通侍大夫(内客省使:正五品)←(3)正侍大夫(延福宫使)←(4)宣正大夫←(5)履正大夫←(6)协忠大夫←(7)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8)中亮大夫(客省使:从五品)←(9)中衞大夫(引进使)←(10)翊衞大夫←(11)亲衞大夫(从五品)←(12)拱衞大夫(正六品)←(13)左武大夫(东上阁门使)←(14)右武大夫(西上阁门使:正六品)=[横行正使13阶为大夫,正五品到正六品]
  (15)武功大夫(皇城使:正七品)←(16)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17)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18)武节大夫(庄宅、六宅、文思使)←(19)武略大夫(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20)武经大夫(西京左藏库使)←(21)武义大夫(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正七品)←(22)武翼大夫(供备库使)=[诸司正使8阶为大夫,正七品]
  (23)正侍郎(延福宫副使:从七品)←(24)宣正郎←(25)履正郎←(26)协忠郎←(27)中侍郎(景福殿副使)←(28)中亮郎(客省副使)←(29)中衞郎(引进副使)←(30)翊衞郎←(31)亲衞郎←(32)拱衞郎←(33)左武郎(东上阁门副使)←(34)右武郎(西上阁门副使:从七品)=[横行副使12阶为郎从七品: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
  (35)武功郎(皇城副使:从七品)←(36)武德郎(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37)武显郎(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38)武节郎(庄宅、六宅、文思副使)←(39)武略郎(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40)武经郎(西京左藏库副使)←(41)武义郎(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从七品)←(42)武翼郎(供备库副使)=[诸司副使8阶为郎,从七品]
  (43)敦武郎(内殿承制:正八品)←(44)修武郎(内殿崇班:正八品)=[大使臣2阶为郎,正八品(含从八品阁门祇候)]
  (45)从义郎(东头供奉官:从八品)←(46)秉义郎(西头供奉官:从八品)←(47)忠训郎(左侍禁:正九品)←(48)忠翊郎(右侍禁)←(49)成忠郎(左班殿直)←(50)保义郎(右班殿直:正九品)←(51)承节郎(三班奉职:从九品)←(52)承信郎(三班借职:从九品)=[小使臣8阶为郎,从八品到从九品]
  (53)进武校尉(无品)←(54)进义校尉←(55)下班祗应←(56)进武副尉←(57)进义副尉←(58)守阙进义副使←(59)进勇副尉←(60)守阙进勇副使(无品)=[无品阶尉勇]
  2.閤职:閤门宣赞舍人(从七品)、閤门祇候(从八品);閤职是武官荣誉加衔。閤门宣赞舍人,原名通事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宋史·职官志六》:“东上閤门、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宣赞舍人十人。閤门祗候分别辅佐宣赞舍人,诸官皆武臣清要之选。閤门使与副使地位相当于侍从官,宣赞舍人与閤门祗候皆为閤职。武阶官加閤职意味是可担重任的优秀后备人才。武阶官遥郡需先落閤职,閤职遥郡不能兼有。
  3.遥郡官:有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和刺史五级。遥郡是指横行正使和诸司正使级的武阶官兼有军州之名的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或刺史的官衔。“遥领者资品并止本官叙”,也就是说,凡是有遥郡官时,一律以阶官的官品为准。遥郡官品只是武阶官的荣誉加衔,不用去上任,但按虚衔遥郡官品发放俸禄。武官一旦挂上遥郡的阶官,尽管官品不能以此为准,但也意味着已经进入中级武将的行列,因为宋代武将品阶普遍不高,正七品的武将可以算是中级武官了,更何况还挂有从五品的遥郡官衔。遥郡官并可享受的优厚俸禄和待遇。
  4.正任官:有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以及刺史六级。也都作为虚衔,虽带某军州之名,但并不去担任与其官称相应的实职,而是指武官已除去武阶官品阶,依据正任官品级领取俸禄,并取得担任相应的武官实职差遣,实际上类同武阶官品级。宋代派文臣知节度军州事、代替节度使之职,节度使实际并不履任,于是节度使之权虽尽去。因为只有亲王外戚及勋臣武将方可授节度使之职,节度使官位反而提高。此外,节度、团练等副使,后来只是非经特许,不得管事的从八品闲差,主要用于被贬的文武官员,如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宋朝军队编制:大凡5人为伍(伍长)→5伍25人为押(押正)→2押50人为队(正副队将)→前后2队100人为都(马军=军使、副兵马使;步军=都头、副都头)→5都500人为营或部(正副指挥或正副将)→5营2500人为军(正副统制、同统制、统领)→几军为厢(正副都统制);厢为受中央直接指挥的最高作战单位,由文职使相(或兼都统制)指挥;营(部)是作战的基本单位,步兵1营(部)为500人,骑兵1营(部)为400人。
  军将分三级:1.将校:自都统制、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共为八级,队将为最低一级军官;2.节级:包括都(队)的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3.长行:即军兵。
  二.宋制由吏部负责武官考绩、升迁、差遣等事,吏部尚书左选分掌诸司正副使和大使臣武阶官的考绩铨选,吏部侍郎左选负责小使臣武官和无品阶尉勇的考绩铨选。宋真宗赵恒时,还规定文臣(京朝官)任满三年、武臣四年(后改为五年)磨勘升转本官阶一次,有军功的武官,自武翼郎以上,每转一官,即双转两官。
  1.磨勘转补:在宋代军员转补是武将选拔的一项重要制度,各级军校“以次迁补”称为“转员”。任职官员,满一定任期,都可以申请叙迁。经查明其资历与叙迁的规定相符,不需视其在职务上有何特殊表现,都可以逐步上升。如武功大夫实历七年,曾历边任,并须有五人以上保举,可与磨勘转遥郡刺史,这是常调。名为磨勘,实际只是例行公事,不过是防止伪造文件和日期而已。
  2.军功补官:是宋代培养选拔是武官的一条重要途径。依宋代《官品令》,武功大夫实历七年,曾历边任,并须有五人以上保举,可与磨勘转遥郡刺史,这是常调。如有殊勋与军功,则不依磨勘法。按当时武官叙迁资序,一般至武功大夫(皇城使:正七品、武官第15阶)后,逐转遥郡刺史。右武大夫(正六品:武职14阶)以上属于“横行”,横行正使不但不能双转,而且也不归入武将磨勘之列,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
  3.军功双转制:“有军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每转一官,即双转两官”。即武官自武翼郎(武官42阶:从七品、诸司副使最低阶)以上至武功大夫(武官15阶:正七品、诸司正使最高阶)以下,只要因为军功而升官,每升一官,可以双转,也就是实际升两官。从右武郎(武官34阶)至正侍郎(武官23阶)的横行副使12阶,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而右武大夫(正六品:武职14阶)以上属于“横行”,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
  三、宋朝武官升迁资序:宋朝武阶官共有三等七级60阶,由于横班副使12阶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武官的升迁官径共是48阶;升武官最高阶太尉,还要再加上遥郡官5级、正任官6级,可谓是漫漫之途。
  1.无品阶尉勇8阶:相当于节级:包括都(队)的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按照规定士卒可由厢军升禁军,由禁军升上军,由上军升护卫皇帝的亲军诸班直。诸班直及其他军校服役达到一定期限或有战功可转补官职,这也是升武官的第一道大坎。由节级至校尉也就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士官提拔为干部,由磨勘迁转或迁一资。按惯例,对在战争中有军功者予以补官,有战功甚至一次可以迁七资。
  2.小使臣8阶(从八品到从九品):初级武官: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等;三班使臣(小使臣从义郎以下)带閤职,磨勘满五年可转迁修武郎(大使臣内殿崇班);从小使臣转迁大使臣,对武官来说真不是一道小坎,要整整磨勘满五年,还必须是带从八品阁门祇候。
  3.大使臣2阶(正八品含从八品阁门祇候):初级武官:正将、副将;敦武郎(内殿承制)可磨勘迁转武翼郎(诸司副使:武官42阶)。此外,有战功及特旨,不必按部就班,可以由内殿承制迁礼宾副使或西京作坊副使(武义郎:武官41阶);大使臣敦武郎磨勘迁转诸司副使武翼郎是武官升职的第二道大坎,升到武翼郎不但进入低级武将行列,有战功就可进入双转升迁快车道。
  3.诸司副使8阶(从七品):低级武官:同统制、统领、正将等;宋制从武翼郎(从七品:武官42阶)开始至诸司最高级武功大夫(正七品:武职15阶),实行武官军功双转制:“有军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每转一官,即双转两官”。诸司正副使是武官军功升迁的快车道。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在最先的中低级武官无疑是风险最高的职业。宋代武官的俸禄体系等级森严,高级武官与低级武官的俸禄差距非常大,所谓富贵险中求,就表现在这里了!
  4.诸司正使8阶(正七品):中级武官:宋代武将品阶普遍不高,正七品的武官可以算是中级武官了;正七品的武官有军功,就可以迁升遥郡,武阶官遥郡俸禄就上台阶了;武阶官升到诸司最高级武功大夫,已到顶,不能再磨勘升迁右武大夫。右武大夫(正六品:武职14阶)以上属于“横行”,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是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中央管理高级武官。如武功大夫实历七年,曾历边任,并须有五人以上保举,可与磨勘转遥郡刺史。双转的权利,只能用到武功大夫,因为:“武臣转至武功大夫,若有军功,方许转行右武大夫,余人以三官转一官”。升到了武功大夫,要继续升上去,必须要依靠军功晋升。南宋孝宗隆兴初改为:有军功,武功大夫三官转横行一官,五官转遥郡一官。
  5.横班正使13阶(正五品到正六品):高级武官。右武大夫(正六品:武职14阶)以上属于“横行”,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中央管理高级武官。武官由武功大夫升迁横班是一道最大的坎,对应着身份与地位的巨变,没有特殊的战功武勋与能力是绝对升不上去的。 
  6.落阶官:即所谓“除落阶官为正任,未落阶官为遥郡”。按宋时官制“遥郡、正任恩数辽绝”,落阶官是武臣仕途上的一个“突破”。宋钦宗时规定,“应遥郡承宣使有功劳,除正任者,止除正任刺史”。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部将牛皋自中侍大夫、武泰军承宣使“落阶官”,为正任的建州观察使,但牛皋由遥郡承宣使至正任观察使,仍算是重大升迁。王贵自拱卫大夫、和州防御使“落阶官”,为正任的棣州防御使,更是超擢。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岳飞自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落阶官”,直升正任镇南军承宣使,更是超擢中的超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