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捷克文化之骄傲-音乐家篇

 sccdrchmjly 2017-12-15


捷克民族被称为日耳曼化的斯拉夫人。


一提起捷克,就想起儿时熟悉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简洁明了的画面刻画出一个乐观向上不失风趣的民族的精神面貌。


 

及至渐渐年长,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哈谢克,斯美塔那这些艺术大师之一进入视野,《变形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好兵帅克》,《沃尔塔瓦河》这些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可以列入世界艺术殿堂的名器,什么样的一个民族可以拥有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成就呢,这使我非常好奇。




鼹鼠的故事片段



捷克民族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7世纪,623年,西迁的斯拉夫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斯拉夫王国,由此开始了捷克王国的历史。经历了千年的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1526年起,捷克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由此受日耳曼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无论是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看,捷克人基本就是日耳曼化的斯拉夫人,比如捷克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超过啤酒消费大国德国。然而捷克民族毕竟拥有斯拉夫的血统,一战时期捷克军人纷纷倒戈反对奥匈帝国,这也由其独特的历史因素有关。



一战后捷克民族获得独立,但是很快,德国借口苏台德地区的徳裔人的问题入侵捷克,捷克重新陷落,直到二战结束,苏军解放了捷克,事实上苏台德地区反映了捷克这个国家的日耳曼化的历史缩影。


二战结束后,捷克地区反对苏军的高压统治,率先掀起了反对苏联统治“布拉格之春”运动,最终被华约组织所镇压,这其中反映了捷克这个斯拉夫国家深刻的日耳曼化,尤其在知识分子阶层,捷克是个既不同于日耳曼又不同于斯拉夫的民族,一千多年的复杂历史早就了中欧这个斯拉夫国家的独特的民族性格和背景。


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是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城市诞生了无数文化艺术名人,无愧于欧洲文化之都。


捷克民族拥有非凡的文化艺术细胞,这个迄今仅有1000万人口的中欧小国却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的文化艺术大师,这在斯拉夫民族中首屈一指。所谓波西米亚风格基本上就代表了最具捷克特色的艺术风格。


所有这些不得不承认这与日耳曼风格和斯拉夫风格的碰撞融合有关,以卡夫卡为例,这位日耳曼裔捷克人几乎终生生活在捷克,而《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则是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


身处中欧多民族交汇处的捷克兼收并蓄了两个民族的艺术特色,融合成丰富多彩的捷克文化,各种民族混居导致多种文化并存,最终形成了捷克的文化。
 



德沃夏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大胆”性革命把黑人灵歌和印第安音乐融入交响曲目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念故乡)  

  

一说到德沃夏克,很多人就想流泪,童年时代的他生活极其惨痛,曾经做过几年屠夫,然后向本村音乐人学习小提琴,非常刻苦上进,最后终于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音乐,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



他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同时,他每次到国外演出或者讲学的时候都强烈要求他的名字必须按照捷克文书写。        


说到德沃夏克就必须要提他最著名的两个作品:幽默曲与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自新大陆》交响曲是所有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之一,





这部交响曲是如此著名,第四乐章的激昂,第二乐章那段美妙的“慢板”也许是所有交响乐中最动人的旋律,它表现了黑人灵歌的精神。并且人们唱“念故乡”这句歌词的时候往往也把它唱得象一首灵歌。


在当年敢把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融入交响曲实属胆大包天之行为,然最后德沃夏克还是成功的打动了所有人,很多人都被《自新大陆》深深地感动过,特别是在异乡,很多人留下了泪水。也是从那一刻起,全球很多音乐人开始真正关注起黑人音乐元素。



德沃夏克在1895年创作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使它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协奏曲行列,德沃夏克的贡献是让歌唱性的乐器大提琴像小提琴或钢琴一样灵活多变,在一部大规模的交响乐作品中始终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当勃拉姆斯弹奏钢琴,和大提琴家罗伯特·豪斯曼一起演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感叹道:“要是我知道可以写作像这样一部的大提琴协奏曲,我自己也会写一首。”   



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由一个相当扩展的奏鸣曲形式写就的,它勇武激昂又具有史诗气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部雄伟的交响曲是由一把大提琴独奏复述出来的。德沃夏克在写作此曲的时候,应该想到了宽阔的钢琴和嘹亮的小提琴,但是他没有运用这交响乐器之中的“王”和“皇后”,而是想到了大提琴,想到了一条如何通往故乡波西米亚的道路,想到了一些在身边缓慢流淌的东西,——像他自身的躯体,带着弦琴的神——向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天地。


德沃夏克找到了大提琴,担当起他全部的孤独和永久性的歌唱,就像巴赫找到了教堂管风琴,莫扎特找到了单簧管。初次听协奏曲,它的开头一个乐章很像是《自新大陆》的翻版,其实德沃夏克把《自新大陆》乐观的结束拿来作为协奏曲的开端。德沃夏克是太喜爱《自新大陆》了,他的喜爱是来自于故乡波西米亚的黑土地和带亚麻味的阳光。虽然继续留在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能享受年薪1.5万美元的待遇,德沃夏克仍心怡故乡,1895年5月完成《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已经重新踏上了欧洲大陆.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在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方面,他将捷克民间音乐素养充分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少直接采用民歌,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风格及意味。



斯美塔寻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这种精神明显地体现了他在音乐中。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



我的祖国 第二乐章

       

斯美塔那8岁创作第一首作品,后从普罗克什学习。后来到Leipzig与舒曼、门德尔松相识。 1848年与钢琴家Katharina Kolárová结婚,并在布拉格创建音乐学校。成为李斯特挚友。  



1874年斯美塔那因患梅毒导致突然耳聋。但他仍然写出他的不朽名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包括6首乐曲,从各方面歌颂了他的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祖国的苦难、传奇的过去并展望光辉灿烂的未来,其中《波尔塔瓦河》一段,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之一。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斯美塔那

 


雅纳切克



村上春树的《1Q84》开篇就提到一首古典音乐,即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作家形容作曲家的音乐是一阵“波西米亚平原悠缓的风”。乐音起始,鼓号、管弦齐鸣,好像一幅宏大的狩猎画卷


“只听个开头,就能一口说出这是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的人,世间究竟有多少?”


雅纳切克的晚年 何华 雅纳切克(1854-1928)是捷克作曲家,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非常推崇他。很多年前,我就是看了昆德拉的书,开始找雅纳切克的音乐听。他的歌剧最有名,但我更欣赏他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美得如一枚田黄印石,温润凝腻,蕴藏深厚;后来又听了他的两首弦乐四重奏,尤其“第二”,有“哀感顽艳”之意味,并兼有大限当前醉生梦死的宿命感。我认定雅纳切克是位游离于时代之外的孤独者。他比柴可夫斯基小14岁,比另一位同样以歌剧著称的作曲家普契尼大4岁, 但他的音乐与他们没有多少关联。现在人们提到雅纳切克,说他有“现代”意识,在音乐会上,也常把他的曲子与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的现代派作品并列,而他又比这些人年长三四十岁,他仍是孤独的,和这些“后生”很难真正归于一队,因为他从不愿以一个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年轻人面前。他活着就是个孤魂。不仅昆德拉捧他,村上春树也赞他。村上对他音乐的“宣扬”,功不可没。我不爱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但村上喜欢的作家、音乐家,往往也是我的心头好,这让我觉得“难堪”,仿佛错看了他。除了在《1Q84》里大谈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他在《挪威的森林》里也再三提到托马斯·曼的《魔山》——我的最爱。

 


指挥大师库布里克父子



库布里克的名字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来说应该是并不陌生的,他是20世纪中非常活跃和有影响力的著名指挥家。他还是一位异常繁忙的世界性客席指挥,在他的指挥生涯中,曾经担任过包括欧美各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足迹遍布之广是使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因此有的资料上曾说他在客串指挥方面是仅次于卡拉扬的第二号人物,这种说法准确与否我们先另当别论,但他是20世纪中最繁忙的客席指挥之一,则是肯定无疑的了。 

  

拉斐尔·库贝利克于1914年出生在捷克的皮霍里。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音乐世家,父亲扬·库贝利克曾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在当时是著名的塞夫契克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库贝利克出生在这样优越的家庭音乐环境中,确实获得了许多使他终身受益的因素。他从14岁开始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中学习钢琴、小提琴、指挥和作曲。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便于第二年与捷克爱乐乐团合作进行了首次登台指挥。在其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随父亲外出旅行演出,并指挥乐队为他的父亲伴奏  。1936年,22岁的库贝利克担任了著名的捷克爱乐乐团的指挥,正式开始了他一生繁忙的指挥艺术生涯。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大乐团中工作了三年以后,库贝利克接到了布尔诺民族歌剧院的聘书,并于1939年至1941年担任了这家歌剧院的常任指挥

 

库布里克是老一辈指挥家中精力充沛式的人物。他那高雅的艺术趣味和极有吸引力的气质,一直是被后代的青年指挥家们奉为榜样的,而在专业素质上,他也是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的人物。他有着高度的艺术鉴赏力、敏锐的音乐感受力以及清晰明快、自然稳健的风格和特点,人们在聆听他指挥演奏的作品时,以上的特征便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极其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        


人们都说库布里克是一位艺术修养既高雅又全面的艺术家,而这些不平凡的气质首先要归功于他那音乐世家家庭中的优雅的音乐环境的直接熏陶和影响,库布里克的家庭是捷克有名的音乐世家,这个家庭曾经诞生过捷克历史上重要的音乐家,如果翻开捷克音乐史仔细观察的话,在那记载着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和苏克、塞夫契克等音乐大师的史册上,同样也端庄地记载着扬·库布里克和拉·库布里克的名字。他们父子二人,早已成为捷克音乐界中的重要人物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了。

    

大凡现代的指挥家们,一般都受到过托斯卡尼尼和富尔特文格勒的影响,有的偏重于前者,有的则倾向于后者,库布里克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但从他的风格上来看,似乎更接近于富尔特文格勒。他是一位“音乐性”很强的指挥家,有时常在指挥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主观即兴风格,甚至于在屡次指挥同一作品时很少有相同的时候。然而他指挥演奏出的音乐的那种流畅与雅致的特性,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十分醒目的印象。当然也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指挥缺乏深度和强度,其实这也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          


德沃夏克就不用多说了,第九交响曲《来自新大陆》非常著名,这张专辑是必收品,捷克人指挥捷克音乐家的东西,相当靠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