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盲”老鼠真的不能分辨颜色吗?《Neuron》报道老鼠色彩处理神经回路

 周婷111 2017-12-15

本周《Neuron》杂志发表了一篇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科研团队的最新文章,这项研究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老鼠色彩视觉的认识。Maureen Stabio博士是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人体解破学和神经生物学助理教授,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细胞的新功能。

感光蛋白“视蛋白”可以帮助老鼠识别有限的几种颜色,本文科研人员最新发现一种名叫M5的神经细胞也参与色彩识别,这些神经元能比较来自不同视蛋白的信号,然后将色彩信息传递给大脑解析。


“我们首次在老鼠体内发现了这个特别的色彩视觉回路,”Stabio说。“尽管我们很早以前就知道视蛋白的存在,但其他环节对颜色的辨认也很重要。”


最初,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细胞和回路,随后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上一组主要参与非成像形成视觉(non-image forming vision)的“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pRGCs)”中包含M5细胞。


ipRGCs通常不负责处理对比度、色彩、面孔或艺术等视觉信息,但它们能向大脑生物钟传送有关环境光线的评价信息,帮助身体与日出和日落同步(又名昼夜节律)。


研究人员发现M5细胞是一类具有独特形态和功能的ipRGCs,它们不仅有视网膜反应,还有上色对立的cone-based信号。几种电子显微镜重构图显示,它们通过6-9型双极细胞接受色彩互补(chromatic opponency)信号,遇紫外线兴奋,受绿色抑制,并将信号传递给背外侧膝状核(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dLGN)。


这些发现强调,黑素蛋白(melanopsin)的影响力实际上超越了无意识的反射功能,也能延伸至皮质视觉,也许还涉及对色彩的感知。


M5细胞在图像和非图像视觉形成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参与图像和非图像形成的色素、细胞类型和回路并不像人们以前想象的那么清晰,我们的证据支持了这一结论,两种成像模式似乎存在交叉,”她说。


老鼠是夜间活动者而且视力普遍较差,它们主要通过鼻子和胡须进行导航,这篇文章带给读者的最大惊奇是,老鼠的M5细胞竟然也能帮助老鼠处理颜色信息。


原文标题


The M5 Cell: A Color-Opponent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